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2章 星穹傳燈,巴圖虎,青燈輕劍斬黃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 342 章:星穹傳燈(回曆 638 年秋?哈拉和林星象台)
漠北的秋陽斜斜地鋪在磁石築成的觀星台上,帕麗薩的關門弟子阿卜杜勒?馬利克正用羚羊皮仔細擦拭著青銅渾天儀。齒輪轉動發出輕微的哢嗒聲,二十八宿的投影在穹頂緩緩遊移,仿佛將整片星空都納入了這小小的觀星台。他身上的波斯長袍繡著精美的月氏星象紋,指尖劃過儀器上的希臘文刻度,忽然停在亞曆山大東征時記載的 “天蠍座 δ 星” 位置 —— 那裡正嵌著一塊來自埃及的藍色琉璃,在陽光下閃爍著神秘的光澤。
“師傅,漢地《周髀算經》的譯本有誤。” 學徒闊闊出捧著羊皮卷匆匆上前,蒙古袍上的磁石紐扣與渾天儀產生微弱的共鳴,發出細碎的嗡鳴。他的眼中帶著一絲焦急與疑惑,“‘蓋天說’與希臘‘地心說’的黃道標注相差三度,這樣下去會影響星象測算的準確性。”
阿卜杜勒接過經卷,琉璃鏡中立刻顯形出兩種星圖的疊加投影。他的阿拉伯語混著回鶻語尾音,耐心地解釋道:“漢人以圭表測影,希臘人用象限儀,測量方法的不同導致了刻度差異。” 他的手指輕輕劃過羊皮卷上的星圖,“需用星隕碎塊校準磁流,讓兩種刻度在符節上共存,這樣才能準確融合兩種星象體係。” 忽然瞥見蕭虎的玄鐵甲胄映著夕陽踏入台基,他連忙整衣,恭敬地行了一禮。
“不必多禮。” 蕭虎的火銃柄輕點渾天儀底座的八思巴文銘文,虎形腰牌與台內的磁石產生共振,發出低沉的嗡鳴。他的目光掃過觀星台內的各種星象儀器,將手中用埃及紙草包裹的羊皮書遞給阿卜杜勒,“教皇國使者送來的亞曆山大星象古籍,你要親自譯成蒙文,作為星象學院的核心教材。”
當古籍解封的瞬間,星象台內的磁石燈突然齊明,光芒大盛。泛黃的羊皮紙上,用希臘文標注的 “大熊座” 星圖旁,竟有用粟特文補注的波斯譯名 —— 這正是三百年前波斯學者比魯尼的手跡。阿卜杜勒的琉璃鏡劇烈震顫,鏡中隱隱顯形出亞曆山大圖書館的殘景,他的聲音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大人,此乃《天文學大成》殘卷,托勒密的地心說體係,終於穿越萬裡傳到了草原。”
籌備星象學院的日子裡,磁石工坊成了文明交融的熔爐。漢地匠人精心用青銅鑄造渾天儀,每一道刻度都精益求精;波斯工匠專注地打磨水晶星盤,讓每一塊水晶都折射出璀璨的星芒;月氏學者則在沙盤上仔細還原美索不達米亞的星神體係,每一個神隻的形象都栩栩如生。當第一座穹頂式教室落成,十二根支柱分彆刻著蒙古的天狼星、漢地的北鬥、波斯的太陽輪、希臘的獵戶座,星隕碎塊鑲嵌的符流在夜間自動勾勒出各文明的星圖,仿佛將不同文明的星空都彙聚在了這小小的教室之中。
“為何要學異教星象?” 舊貴族代表也速台突然闖入施工現場,熊首紋皮靴毫不留情地碾碎地上的磁石刻度,眼中滿是不滿與憤怒,“我們有長生天的啟示,何須仰賴漢人、波斯人的學問?”
蕭虎的火銃指向穹頂新繪的星圖,圖中巧妙地融合了蒙古 “蒼狼白鹿” 星組與希臘 “雙子座”。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蓋過了磁石研磨的聲響:“當年成吉思汗西征時,從波斯帶回二十八宿圖,從漢地請來郭守敬的弟子,如今亞曆山大的星象學傳入,這正是長生天讓諸般智慧彙聚草原,” 他的目光掃過也速台,“難道你要違背長生天的意誌?”
阿卜杜勒趁機展開新製的磁石星盤,盤麵上蒙古文、漢文、波斯文、希臘文的星名同時發亮,宛如繁星閃爍。他轉動中心的星隕指針,認真地說道:“此盤能顯示四文明的星象周期,當蒙古的天狼星、漢地的歲星、波斯的木星、希臘的宙斯星連成一線 ——” 星盤突然迸發出耀眼的光芒,在地麵投射出蘇魯錠長矛與十字架交織的符流,“這正是帝國天命所歸的征兆,是長生天對我們的啟示。”
學院開課當日,來自十二部族的學徒們懷著期待與好奇,聚集在觀星台下。阿卜杜勒手持亞曆山大星圖譯本,用蒙語深入淺出地講解行星運行:“希臘人說土星代表農神克洛諾斯,” 他的琉璃鏡映出波斯占星師的注釋,“但在我們的星象師眼中,這是長生天的牧羊杖投影,不同的文明對星空有著不同的理解,但星空本身是共通的。”
漢地學者張守約則帶來了渾天儀演示,他用磁石球模擬地月運行,耐心地說道:“《九章算術》的勾股定理,可計算月食時刻,看似與希臘人的幾何之學不同,實則殊途同歸,都是人類對宇宙的探索。” 當學徒們發現兩種體係都能準確預測下一次滿月時,觀星台上響起了陣陣歡呼聲,驚飛了簷角棲息的寒鴉。
最具衝擊力的當屬星象預言的驗證。當阿卜杜勒根據托勒密體係算出月食日期,蕭虎親自命人在哈拉和林城頭搭建觀測台。月食當晚,當陰影如期覆蓋月球,舊貴族也速台望著符流顯形的 “天狼食月” 圖,眼中滿是震撼,最終心悅誠服地跪下叩拜:“原來異教星象,亦是長生天的啟示,是我等狹隘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巴圖虎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