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章 風雪比箭,巴圖虎,青燈輕劍斬黃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 66 章?風雪比箭(金大安三年十一月?斡難河上遊雪原)
金大安三年十一月初七,斡難河上遊的雪原被狂風暴雪籠罩。托雷的黑狐皮箭囊在風中簌簌作響,他搭箭拉弦的動作行雲流水,雕翎箭破空而去,精準穿透百步外虎靶的左眼。蒙古親衛們的喝彩聲混著風雪,驚起遠處山坳的狼群。
“墨爾根大人,該您了。” 托雷將鑲銀角弓遞來,眼底藏著躍躍欲試的鋒芒。這位鐵木真最寵愛的幼子,自虎賁衛整編後便對蕭虎的漢地兵法與火器技藝頗為好奇,卻始終對蒙古騎射的傳統優勢深信不疑。
蕭虎接過角弓,弓身的狼髀石握柄沁著寒意。他望向被積雪覆蓋的虎靶,想起母親蕭氏在《胡漢風物誌》中批注的蒙古傳說:“蒼狼右眼乃智慧之眼,凡人不可輕易冒犯。” 狂風卷著雪粒撲在臉上,模糊了虎靶右眼的位置,倒像是騰格裡在暗示什麼。
“得罪了。” 蕭虎的狼牙箭離弦,卻在即將命中虎靶右眼時突然轉向,箭鏃深深紮入靶旁的雪堆。圍觀的親衛發出一陣驚愕的私語,托雷的眉頭瞬間皺起,手中的銀柄馬鞭無意識地敲擊著靴麵。
“墨爾根大人這是何意?” 托雷的聲音裹著冰霜,“是不屑與我比試,還是……”
“托雷王子誤會了。” 蕭虎撣去肩頭積雪,護腕的蒼狼之印在雪光中忽明忽暗,“在我們漢地,有‘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之說。而在蒙古傳說裡,蒼狼右眼是智慧所在,” 他指向微微搖晃的虎靶,“我若傷了這‘智慧之眼’,豈不是得罪了騰格裡?”
雪原突然安靜下來,唯有風雪掠過九旃白旗的獵獵聲響。托雷的目光從箭靶轉向蕭虎腰間的狼首刀 —— 那是大汗親賜的弘吉剌部聖物,刀鞘的漢地雲飾與蒙古圖騰在雪幕中若隱若現。他忽然想起父親鐵木真說過的話:“墨爾根的智慧,不在箭術高低,而在能看透人心與天意。”
“原來如此!” 托雷突然放聲大笑,笑聲驚散了盤旋的海東青,“墨爾根果然名不虛傳!這一箭看似射偏,實則射中了騰格裡的心意!” 他大步上前,解下頸間的狼牙項鏈,“這是我十二歲獵狼所得,今日贈給真正懂蒙古的智者!”
蕭虎接過項鏈,狼牙的齒痕還帶著歲月的溫度。他想起七年前在亂葬崗,父親帖木兒教他辨認蒙古狼嚎的含義;三年前在冰河秘洞,母親蕭氏將《蒙古秘史》漢譯本塞進他的行囊。這些記憶碎片此刻在風雪中拚湊完整,讓他明白:所謂胡漢共生,不僅是軍事與技術的融合,更是對彼此文化的敬畏與理解。
“王子謬讚。” 蕭虎將項鏈貼身收好,“若不嫌棄,我願以漢地連弩之法,換王子傳授‘追風箭’的訣竅。” 他指向遠處被積雪覆蓋的狼群,“聽說王子能在馬背上連發三箭,讓頭狼聞聲而逃?”
托雷的眼睛亮了起來,就像看見新鍛造的馬刀。他翻身上馬,黑狐皮箭囊在風中劃出優美的弧線:“墨爾根,看好了!這‘追風箭’講究……” 話音未落,駿馬已如離弦之箭衝了出去,三枚雕翎箭在空中組成狼首的形狀,驚得狼群調轉方向,消失在茫茫雪原。
蕭虎望著托雷遠去的背影,從箭囊中取出一支虎紋箭。這是虎賁衛工匠用漢地竹胎與蒙古狼筋製成的箭矢,箭尾綴著的狼毛與托雷的箭囊遙相呼應。他知道,這場風雪中的比箭,射中的不僅是虎靶,更是兩個民族相互理解的契機 —— 當蒙古的蒼狼傳說與漢地的兵法智慧相遇,終將在這片雪原上,綻放出彆樣的共生之光。
暮色漸濃時,托雷帶著渾身的雪粒歸來,手中多了一張繪製著連弩機關圖的羊皮紙。“墨爾根,” 他將圖紙遞給蕭虎,“明日我們去試試你說的‘諸葛連弩’,聽說能十箭連發?”
蕭虎展開圖紙,上麵用蒙漢雙文標注著零件名稱。遠處的蒙古包升起炊煙,與雪幕中的狼嚎、漢地火銃的轟鳴交織成奇特的韻律。他忽然明白,胡漢的共生就像這風雪中的比箭 —— 不必爭個高下,而是在相互尊重中,尋找彼此的光芒。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巴圖虎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