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另辟蹊徑
高煎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2章 另辟蹊徑,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高煎果,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陸紀覽麵色肅然:“家父在朝為官時,因直言進諫,觸怒先帝,全族老小皆下獄問罪,擇日便要斬首示眾。”
“所幸大王出手相救,方才逃得一命,流放邊疆。”
“後來,先帝駕崩,大王將我召回,委以重任。”
“此等大恩,我必誓死相報。”
許晉不勝唏噓,卻又無話可說——他與陸紀覽數年未見,著實不知。
既是救命,又是知遇之恩,縱然粉身碎骨也當報答。
陸紀覽鄭重道:“賢弟,天下群雄,無不重視門第出身,你我家道中落,隻是寒門庶族。”
“如今,齊王知人善任,不以出身論英雄,正是我等效力之時。”
“何不與我一起,輔佐齊王,掃平群雄,一統天下?”
許晉暗歎一聲,隻能應下,靜觀其變。
……
且說涇州、安定城,府衙之中。
高楷正於前堂理事,忽一抬頭,向西南望去。
兩道黑氣,飄然而來,欲侵蝕大鼎。
“這是……岐山、陳倉二道,有敵軍突襲?”他不由吃了一驚。
看來,董澄不甘寂寞,派遣大將出兵,想要斷他糧道,攻他駐地,逼他撤兵回返。
“釜底抽薪,倒是一招妙棋。”高楷不由暗思,“隻是,究竟何人,設下此計?”
想了想,他喚來唐檢、嚴光遠,叮囑道:“唐檢,傳令興仁,讓他派遣州中兵卒,到黃花縣守禦,小心陳倉道伏兵。”
“嚴老將軍,有勞你前往上邽鎮守,防備齊軍突襲,斷絕祁山糧道。”
唐檢、嚴光遠皆大吃一驚:“祁山、陳倉二道有敵軍突襲?”
高楷微微頷首:“有備無患。”
“齊軍既為突襲,兵力必不甚多,可據城堅守,莫要擅自出擊。”
“是!”兩人匆匆去了。
徐晏清麵露驚詫:“此為釜底抽薪之計,堪為巧妙。”
畢竟,糧道若斷,駐地失守,即便四萬大軍,也如一盤散沙,崩潰之日不遠。
楊燁眸光一閃:“微臣聽聞,董澄派遣王宗仁,率大軍至雍縣,守禦岐州。”
“此計想必出自於他。”
徐晏清微微搖頭:“我曾遊曆長安,與王宗仁有一麵之緣。”
“此人擅長領兵作戰,卻短於計謀。”
“這釜底抽薪之計,必是他人所獻。”
“來而不往非禮也!”高楷笑道,“無論何人獻計,他既然出招,我自當接招。”
“傳我軍令,命哥舒浩率軍,走褒斜道,攻岐州郿縣。”
“另外,讓馬規元領五千兵卒,走儻駱道,直取雍州周至。”
“得令!”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徐晏清笑讚,“主上這招,正要叫王宗仁、董澄疲於應對。”
楊燁說道:“王宗仁、董澄必在兩道布設重兵把守,若要攻取岐州,還得我等出兵打開局麵。”
高楷頷首:“傳令,犒賞三軍,待明日一早,即刻趕往邠州,攻打新平。”
邠州攏共四縣:新平、三水、永壽、宜祿,以新平為治所。
“這……”兩人懷疑自己聽錯,“主上,不是攻取岐州麼,為何前去邠州?”
高楷淡笑道:“王宗仁麾下兵卒至多兩萬,自知敵眾我寡,方才突襲祁山、陳倉二道,希冀出奇製勝。”
“我若率四萬大軍前去攻打,他必堅守不出,曠日持久,大耗糧草、兵力,反倒不美。”
“不如另辟蹊徑,占據邠州,沿涇水順流而下,直取雍州、逼近長安。”
兵法雲: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須得避實擊虛,直攻敵人弱點,絕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疲於奔命。
兩人齊聲讚歎:“主上用兵如神!”
高楷笑了笑:“分兵奇襲長安,卻不可不防王宗仁。”
“晏清,你與鮮於通,率兩萬大軍前往岐州,佯攻雍縣,讓他不得動彈。”
“遵令!”徐晏清肅然應下。
翌日,高楷親率兩萬兵卒,由楊燁、夏侯敬德、李光焰、唐檢、趙喆隨行,奔赴邠州。
……
卻說邠州、新平城。
刺史杜禦端坐縣衙,正處理公文。
邠州隻是一個下州,新平也不過一座小城,兵寡民少。
隻因鄰近雍州這個京兆府,得長安關照,又有涇水穿城而過,方才發展幾分生計。
“大王連年用兵,廣征糧草,卻不思開源節流,與民休養生息。”杜禦滿臉憂愁。
“長此以往,必定民怨沸騰,盜賊四起。”
此前,董澄派遣裴行基率大軍,攻打漢中,卻全軍覆沒。
又親自領兵,攻打都畿道,雖然擊敗王玄肅,卻因突厥虎視眈眈,隻能班師回朝,未得一城一地。
其後,委派王宗仁率軍,攻掠鄜、坊、丹三州,雖然得勝,卻要直麵石重胤威脅。
如今,又抽調邠、同、商三州兵卒,奔赴雍縣,對抗高楷。
連年征戰,不得休養,百姓早已不堪重負,若非倚仗大周底蘊,大王怎能如此窮兵黷武?
想到這,杜禦憂心忡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