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不了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密室迷蹤,大明錦小旗,汪不了a,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密室迷蹤:長生迷局下的血色真相
京郊的朔風如同裹挾著萬千碎刃,將三重塔周圍的枯草刮得近乎貼地。張小帥裹緊披風,雙魚玉佩在掌心沁出冷汗,玉質表麵冰涼的紋路與記憶中道觀山門的浮雕悄然重合。蘇半夏握緊磁石鎖,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她頸間的雙魚玉佩突然發出細微的嗡鳴,與張小帥手中的玉佩產生共鳴。
"就是這裡。"張小帥將玉佩嵌入山門凹陷處,金屬齒輪轉動的哢嗒聲從地底傳來。青石地磚如蛛網般裂開縫隙,腐臭的氣息混著濃重的血腥氣噴湧而出,熏得人幾欲作嘔。階梯儘頭傳來鎖鏈拖拽的聲響,伴隨著孩童若有若無的嗚咽,在死寂的夜色中格外陰森。
兩人屏息下行,火把照亮潮濕的石壁。青苔覆蓋的磚石間,暗紅色的符咒若隱若現,那些用朱砂繪製的雲雷紋與工部密庫的飛魚服如出一轍。蘇半夏的銀鐲突然劇烈震顫,鐲身的磁石吸附起牆縫中細小的金粉——正是煉丹邪術所需的汞合金粉末。
階梯儘頭是道青銅巨門,門上雙魚銜鼎的浮雕栩栩如生。張小帥將銅片按在魚目位置,整座門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門縫滲出黑色黏液,腐蝕得地麵滋滋作響。當大門完全敞開時,眼前的景象讓兩人瞳孔驟縮。
密室中央矗立著九座巨型丹爐,爐身纏繞著活人手臂粗的金線,爐蓋縫隙間溢出詭異的紫霧。丹爐周圍排列著七十二個瓷甕,每個甕口都插著半截飛魚服殘片,甕中浸泡的液體泛著熒光,裡麵漂浮著身著飛魚服的屍骸——正是近年來失蹤的朝廷命官。
"這些不是普通丹爐..."蘇半夏的聲音帶著哭腔,她的玉佩燙得幾乎灼人,"是用來煉製活屍的囚籠!"她指向丹爐底部,那裡刻滿了禁錮魂魄的梵文咒符,與王鎮死士身上的刺青完全一致。更可怕的是,丹爐之間的地麵上,用朱砂畫著巨大的雙魚陣圖,陣眼位置標注的生辰八字,赫然是當今皇帝的生辰。
突然,丹爐開始劇烈震動。金色絲線如活物般從爐中鑽出,在空中編織成巨大的煉丹鼎形狀。蘇半夏甩出磁石鎖纏住最近的丹爐,玄鐵鎖鏈卻在接觸金線的瞬間冒出青煙——這些絲線竟淬著西域屍陀林的腐骨毒。張小帥揮刀劈開撲來的絲線,刀刃與金線相撞,濺起的火星照亮角落堆積的木箱。
"官窯的瓷匣!"張小帥踹開木箱,裡麵整齊碼放著人形瓷匣,內壁刻滿的符咒與工部密庫的如出一轍。每個瓷匣底部都烙著工部鑄造局的火漆印,而匣蓋上的雙魚紋,與皇帝禦案上翡翠扳指的裂紋紋路完全吻合。記憶突然閃回,寧王呈遞的"長生丹方"、王鎮靴底的紅泥、還有皇帝批閱奏折時顫抖的手,所有碎片在這一刻轟然拚接。
"他們要用皇帝的血啟動最終陣法!"蘇半夏的磁石鎖纏住即將合攏的丹爐,大喊道,"這些飛魚服、瓷匣、還有活屍,都是為了讓整個京城變成巨大的煉丹鼎!"她的話音未落,密室頂部突然傳來石板滑動的聲響,王鎮的蟒紋飛魚服出現在入口處,他手中高舉完整的雙魚玉佩,臉上帶著扭曲的笑意。
"張百戶,蘇姑娘,好久不見。"王鎮將玉佩嵌入石壁凹槽,整個密室開始傾斜,"先帝遺詔、工部秘藏、還有這七十二具活屍...不過是為七星連珠之夜準備的祭品!"隨著他的話語,丹爐中的紫霧化作人形,竟是數十個被煉成活屍的錦衣衛。
張小帥拽著蘇半夏退向牆角,突然摸到懷中的密旨。當他將密旨展開,雙魚暗紋與密室的陣圖產生共鳴,爆發出刺目的金光。金光所到之處,活屍體內的金線開始逆向遊走,王鎮的慘叫聲混著機關崩塌聲響起。他胸口的雙魚刺青裂開,無數金色絲線從傷口鑽出,在空中編織成巨大的雙魚圖騰。
在密室即將坍塌的瞬間,張小帥抓起寫有皇帝生辰八字的飛魚服,拉著蘇半夏衝向出口。身後傳來瓷器碎裂的轟鳴,那些特製的瓷匣紛紛炸開,釋放出被困的冤魂。當他們狼狽地爬出密室時,東方已泛起魚肚白,而手中的飛魚服,成了揭開寧王陰謀最關鍵的證據。
然而,當他們望向紫禁城方向時,卻見皇宮上空籠罩著一層詭異的紫霧,雙魚星象在雲層中若隱若現。張小帥握緊蘇半夏的手,知道這場與權力和生死交織的博弈,才剛剛露出冰山一角。而他們手中的證據,既是刺破黑暗的利刃,也可能成為將他們推向深淵的催命符。
蝕骨迷咒:朱砂瞳中的長生狂宴
腐液順著岩壁蜿蜒而下,在青石板上蝕出蜂窩狀的孔洞。張小帥的繡春刀剛劃開蛛網狀的金線,角落裡突然傳來鎖鏈拖曳的聲響,混著含糊不清的囈語:"食髓...換骨..."
火把光暈搖晃著掃過陰影,一個骨瘦如柴的身影蜷縮在鏽跡斑斑的鐵鏈上。那人的囚服早已爛成布條,露出的皮膚爬滿青黑色紋路,像是無數蜈蚣在皮下蠕動。他指甲縫裡嵌著暗紅朱砂,乾涸的血跡順著指尖滴落在地,瞳孔渾濁卻閃爍著駭人的瘋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錦小旗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錦小旗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