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不了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5章 第六卷:暗流重湧,大明錦小旗,汪不了a,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陵宮詭影:防腐密藏與地下迷網
一、紅棺秘語
秋雨順著"福祿壽"紙紮鋪的青瓦簷往下淌,在門檻前積成蜿蜒的水蛇。張小帥抖了抖披風上的雨珠,鼻尖立刻鑽進樟木與朱砂混合的古怪氣味。老王正蹲在堂屋中央給棺槨刷漆,那口半人高的金絲楠木棺被塗得紅如鮮血,竹篾紮成的棺蓋縫隙裡,隱約可見銀白霧氣絲絲縷縷往外冒。
"張爺,您瞧這活兒成嗎?"老王直起身,滿是紅漆的手往圍裙上蹭了蹭。他掀開棺蓋一角,液氮罐發出細碎的嘶鳴,真空袋裡卷著的泛黃紙卷和鋁箔包裝在白霧中若隱若現——那是從潘家園淘來的明代煉丹日誌,以及某軍工廠特供的高能壓縮餅乾。
張小帥沒接話,指尖敲了敲棺壁。金絲楠木特有的幽香混著液氮的寒氣鑽進毛孔,讓他想起三年前在定陵地宮聞到的味道。當時他還是考古隊的實習生,跟著導師清理萬曆皇帝的棺槨,也是這樣陰冷潮濕的氣息,隻是此刻多了朱砂的烈味。
"朱砂防腐是古法,"他忽然開口,聲音壓得比雨聲還低,"但得用辰州產的丹砂,您這罐裡摻了多少鉛砂?"
老王的臉僵了一下,轉身從櫃裡摸出個小瓷瓶:"就...就加了三成。張爺您也知道,現在辰砂價堪比黃金..."
"換。"張小帥打斷他,從披風內袋掏出張銀行卡,"明天我要見純丹砂,否則這單生意您接不住。"
雨勢漸大時,棺槨已被重新封好。老王蹲在門口數著定金,看張小帥把紅棺搬進改裝過的麵包車。後視鏡裡,紙紮鋪的紅燈籠在雨霧中晃成模糊的血點,像極了他昨晚夢見的皇陵入口。
二、地宮迷蹤
三天後的子夜,麵包車停在昌平郊外的玉米地旁。月光透過雲層灑在地麵,勾勒出一道偽裝成灌溉渠的暗門。老李叼著煙卷撬開門鎖,鐵軸轉動的聲響驚飛了樹梢的夜鳥。
"張哥,確定是這兒?"老李往洞裡照了照,手電筒的光柱被濃稠的黑暗吞得隻剩個光點。他是退伍兵,手裡總攥著把改裝過的工兵鏟,據說當年在中越邊境排過雷。
張小帥沒說話,往腰上係繩索時,指尖觸到冰涼的金屬——那是枚青銅鑰匙,三年前從定陵排水溝裡撿的,考古隊登記冊上從沒記錄過這東西。此刻鑰匙在掌心發燙,像有活物在皮膚下遊走。
紅棺被吊進地道時發出沉悶的撞擊聲。沿著青磚砌成的甬道往前走,潮濕的空氣裡飄著黴味,腳下不時踢到碎瓷片。老李的手電筒掃過牆壁,隱約可見斑駁的壁畫,畫中仕女捧著丹爐,衣袂上的金線在暗光裡閃著微弱的光。
"這是嘉靖年間的活兒,"張小帥忽然停步,摸出隨身攜帶的洛陽鏟往牆裡插了插,"磚縫裡灌了糯米灰漿,跟永陵的工藝一樣。"
甬道儘頭是道雕花石門,門縫裡滲著寒氣。張小帥掏出青銅鑰匙往鎖孔裡送,金屬摩擦的脆響在空蕩的地道裡格外清晰。隨著"哢嗒"一聲輕響,石門緩緩向內開啟,一股混合著腐朽與草木的氣息撲麵而來。
地宮比想象中寬敞,穹頂垂下的鐵鏈上掛著積滿灰塵的宮燈。中央停放著三具棺槨,最中間的那口朱漆已剝落,露出底下的金絲楠木——正是他們要找的萬曆生母李太後的梓宮。
"把東西換出來。"張小帥壓低聲音。老李立刻上前撬開李太後的棺蓋,一股難以形容的氣味湧出來,像是腐爛的絲綢混著陳年香料。槨內鋪著的織金陀羅尼經被早已朽壞,露出底下暗格。
紅棺裡的真空袋被小心地放進暗格,而原本藏在裡麵的錦盒被取了出來。打開錦盒的瞬間,老李倒吸口涼氣——裡麵沒有金銀珠寶,隻有半塊啃過的麥餅,餅渣裡嵌著幾粒尚未消化的葡萄籽。
"這...這是啥?"
張小帥沒回答,指尖撫過餅上的牙印。三年前他在定陵檔案裡見過記載,李太後晚年信奉佛教,臨終前三天隻吃了半塊麥餅。可史書從沒人提過這餅裡藏著東西——葡萄籽在月光下泛著奇異的光澤,像是被某種油脂浸泡過。
三、防腐真相
返程時天已微亮。麵包車在高速上飛馳,張小帥盯著錦盒裡的葡萄籽出神。老李在副駕駛座上打盹,呼嚕聲混著車載電台的戲曲聲,倒讓這詭異的發現多了幾分煙火氣。
"李太後是自然死亡?"老李忽然醒了,揉著眼睛問。他當兵時在博物館守過夜,總說那些老物件裡藏著鬼魂。
張小帥搖頭,從包裡翻出那本煉丹日誌。泛黃的紙頁上用朱砂寫著古怪的藥方:"辰砂三錢,硝石一兩,葡萄汁熬膏..."墨跡在晨光裡泛著暗紅,像極了地宮牆壁上的血痕。
"萬曆登基時才十歲,"他忽然開口,指尖劃過某段記載,"李太後垂簾聽政,卻在萬曆二十四年突然薨逝。史書說她是病逝,但太醫的脈案裡寫著''體生白霜,狀若冰晶''。"
老李的臉色變了:"跟那液氮罐似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錦小旗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錦小旗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