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0章 龍庭初立,巴圖虎,青燈輕劍斬黃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 500 章:龍庭初立(回曆 667 年夏?哈拉和林斡耳朵)
斡耳朵大帳的金頂在驕陽下熔成一片赤金,三十六根蟠龍柱撐起的穹頂下,貴由的鎏金王座映著萬千珠光。蕭虎身著九旒冕服,手中玉笏的螭紋與貴由龍袍上的金線蒼狼遙相呼應,氈帳深處傳來的薩滿鼓點,與漢地鐘磬的清鳴在穹頂下交織,恍若草原與中原的文明在此刻完成聯姻。
"貴由大汗登基!" 怯薛軍統領的呼喝震得帳頂流蘇顫動,三千親衛的鐵蹄踏在波斯地毯上,聲如悶雷。貴由起身時,繡著日月山河的明黃龍袍掃過王座台階,頭戴的七寶重簷冠卻保留著蒙古斡耳朵的尖頂形製,十二串東珠垂旒在眼前晃動,將諸王的身影割裂成斑駁的光與影 —— 那些身影裡,有他熟悉的西征舊部,也有他陌生的漢地麵孔,此刻都在製度的繩索下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察合台率先上前,手中捧著滿寶石的蒙古權杖,杖首的雄鷹雕塑正是他封地的圖騰:"願長生天庇佑,願大汗的彎刀劈開四海之路。" 他的目光掃過貴由腰間的波斯彎刀,刀鞘上的雙鷹紋與旭烈兀汗國的徽記暗合,嘴角不易察覺地抽動 —— 那是對貴由與伊利汗國暗通款曲的不滿,卻因《監國條例》的製衡不得不暫時隱忍。
漢地諸侯代表史天澤捧著青銅爵,酒液在陽光下泛著中原黃酒的琥珀色,酒氣中混著一絲草原馬奶酒的腥甜:"恭祝大汗承太祖之威,開太平之基。" 他的朝服袖口繡著長城紋樣,與貴由龍袍上的漠北星空形成奇妙呼應,袖口內側的白虎暗紋卻在跪拜時一閃而逝 —— 那是拖雷係與漢地諸侯心照不宣的契約。
蕭虎看著這一切,手中的《大紮撒》副本微微發燙 —— 這是他連夜修訂的《登基儀製》,前半卷載蒙古 "授受天命" 之禮,後半卷錄漢地 "敬天法祖" 之儀,中間用八思巴文刻著 "胡漢一家,同奉大統"。當貴由雙手接過象征蒙古大汗的九尾白旄旗與漢地皇帝的傳國玉璽時,兩種文明的符號在他掌心完成交接,而蕭虎清楚,這交接的不是權力,而是製度編織的籠頭。
二、誓詞背後:製度牢籠的初次顯效
"朕將秉承太祖遺誌,讓大元的鐵騎踏遍欽察荒原!" 貴由的誓言在帳內回蕩,卻驚不起諸王應和的聲浪。術赤係諸王的甲胄上,新繡的雙鷹紋蓋過了舊有的蒼狼徽記,那是拔都汗對貴由屠城暴行的無聲抗議;察合台的權杖頂端,來自伊利汗國的紅寶石折射出微妙的光,暗合著旭烈兀對中亞牧場的野心。
當夜,貴由的私帳內,龍袍被粗暴地扯下,露出底下未卸的連環鎖子甲,甲胄上的血漬還未洗淨:"蕭帥好手段," 他盯著案頭的《監國條例》,上麵蓋著十三位宗王的印信,每道印泥都像一根繩索,"讓朕穿漢人的龍袍,行蒙古的祭禮,卻把調兵符鎖在漠南?太祖的子孫,何時輪到漢地諸侯來供養?"
蕭虎長揖及地,手中玉笏的磁石底座與貴由王座的磁石基石相吸,發出細微的顫鳴:"大汗明鑒,漠北糧草需仰仗漠南漕運,這是太祖時期便定下的規矩。" 他展開輿圖,會通河的紅色線條如血管般貫穿南北,"當年木華黎將軍征金時,便已定下‘以漢養胡’之策。待運河貫通,大汗的鐵騎便可直抵江南,但此刻......"
"此刻朕的命令出不了哈拉和林!" 貴由的彎刀劈在案幾上,木屑飛濺間,露出底下蕭虎暗藏的《大紮撒》條文 ——"新汗繼位,需得漢地諸侯供養" 的朱砂批注格外刺眼,"那些漢地的老頭子,憑什麼用糧草拿捏朕?"
"憑他們手中的地契、鹽引,還有..." 蕭虎頓了頓,"憑他們對《大元官製》的擁戴。大汗可知道,史天澤今早派人送來密信,說山東的鹽稅已足夠供養十萬大軍三個月?"
三、暗樁密布:輔政大臣的平衡之術
三日後的樞密院會議,蕭虎看著忽必烈送來的密報:山東鹽稅已入開平府庫,揚州茶引改由漢軍萬戶直接簽發,附頁還畫著新鑄的 "至元通寶" 錢樣。他不動聲色地將密報壓在《漢地官製》之下,向貴由呈上的卻是西域諸王的朝貢清單,清單末尾用蠅頭小楷寫著:"阿力麻裡屯田需漢地工匠三百,換取葡萄酒三千壇。"
"察合台大王送來的葡萄酒," 他指著晶瑩的玻璃瓶,"需用漠南的冶鐵工匠交換。" 他頓了頓,"不過術赤係的拔都汗傳來消息,說伏爾加河畔的商路需要大汗的金印通關 —— 他們的商隊載著東羅馬的琉璃,卻換不回足夠的戰馬。"
貴由盯著印璽,突然冷笑:"蕭帥是想說,朕的金印,得靠漢地的工匠和商路來換?"
"是太祖的《大紮撒》這麼說," 蕭虎翻開法典,"‘諸汗國互市,需憑大汗印信,違者斷其商路’—— 這印信的分量,取決於大汗能守護多少商路。" 他指向帳外,新修的驛站正在豎起,驛卒臂上的白虎紋章若隱若現,"漠南的糧草每運抵一車,大汗的印信便重一分;反之,若商路斷絕,印信便隻是塊廢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巴圖虎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