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黃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一十四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國潮1980,鑲黃旗,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國潮1980正文卷第一千一十四章得人心者得天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這話可不是寧衛民說的,而是孟子說的,由此可知“人和”的重要性。

  在孟子看來,天時與地利是戰略布局的核心,而人和才是能否成功的關鍵。

  如果達不到人和的目標,萬萬難以將事情做成。

  一場戰爭的勝負如此,一個國家的興亡如此。

  這話如果放在現代社會,一個企業的成敗,一個公司的存活就更是如此。

  所以正因為明白這個道理,寧衛民無論對於內部員工,還是外部賓客,都不敢有任何敷衍和草率的對待。

  為了讓壇宮順利走向輝煌,他反而不得不謹小慎微,認真以待。

  可以說儘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安撫一顆顆的心,去拉攏一個個的人。

  寧衛民自己就是從底層爬上來的,他當然清楚賣乾活兒的人需要什麼。

  一是心氣兒順,二是能得著實惠。

  所以他現在就得從這兩方麵下手。

  怎麼讓下屬心氣兒順?

  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

  當然是以情動之,最好的辦法就是打感情牌。

  而且彆忘了這是哪兒,這是異國他鄉,日本東京。

  這些人肯拿著行李箱跟著寧衛民過來,這本身就證明了一種信任。

  對他寄予的希望和要求無非就是不辜負而已。

  那麼無論於情於理,寧衛民都得樹立起一個讓底下人覺得他靠得住的人設才是。

  具體的做法嘛,除了在工作上遇到什麼事情他都不能慌亂,要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

  他還得隨時注意關心職工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需要。

  吃住方麵非但不能虧待員工,甚至應該提前想到員工們都沒想到、沒發現的問題。

  一句話,寧衛民得把這些下屬們當成自己家人一樣的關照。

  甚至不但對壇宮飯莊的正式職工如此,對待編外人員也得是一樣的。

  兩個樂師,麵人師傅,小崔,張嬙母女,照樣如此,方顯品性。

  至於實惠,首先,雖然乾餐飲行業的工作很累,十分辛苦,被叫做勤行,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員工福利存在。

  這次來東京開店,為了維穩菜品質量不出問題,寧衛民幾乎每天都在挑選原料,帶著廚師們在試菜。

  他們選用的東西可都是好材料,有些甚至是極其珍貴的食材。

  以致於飯莊還沒開張,試菜就先花掉了好幾百萬円,相當於一個日本公司金領的全年工資。

  而他們做出來的這些東西當然不能浪費啊,於是就成了員工餐。

  可以說在開業前這麼長的日子裡,跟著寧衛民從國內來的這些人,每天都是在大吃大喝中度過的。

  所以沒多久,個個都胖了好幾斤。

  張嬙媽媽都直說呢,“哎呀,在這兒好吃的可太多了。可問題是,離開這兒以後,回國我們怎麼辦啊?自己做飯都不香了。這下可壞了……”

  一席話,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其實還不光這些國內來的人吃了個暢快淋漓呢。

  很快,就連寧衛民聘請來的日本員工和宿舍管理員都連帶著沾光。

  那些日本人才真是飽了口福,吃了個肚兒歪,個個由衷的欽佩華夏廚師的手藝啊!

  他們忽然發現原來自己吃過的中餐都是假中餐,後遺症也就更明顯。

  一下子就感覺東京本地的“中華料理”不香了。

  要是天天都能這麼吃下去,弄不好上了癮,寧衛民不給他們發薪水,他們都樂意乾。

  不過也彆說,這麼吃還真不白吃。

  員工開心,凝聚力增進是一回事,實際收獲也是有的。

  日本員工們還沒見過這麼大方的上司。

  都很承寧衛民的情,願意主動替他分憂,對待工作那是認認真真,一絲不苟。

  而幾乎所有廚師都一門心思去琢磨怎麼既能堅持宮廷菜的傳統本色,又能善用本地食材資源,做出讓日本人認可喜愛的中餐。

  所以等到廚師們一旦熟悉了日本這邊特產的屬性,日本人飲食習慣。

  他們水到渠成就研究發明出了幾道獨具匠心的新菜。

  比如說日本這邊優質的海魚多,又愛吃拉麵。

  善於做河鮮的江大春和小查這對師兄弟就活學活用,琢磨出一個用海魚做魚麵的方法。

  他們以黃魚或馬鮫魚為主料。去鮮魚之刺皮,剁其肉至泥醬狀,加一定比例的澱粉、食鹽揉搓成麵,將麵分成團,用擀麵杖將麵團擀成蒲扇大小之大而薄麵餅,然後卷成卷。

  放蒸籠猛火蒸二三十分鐘,出蘢後攤開,待冷卻後用刀橫切成薄餅,於日光下曬乾即成。

  之後再加工做成切麵烹煮,即可食用。

  由於這種麵條是麵粉摻上魚肉做的,故鮮味並不在湯裡,而是在麵裡。

  所以煎炒烹炸燉煮涼拌,無論怎麼做都好吃。

  少油不膩,相當清爽,成本還低,但又不失鮮味,那是相當的哇塞!

  即使做湯麵,也不用像日式拉麵那樣,非得用濃濃的高湯來搭配。

  以至於這種麵條都能把壇宮聘來的幾個日本服務員給搞迷糊了。

  他們明明看到自己碗裡湯水寡淡,可麵條的口感味道卻是絕佳。

  就憑他們的腦子,可死活也想不出濃鬱的鮮味是打哪兒來的。

  素菜劉的劉師傅給予的評價最為中肯。

  老爺子說這種魚麵,其味鮮美,雖為之魚,然食無魚味,實乃一絕。

  和他們倆一樣,善於做麵點的許春燕因為發現日本人對於鍋貼的分外執著。

  對於水餃似乎不大“感冒”,她就把傳統的餃子在口味和形象上都做了改良。

  首先是善用海味,其次什麼餡兒的做什麼形狀。

  魚肉餃子做魚形,蟹肉餃子做螃蟹,蝦仁餃子做大蝦,海膽餃子做成海膽,瑤柱做成扇貝,海參餃子做成海參,很有點西安德發長的餃子宴的意思。

  各種形態的餃子,既漂亮可愛,又能分清楚食材。

  彆說身為二次元生物的日本人看了喜歡,就是國內的廚師們也讚不絕口。

  甚至許春燕還活學活用,效仿江大春和小查做魚麵法子,做出了魚麵餃子皮,進一步增進了海味餃子的口味。

  於是就連江大春也不能不挑大拇指了,說許春燕發明了“蝦兵蟹將海味餃子”,這一手算是把傳統餃子發揚光大了。

  總之,彆的不提,就衝這魚麵和餃子,寧衛民花在試菜上的錢就不算冤枉。

  而除了工作中“得吃”之外,私下的日常裡,寧衛民個人也為大家花了不少的錢。

  初到此地每人五萬円的落地費和接風宴就不說了。

  就說平日裡,往往一有機會,他仍然會找來旅行車,組織大家出門逛逛,東京四處轉轉,體會都市裡的現代生活。

  東京的公園去過不少,卡拉ok什麼樣也讓大家見識了,迪士尼遊樂園也去過了,東京灣的遊船也坐過了,形形色色的小吃和餐館也都品嘗過了。

  甚至連東京當地的土特產煙酒糖茶之類寧衛民都買了不少,按人頭分送給大家。

  寧衛民還親自帶著大家去附近的郵局,挨個教給他們怎麼寫地址,寄送國際包裹。

  還在宿舍裡的電話開通了國際業務,以便大家隨時和家人聯係。

  那想想看吧?他都做到這種地步了,這些人能不甩膀子死心塌地給他練活嘛。

  事實上,彆說兩個樂師、麵人師傅大為羨慕這些壇宮的正式員工。

  覺得他們碰上了萬裡挑一的好領導,簡直幸運無比,活在了福窩裡。

  就連張嬙媽媽都看不過寧衛民這麼操心勞力的了,對他的人品大為信服。

  不但主動幫他的忙,替他分擔起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而且還對他坦白了一件隱瞞許久,違反當初約定的事。

  敢情去年他出國之後啊,張嬙的舅舅收了彆人的好處,私自做主替外甥女答應了演出。

  雖然張嬙不想去,張嬙媽媽也不同意。

  但礙於親情,這對母女最後還是拒絕不了張嬙舅舅的懇求,違背了對寧衛民的許諾,跟著這些人去“走穴”。

  卻沒想到這一趟居然是上了賊船。

  那些人是騙子之鄉來的,穴頭帶著他們一站接一站地演,又找各種借口不給演出費。

  張嬙都在演出中累病了,又是發燒又是嘔吐,穴頭還是逼她繼續帶病上場演出。

  張嬙媽媽這如何能乾?提出要回京城時,這幫人卻不讓走。

  為了嚇唬他們母女,還當著她們的麵打了一個小演員和燈光師。

  後來,多虧張嬙媽媽在本地找到了一個當地劇團的朋友,得到了當地警方幫助,她們娘兒來才脫離了穴頭的控製,狼狽地逃回了京城。

  對這件事,張嬙媽媽是又愧疚又自責。

  原本不想讓寧衛民知道,除了害臊,還有點擔心毀約要承擔相應責任。

  可眼見寧衛民對於下屬能做到這份上,她沒了顧慮,索性說個清楚。

  “衛民啊,你真是比張嬙的親舅舅都靠得住。阿姨跟你認個錯,這件事真辦差了。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吧。等這次專輯錄好了,以後你帶著張嬙進棚錄歌,無論去哪兒,我都不跟著了。你這人呀,我放心。”

  瞧瞧,要不怎麼說“得人心者得天下”呢?

  這就是寧衛民做人的功夫啊。

  穩定了內部,就等於保證了壇宮的經營水平,足以讓寧衛民心中有底,沒有後顧之憂。

  不過要想讓壇宮發展的更快、更順利,還免不了需要外人來幫助宣傳,借助彆人的影響力樹立起壇宮的品牌形象。

  最好請的客人,當然就是和寧衛民有利益關係的企業了。

  像東方彙理蘇伊士銀行、大和觀光、阪和興業、日本皮爾卡頓株式會社,這樣各方各麵,或公或私,和寧衛民利益關聯比較緊密的企業,毫無疑問是要賣給他一些麵子的。

  被寧衛民揪住過小辮子的住友銀行和生產at機的oki,在全部at機的金融隱患清除之前,也沒必要多生事端,惹他不高興。

  而在雙方業務關係上明顯趨於劣勢的野村證券、青葉不動產、東基業不動產。

  甚至像穀口主任、香川凜子,惠文堂書店和大刀商社的職員,這樣對寧衛民還有一定隸屬關係的人,則更是有捧場的責任與義務,想推都推不掉。

  然而寧衛民非但沒有拿大,反而以禮為先,以誠為本。

  他記得臨行前老爺子的叮囑,知道誰都需要麵子和尊重,這甚至比利益的本質還要重要。

  因此對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人,都是親自遞交的請柬,誠懇的表示希望對方前來的邀請。

  這不但體現出來他對受邀方的重視,而且也體現出了自己的涵養。

  有句話說的沒錯,尊重是相互的,如何待人決定了彆人如何待你。

  於是寧衛民自然也收獲了同樣多的麵子。

  這些受到的邀請的人都把這次宴請當成一回事,盛裝打扮,準時到場。

  而且幾乎所有的企業和賓客都送上了花籃作為賀禮,這就是銀座壇宮為什麼花籃多得擺不下,能從二樓一直擺到一樓,甚至是街麵上的原因。

  當然,如果光有這些商界的賓客捧場,那似乎還有點不夠份量。

  於是寧衛民又苦心積慮利用起所有的人脈,想方設法去為宴請增加一些有文化層次的賓客。

  鬆本慶子這方麵的資源肯定沒的說。

  於是鬆竹映畫麾下的一乾和鬆本慶子比較交好的知名演員、導演、社長就成了寧衛民的座上賓。

  此外,還有“阿利多”音樂製作公司的社長,負責給崔建、張嬙製作專輯的負責人。

  甚至日本著名的音樂人兼歌手穀村新司。

  還有給鬆本慶子成名曲《愛之水中花》寫詞的著名作家五木寬之,都很給鬆本慶子麵子,也捧場的來了。

  這極大的彌補了寧衛民的人脈多在商界的不足,讓宴會有了文化名人,而大大提升了檔次。

  而寧衛民當然也不能全指著鬆本慶子這一頭,他自己彆的沒有,可有錢啊。

  要說也巧了,這個年頭,正巧是鄧麗君和翁倩玉各自在日本發展風頭最盛的幾年,又恰逢兩岸關係今年有了極大的進展。

  在“一個華夏,必須統一”的共識下,如今兩岸已經準備開展和談,並為兩岸“三通”率先做出實質性的工作,也沒有了政治方麵的困擾。

  於是寧衛民專程去和駐日大使館進行了闡述和申請,獲得首肯後,就去和兩個寶島同胞的經紀公司進行了聯係。

  結果是一拍即合啊,那兩位也對大陸人在銀座開辦中餐廳很感興趣

  表示願意騰出時間來幫老鄉捧場。

  最終寧衛民分彆以一百五十萬円請來了鄧麗君,以一百二十萬円的價格請來了翁倩玉。

  雖然這筆錢對於這兩個藝人已經算是不錯的報酬了。

  畢竟前幾年鄧麗君在寶島曾經公開辟謠,說自己單日演出一萬美金的酬勞是謠言。

  說如果她收費那麼高的話,她演出的歌廳、舞場的老板就沒有利潤了。

  但對寧衛民來說,這點錢卻不算什麼。

  哪怕鄧麗君最初還擔心他承擔不起,表示可以替他和經紀公司溝通,適當降低一下,寧衛民也沒占這個小便宜。

  不為彆的,這可是鄧麗君啊,唯一的鄧麗君。

  雖然對於美國人來說,鄧麗君的歌迷可能還沒張嬙多,可咱們自己知道這種排名到底什麼回事。

  畢竟人家是兩岸三地公認的華語歌壇的傳奇,音色是打遍亞洲無敵手,永遠都不過時的經典存在。

  何況張嬙還是她小迷妹呢。

  就像山口百惠見到鬆本慶子也得立正站好叫“前輩”一個道理。

  完全可以這麼說,請來了鄧麗君,就相當於美國人來日本開餐館請來了j,那還不夠拽的?

  足夠他吹一輩子的了。

  他當然不能太小氣了,否則就是對一代歌後的不尊重,也是當著日本人掉咱們自己的價兒。

  絕對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