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不了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9章 新官之困,大明錦小旗,汪不了a,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新官之困:飛魚服下的暗流與微光

正德三年夏末,蟬鳴如沸,撕扯著凝滯的暑氣。錦衣衛北鎮撫司朱漆大門上的銅釘在烈日下泛著刺目白光,仿佛千萬枚倒懸的銀針。張小帥攥著鎏金試百戶腰牌跨過門檻,蟒紋飛魚服下的後背早已被冷汗浸透,新製的雲紋牛皮靴踏在青石板上,發出沉悶的回響。

半月前那道帶著玉璽印鑒的調令,將他從城郊衛所驟然拋進這座權力漩渦的中心。當時老王捧著餛飩的手微微發抖,渾濁的眼睛盯著調令末尾的朱砂批注:"這印泥顏色不對,你父親當年追查的..."話未說完便被更夫的梆子聲打斷。此刻回想起來,張小帥的手指無意識摩挲著腰間繡春刀的鮫魚皮刀鞘,那觸感與父親臨終前交給他的雙魚玉佩如出一轍。

"試百戶張小帥,指揮使大人有請。"尖銳的嗓音刺破思緒。身著緋色官服的小旗官斜睨著他,腰間銀牌上的雙魚紋與調令印鑒如出一轍。穿過三道垂花門,長廊兩側的廊柱上盤繞著褪色的雲雷紋,剝落的朱漆下隱約露出西域風格的咒文——與城郊官窯遺址發現的陶片暗紋完全吻合。

指揮使趙承嗣端坐在虎皮交椅上,蟒袍金線在燭火下流轉如血。他轉動著翡翠扳指,目光掃過張小帥胸前的補子:"聽聞你在衛所破獲過流民失蹤案?"話音未落,案頭的鎏金香爐突然炸開,紫色煙霧中浮現出模糊的人臉,正是那些在長生案中消失的百姓。張小帥瞳孔驟縮,手按刀柄的瞬間,袖中雙魚玉佩傳來灼痛。

"大人明察。"張小帥單膝跪地,飛魚服的蟒紋隨著動作扭曲變形,"但此案似與西域巫術有關,下官在陶片上發現..."話未說完,趙承嗣突然甩出鎏金鸞帶,末端的青銅令牌重重砸在他肩頭:"巫術?北鎮撫司隻查謀逆!從今日起,你負責徹查工部員外郎通敵案。"令牌滾落時,張小帥瞥見背麵刻著的雙魚吐珠紋——魚眼處竟是兩顆活人牙齒。

當夜,張小帥摸黑潛入檔案室。燭火搖曳間,他翻開工部卷宗,卻發現所有涉及官窯的記錄都被朱砂塗毀。手指撫過紙頁間殘留的壓痕,依稀辨認出"寧王采辦司禮監監製"等字樣。突然,窗外傳來瓦片輕響,他吹滅燭火的刹那,三支淬毒箭矢擦著耳際釘入梁柱,箭尾的黑羽上印著司禮監的蝙蝠徽記。

"張大人好雅興。"陰惻惻的聲音從房梁傳來。蘇半夏如夜梟般落地,新打的銀鐲在黑暗中泛著幽藍,"大理寺接到十八封匿名狀,全是狀告北鎮撫司濫用私刑。"她展開密信,火漆印上半枚雙魚紋與蝙蝠紋交疊,"巧的是,這些冤案的案犯,都曾出現在官窯附近。"

話音未落,整座院落突然響起警鑼。數十名錦衣衛舉著火把包圍檔案室,為首的千戶揮舞著金牌令箭:"張小帥,私竊卷宗、意圖謀反,奉旨緝拿!"火光中,張小帥看清對方甲胄縫隙裡的金線紋路——正是被食髓蠱控製的征兆。蘇半夏甩出磁石鎖纏住最近的敵人,銀鐲與張小帥懷中的玉佩共鳴出刺目金光。

混戰中,張小帥的繡春刀劈開襲來的鎖鏈,刀刃卻在觸及對方兵器時濺起詭異的藍火。他突然想起父親筆記裡的記載:"巫蠱之術,遇龍紋則現。"飛魚服上的蟒紋在金光中流轉,竟將蠱蟲從敵人皮膚下逼出。當最後一名殺手倒下時,千戶懷中掉落的密信暴露了真相——信中赫然寫著"七星連珠,血祭欽安,張氏血脈為引"。

更鼓聲響徹京城,已是三更天。張小帥握著染血的密信,與蘇半夏躲進城郊破廟。月光透過漏瓦灑在神台上,照見供桌下暗格裡藏著的青銅丹爐殘片。殘片上的雲雷紋與趙承嗣的令牌、檔案室的梁柱刻痕完全一致。蘇半夏展開大理寺秘檔,泛黃的紙頁間夾著半張人皮——上麵用西域文字寫著:"長生丹成,需以帝王之血為媒"。

"原來他們要的不是簡單的謀逆。"張小帥的聲音混著廟外的風雨,"是用我的血脈啟動丹爐,再借七星連珠之際,讓陛下成為祭品!"他掏出雙魚玉佩,玉石突然發出嗡鳴,表麵浮現出用銀絲鑲嵌的星圖,終點直指紫禁城的欽天監。蘇半夏的銀鐲同時亮起,鐲身紋路與星圖完美重合。

破廟外突然傳來密集的馬蹄聲。趙承嗣的蟒紋飛魚服在雨幕中若隱若現,他手中舉著的不是金牌令箭,而是一卷明黃色的聖旨:"張小帥欺君罔上、私通亂黨,著即押赴午門斬首!"聖旨展開的刹那,張小帥看清落款處的玉璽印鑒——與半月前的調令印泥顏色如出一轍,卻在邊緣處露出西域文字的痕跡。

千鈞一發之際,張小帥將雙魚玉佩按在神台的雲雷紋凹槽。整座破廟轟然震動,地麵裂開縫隙,露出塵封二十年的密室。青銅丹爐在紫色霧氣中升起,爐身纏繞的銀絲組成完整的星圖,而在丹爐中央,擺放著的竟是先帝的遺詔殘片。遺詔上的朱批字跡與趙承嗣案頭的文書筆跡完全相同,揭露著一個持續百年的驚天陰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錦小旗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錦小旗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