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煎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0章 關心則亂,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高煎果,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氏歎道:“鸞兒不必安慰我,我卻知曉,楷兒此次出征,怕是吉凶難料。”

見敖鸞麵露驚訝,她喟然道:“昨日夜裡,你姑父托夢,說楷兒有此一劫,讓我設法相助。”

敖鸞恍然:“原來如此。”

她卻是忘了,姑父雖在冥府,卻得國公之位,可入夢示警。

楊皎急切道:“阿耶有何良策?”

張氏看向薛采薇:“此事,須得薛將軍助一臂之力。”

“我這便修書一封,請阿耶出兵。”薛采薇忙道。

“慢來!”張氏製止,“我等皆是深宮婦人,出兵之事,還需與朝臣商議,再作定奪。”

畢竟,出兵打仗涉及方方麵麵,絕非一句話這麼簡單。

“阿娘說的是!”薛采薇麵露慚愧,“是我莽撞了。”

“無妨,你也是關心則亂。”張氏溫聲道。

她轉而吩咐:“蘭桂,請竇儀、蕭宇、沈不韋三位郎中,至武德殿一見。”

她為高楷生母,秦國太夫人,自然有權召集朝臣。

“是!”蘭桂匆匆去了。

一刻鐘後,武德殿中,張氏端坐玉榻,身前懸著珠簾,沉聲道:“你們皆是我兒肱骨之臣,如今,他身陷險境,還請諸位相助。”

她起身深施一禮。

“使不得!”三人連忙下拜,“不敢當太夫人大禮。”

竇儀鄭重道:“主上委以重任,將長安城軍民托付於我等,自當儘心竭力。”

“為主上排憂解難,乃分內之責。”

蕭宇附和道:“竇郎中所言極是。”

“我等三人早有商議,救主上於水火之中,還請太夫人定奪。”

高楷困於稷山城,他們同樣憂心,正議定一策,預備入宮請張氏示下。

張氏忙道:“你們有何良策,儘管說來。”

沈不韋拱手道:“太夫人,我等計議,請薛將軍率兵,解稷山之圍。”

張氏麵露喜色:“這倒是巧了,我正有此意。”

倒是不謀而合。

當下,眾人議定,傳令薛衍,命他率兵三萬,直奔絳州。

……

且說都畿道、洛陽、豫國公府。

王玄肅感慨道:“高楷困於稷山城,動彈不得,怕是凶多吉少。”

“論統兵作戰,終究是劉競成,更勝一籌。”

皇甫懿讚同道:“高楷熱衷於弄險,四處出擊,使敵人疲於奔命。”

“然而,劉競成快刀斬亂麻,直擊要害,將高楷堵在城中,圍點打援,又切斷龍門渡口。”

“高楷困守一隅,若無外援,必是死路一條。”

堂中群臣紛紛點頭。

封長卿暗歎:稷山一戰,劉競成棋高一著,秦國公不敵,恐怕九死一生了。

淩霄子頗覺惋惜:世間爭龍,不成即死。

可憐秦國公正當盛時,卻遭逢劉競成這一大勁敵,難逃劫數。

正歎息時,忽見王玄肅意氣風發:“劉競成與高楷死戰,無暇分心他顧,孤正可趁機收回陝、懷二州。”

皇甫懿笑道:“不光如此,竇至德亦然退兵,豫公不妨將汝、鄭二州一齊收複。”

“我正有此意!”王玄肅大笑一聲,“便由你率軍,將四州收回。”

“遵令!”皇甫懿連忙應下。

另一頭,河南道,汴州,開封縣。

竇至德惱恨不已:此前征伐都畿道,接連奪取汝、鄭二州,直趨洛州。

恰逢高楷攻打河東道,使劉競成不得不退返,隻剩下他一家,兵臨洛陽城下。

本打算一鼓作氣拿下洛陽,全據都畿道。卻不料,柴讓死灰複燃,竟攻取滑州,反攻開封,逼得他不得不退兵。

這大好機會,白白斷送,怎不叫人氣憤?

如今,他雖采用孫循計策,擊退柴讓,卻也讓王玄肅謀得喘息之機。

想要再攻洛陽,卻又擔心柴讓卷土重來,偏偏屢次圍剿,皆無法將他徹底覆滅。

一時間,竟進退兩難。

黃仙芝察言觀色,建言道:“大王,柴讓不過是疥癬之疾,委派一人率兵清剿即可。”

“當務之急,需趁劉競成與高楷死磕,拿下洛陽,平定都畿道。”

竇至德頗為意動。

“不可!”孫循直言反對,“古人雲,攘外必先安內。”

“若不將柴讓剿滅,即便拿下洛陽,也永無寧日。”

黃仙芝譏諷道:“孫納言既有妙計,何不獻上?”

“為何屢屢讓柴讓逃脫,東山再起?”

孫循啞口無言。

竇至德歎道:“柴讓不足為慮,倒是這徐智遠,陰險狡詐,詭計多端,須得優先除去。”

徐智遠出身齊州大族,腹有韜略,卻家道中落,生活困窘,不得已做了個教書先生。

又因家鄉大旱,隨鄉人逃荒,輾轉來至滑州,與柴讓一見如故,獲封錄事參軍,為他出謀劃策。

此後,屢屢識破孫循計策,並將計就計,致使竇至德連番大敗。

黃仙芝眼珠一轉:“大王勿憂,依微臣看來,徐智遠鷹視狼顧,絕非屈居人下之輩。”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大王不妨設反間計,令二人自相殘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