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不了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6章 證據迷局,大明錦小旗,汪不了a,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證據迷局:暗流中的困獸突圍

深秋的寒風如同一把把鋼刀,卷著枯葉掠過錦衣衛北鎮撫司的飛簷,發出陣陣嗚咽。張小帥獨自坐在值房內,燭火在他臉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陰影。他小心翼翼地將染血的賬本鎖進暗格,銅鎖扣合的聲響在寂靜的房間裡格外刺耳,仿佛隨時會驚醒潛伏在暗處的敵人。

這本賬本得來不易。老王用生命換來的線索,終於在城郊破廟的密道裡尋得。泛黃的紙頁間,夾著半片碎瓷,青灰色的釉色泛著幽光,與三日前官窯遺址出土的殘片如出一轍。指尖輕撫過瓷片邊緣,粗糙的觸感讓他想起案發現場死者身上的傷口——那些看似幫派鬥毆造成的傷痕,實則暗藏玄機。

"張百戶,指揮使大人有請。"門外傳來錦衣衛的傳喚聲,打斷了他的思緒。張小帥心頭一緊,迅速將暗格鎖好。指揮使突然召見,絕非偶然。這幾日,關於縣太爺貪腐的傳聞在京城愈演愈烈,而長生案的調查卻屢屢受阻,所有線索都像被一雙無形的手悄然抹去。

踏入指揮使書房,檀香混著血腥氣撲麵而來。指揮使端坐在太師椅上,手中把玩著一枚青銅令牌,牌麵雙魚吐珠的紋樣與寧王密室裡的機關如出一轍。"聽說張百戶最近在查縣太爺的案子?"指揮使的聲音平淡,卻暗藏鋒芒,"有些事情,莫要查得太透。"

張小帥單膝跪地,目光堅定:"卑職職責所在,定當徹查到底。"話音未落,書房屏風後轉出一人——正是縣太爺的管家王福。他臉上掛著陰笑,手中托著個漆盤,盤內赫然是那半片碎瓷,以及一封偽造的通敵書信。"張百戶,私藏證物,意圖謀反,該當何罪?"王福的聲音尖銳刺耳。

張小帥瞳孔驟縮,暗叫不好。顯然,對方早已布下陷阱,就等他自投羅網。還未等他辯解,門外湧入數十名錦衣衛,刀光劍影間,寒光直指他咽喉。"帶走!"指揮使一聲令下,張小帥被鐵鏈鎖住,押往詔獄。

詔獄內,黑暗與腐臭交織。張小帥被重重摔在地上,鐵鏈嘩啦作響。李都頭緩步走來,手中拿著燒紅的烙鐵:"張百戶,隻要交出賬本,承認通敵,或許還能留條活路。"烙鐵的熱氣逼近,他卻咬緊牙關,一聲不吭。眼前浮現出老王臨死前的模樣,還有那些無辜枉死的百姓,他絕不能屈服。

深夜,監牢的鐵門悄然打開。蘇半夏蒙著麵,銀鐲在腕間發出微弱的嗡鳴。她甩出磁石鎖,輕鬆解決了守衛,扶起遍體鱗傷的張小帥:"快走!指揮使他們已經拿到假證據,準備明日在朝堂上彈劾你!"

兩人順著密道逃出詔獄,直奔城郊官窯遺址。寒風呼嘯,月光下的廢墟顯得格外陰森。張小帥強忍著傷痛,在瓦礫堆中仔細搜尋。終於,他在一處坍塌的窯爐下,發現了隱藏的暗室。暗室內,整齊堆放著印有雲雷紋的瓷器,而牆壁上的壁畫,竟描繪著煉製長生丹的全過程。

"原來如此..."蘇半夏看著壁畫,聲音顫抖,"他們用官窯私造祭器,借貪汙之名掩蓋長生丹的煉製!"她的銀鐲突然劇烈震動,發出尖銳的嗡鳴。遠處傳來馬蹄聲,火把的光芒在夜色中搖曳——追兵來了。

張小帥握緊手中的半片碎瓷,心中已有決斷。他將暗室內的證據一一收好,轉頭對蘇半夏說:"你先走,我去引開他們。"不等對方回應,他便手持火把,朝著相反的方向衝去。

追兵緊追不舍,張小帥在荒野中奔逃。前方是懸崖,退無可退。他轉身麵對蜂擁而至的錦衣衛,將證據高舉:"各位可知,這些瓷器背後藏著怎樣的陰謀?縣太爺與寧王勾結,私造祭器煉製邪丹,意圖顛覆朝廷!"

"一派胡言!"李都頭冷笑,"張百戶,事到如今還想狡辯?"他揮揮手,錦衣衛們舉刀逼近。千鈞一發之際,天邊突然響起驚雷,暴雨傾盆而下。混亂中,張小帥趁機將證據藏入懷中,縱身躍入懸崖下的河流。

當他再次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一處山洞中。蘇半夏守在身旁,見他醒來,終於鬆了口氣:"你昏迷了整整三日。"她遞來一個包裹,裡麵是那些至關重要的證據,"我已經將消息傳給了禦史台的人,他們答應為你作證。"

張小帥握緊包裹,眼中閃過一絲堅毅。他知道,這場與黑暗勢力的博弈遠未結束。站起身,望向洞外初升的朝陽,他暗自發誓: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要將真相大白於天下,為死去的人討回公道,讓那些陰謀家受到應有的懲罰。

回到京城,朝堂上風雲變幻。禦史台官員當眾呈上證據,揭露了縣太爺與寧王的陰謀。鐵證如山,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徹查。張小帥帶著人直搗縣太爺府邸,在密室中找到了完整的煉丹圖紙,以及與寧王往來的密信。

最終,縣太爺、王福等人被繩之以法,寧王也因謀逆罪被削藩。而張小帥,因破案有功,被擢升為錦衣衛指揮僉事。但他深知,這不過是冰山一角,朝堂之上,仍有無數暗流湧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錦小旗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錦小旗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