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黃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喜訊,國潮1980,鑲黃旗,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為做生意和做買賣不一樣,花活比較多,投機成分也高。

  很多時候,賣主兒合適了,肯定就不會讓買主兒也滿意。

  而他享受到的利潤,更多的是靠同一陣營的銷售員來為他“巧取”而得的。

  所以他為了使下屬勤奮工作,鼓勵他們發揮才華,就尤為注重相對公平的分配準則和看得見的實惠。

  如此才能始終保持業績穩定向上、高速發展態勢。

  否則,僅僅是銷售員起了外心,黑單子或者單飛,就夠他焦頭爛額的了。

  坦白而言,其實寧衛民自知,他自身的經營管理上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但就因為曾經的前世是個比爛的年代。

  他和其他摳縮、小氣、不尊重職工的老板一比。

  其他方麵的瑕疵也就被掩蓋住了,反而顯得尤為仗義,出類拔萃。

  結果恰恰正因為個人私利與公利的一致性。

  出於對工作的珍惜,他的下屬不但沒人會抱怨,去鑽空子,或者背地裡拆台。

  反倒會主動提醒,甚至自覺自願彌補漏洞。

  這才是寧衛民能兼顧兩種業務,各方各麵也沒出簍子的關鍵原因。

  所以他從中深深領悟到一點。

  打理生意,其實就應該集中精力先處理好和生意夥伴的關係,而不是挖空心思地處理和競爭對手的關係。

  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真是千金不換的真理!

  如果沒有同心協力的人手幫襯,一個人的成就也就被限製住了。

  而建立在這個認識上,如果再順帶延伸一下這種理論的應用。

  寧衛民也就從而看得更遠,想的更全了。

  因為真正的大生意,所牽扯到的關係絕不止這麼簡單,還存在著更廣泛的關係。

  比如說安插的托兒和內應,經濟的借貸方和擔保方。

  還有市場的管理者和監督者呢,還有足以影響企業名聲的媒體們呢。

  甚至到了互聯網時代,還有各路來抹黑你的水軍。

  這些關係依然重要,同樣足以影響到一樁生意的成敗。

  曆史已經反複告誡過我們了。

  千萬不能忽視任何的小人物,許多大事往往就是毀在一個小人物身上的。

  所以最理想的處理方式,肯定也是要追求一個“和”字的。

  說白了,重要的就是“團結”二字。

  也就是人心向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由此完全可以總結出一個準則,生意的利益在於平衡。

  一個偉大聰慧的生意人,眼睛絕不能隻盯著利潤看。

  無論是擅長未雨綢繆,還是懂得亡羊補牢。

  最重要的,其實就是追求各方各麵的關係維持和諧才對。

  真的實現了這個目的,壓根不用著急去賺錢,錢就會自己跑到你的兜裡的。

  否則揣在你兜裡的錢,也會自己跳出你的口袋,悄無聲息逃掉的。

  …………

  現實中,寧衛民不光隻有理論。

  他一直是把這種道理,不打折扣的應用在實踐之中的。

  也幸而如此。

  正因在這方麵能做到“知行合一”

  隨後的日子裡,寧衛民才能夠幫著康術德,穩當的接住了一筆天而降的橫財。

  既沒有做出或許會後悔終生的錯誤決定。





  也沒有讓從天而降的金元寶砸破他們爺兒倆的腦袋。

  說起來,這無疑是命運對他能否周全各種關係的再一次考驗。

  這到底怎麼一回事呢?

  敢情1981年的3月中旬,為了解決曆史遺留問題,儘快落實私房政策。

  京城政府又給各級房管部門下了批文,要求儘快解決一部分房產問題。

  由於康術德的房子是屬於房契在他手裡,產權清晰的一類問題。

  又鑒於煤市街街道辦事處當年在康術德落魄返京時,曾經幾度為他的生計找過房管所,遞交過不少次的申請。

  所以扇兒胡同2號院的房子,就被劃歸在了優先解決的範疇之內。

  前門地區的房管所就派專人來找康術德,跟他談了話,打算把他的房子歸還給他。

  應該說,這是一件大好的事兒,可以算作喜從天降。

  有許多私房還被占著,解決問題遙遙無期的人,都對此求之不得,對他羨慕不已呢。

  可問題就在於,以康術德的扇兒胡同2號院的具體情況而言。

  這房子回來了,麻煩也就回來了。

  要是細琢磨,利未必就大於弊。

  因為首先,這院兒的鄰居們不能給人家轟走。人家還得繼續住這兒呢。

  而這個時候的房租,是國家規定死的,實行的也是統一租金標準。

  按1979年京城房管局引發《京城公有平房住宅租金標準》來執行的話,一平米的房租隻有一毛二。

  那麼連整個院兒都算下來,十幾間房,也不過一百六十平米左右。

  能收的租金十五塊錢而已。

  房子收回來以後,雖然可以做適當的調整,但房租也就到兩毛二一平米。

  也就是說,每個月大概能收到三十塊左右的房錢。

  但這無疑是會增加鄰居們的成本,讓幾家鄰居們心裡彆扭的。

  偏偏就這筆錢還不能就這麼揣進口袋裡,因為房子既然不歸公家管了。

  那一些修繕的責任也就轉移到了康術德的頭上了。

  平房又哪兒是那麼好伺候的?

  不說彆的,京城夏天多雨,每年過了端午後,五月中到六七月,大雨經常不期而至。

  所以每年立夏之後,趁著天氣晴好的日子,就要對房屋進行歲修。

  屋瓦壞了要換,油氈破了也要換。

  此外還包括抹頂子,刷清灰水,對牆縫和屋簷等處進行補漏的一係列措施。

  麻煩不麻煩的就不說了,能不能找著合適的人乾這些活也不說了。

  光這些費用合算下來,恐怕小一半兒的房租就得饒進去。

  偏偏康術德每個月還領著街道發的孤寡老人的十八塊錢呢。

  雖然是合法合規的收房租,並不影響這樣的社會福利補貼。

  可問題是難免讓人說是非啊。

  有好說的,沒好聽的。

  到時候不但自己背後挨罵,弄不好還讓街道難做呢。

  所以怎麼看都有點不劃算。

  康術德甚至都有了不如就把房重新交公的心了。

  可這事兒吧,他也有點猶豫。

  畢竟是自己一輩子心血,好不容易才歸還回來了,還真是舍不得。

  何況這個時候,房管所也沒有花錢收購私房的權力了。

  要是交,那真的就是白交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