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煎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2章 赤膽忠心,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高煎果,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斥候忙不迭地跪下磕頭:“卑職親眼所見,絕不敢欺瞞。”

“刺史、都尉一看便知。”

杜崇文將信將疑,來到西門外,放眼望去,忽見塵土漫天,旌旗招展,一道道喊殺聲由遠及近,不由駭然失色。

“怎會如此?”

都尉麵色煞白,不敢置信道:“高軍不是在關外麼,怎會突至關內?”

然而,斥候亦茫然不知:“軍中傳言,高楷得神仙相助,悄然翻越鹿頭山,來到關內。”

“一派胡言!”杜崇文一甩馬鞭,滿臉猙獰,“定是爾等探尋不力,以致高楷找到破綻。”

“將軍饒命!”斥候慘叫一聲,翻滾在地。

都尉慌忙道:“將軍,事已至此,打死他也於事無補。”

“高軍若內外夾擊,那該如何是好?”

杜崇文悚然一驚:“嚴守關城,不得有半刻鬆懈。”

“另外……”

話未說完,忽聞喊殺聲震天動地,關內、關外,兩方皆有兵卒如潮水一般湧來。

都尉麵色蒼白:“大勢已去……”

杜崇文陡然喝道:“關在人在,關亡人亡,我深受先王仁德,必當誓死以報。”

“膽敢怯戰、投降者,一律格殺勿論!”

“是……”都尉連忙低頭,麵上卻閃過一抹異色。

關內,高楷遠眺城樓,淡聲道:“這杜崇文還是不願投降麼?”

唐檢頷首:“此人性子頑固,誓死與鹿頭關共存亡。”

夏侯敬德冷哼一聲:“冥頑不靈!”

楊燁笑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他雖誓死不降,麾下將士絕非個個頑固。”

高楷讚同:“可設法說動城中都尉、校尉,必有心中動搖者。”

“許諾開門獻城,則秋毫無犯,隻誅首惡,絕不追究從者。”

“末將領命!”唐檢匆匆去了。

關內一萬兵卒,關外五萬餘人,兩方內外夾擊,這鹿頭關縱然銅牆鐵壁,也抵擋不住。

隻是,杜崇文抵抗之心甚堅,這一戰,足足從天明時分,持續至傍晚,夜幕緩緩降臨,方才結束。

“轟!”封閉許久的城門猛然開啟,李光焰、夏侯敬德率眾殺入內城,鼎定大局。

高楷親率中軍,踏入城中,沿途蜀軍將士個個跪伏:“我等不識天數,還望高郡公恕罪!”

高楷虛扶一把,笑道:“爾等既然棄暗投明,便是我麾下兒郎,過往之事一筆勾銷,不必再提。”

“謝高郡公!”眾蜀軍皆是大喜。

高楷環顧一圈,問道:“杜崇文何在?”

蜀軍都尉低聲道:“杜刺史見大勢已去,自刎身亡。”

高楷默默歎息一聲:“倒是一員忠臣。”

“將他好生安葬。”

“是!”蜀軍心下安定。

登上鹿頭關城樓,高楷放眼望去,往北是山川大澤,鬆柏鬱鬱蔥蔥。

往南卻是一馬平川,沃野千裡。隱約可見炊煙嫋嫋升起,點點燈火掩映在大地之間。

楊燁恭賀道:“恭喜主上,拿下鹿頭關,前往成都之路,再無阻礙。”

“恭喜主上!”眾文武齊聲道賀。

高楷朗聲笑道:“仰賴諸位齊心效力,將士們浴血廝殺,共襄盛舉。”

楊燁建言道:“主上,鹿頭關既得,漢州五縣,可傳檄而定。”

高楷點頭:“即刻書寫檄文,待明日,通傳五縣縣令。”

漢州攏共五縣:雒縣、綿竹、德陽、什邡、金堂,以雒縣為治所。

刺史杜崇文將州中兵卒,儘皆調來守禦鹿頭關,此戰一敗,便再無抵抗之力。

“是!”楊燁拱手應下。

“另外,傳令治玄、規元,叫他二人加快行程,早日合圍成都,結束此戰。”高楷繼續說道。

“遵令!”

正說話間,忽見數員小校奔來,高聲道:“主上,蜀中各州縣傳來降表,請您一觀。”

“哦?”高楷笑問,“有哪些州縣?”

小校一五一十道:“漢州鄰近茂、扶、鬆、彭、遂、普等州縣,刺史、縣令皆有上表歸附者。”

“好!”高楷大笑一聲,“既願歸附,便官居原職。”

“待來日,我再一一接見。”

“是!”小校拱手退去。

李光焰感歎不已:“大勢所趨、人心所向,轉變竟如此之快。”

徐晏清附和道:“蜀地承平數十年,大多不願頑抗,以免家破人亡。”

元整頗為可惜:“這些州縣刺史縣令,一個個上表歸附,我等卻無軍功了。”

高楷搖頭失笑:“天下尚未平定,任重而道遠,還愁沒有軍功麼?”

“是!”元整神色一凜。

高楷掠過蜀地,看向關中、中原大地。

目光所及,一片風起雲湧,這才是大舞台,群雄粉墨登場,爾虞我詐,征戰殺伐不斷。

西北四道,也不過天下一隅。

……

且說嘉州、龍遊縣外。

段治玄率領一萬大軍,於城外圍攻多時,卻徒勞無功。

嘉州一共八縣:龍遊、平羌、峨眉、夾江、玉津、綏山、羅目、犍為,這龍遊正是州治所在。

此州素有“天下山水之觀在蜀,蜀之勝曰嘉州”的美譽,以峨眉山、樂山等名勝古跡揚名天下。

其中,峨眉山更是佛門重地,香客眾多,往來不絕。山上金頂有一座金光寺,是蜀地最大的伽藍,香火鼎盛,聞名遐邇。

據聞,住持普濟和尚佛法高深,多行善事,素為州中百姓尊崇,德高望重。

便是嘉州刺史韋莊,也頗為禮遇。

這六月時節,草木葳蕤,繁花似錦,嘉州處處美不勝收。

可惜,段治玄卻無心觀賞,反而愁眉不展。

“刺史,韋莊斬殺使者,明言不降!”斥候匆匆回稟。

段治玄歎息一聲:“蜀王享國數十年,多有賢臣良將,赤膽忠心。”

隻是,韋莊不降,拿不下龍遊,嘉州便無法平定,著實叫人不甘。

麾下彆駕建言道:“據聞,瀘州刺史韋適,是這韋莊胞弟。”

“不如讓韋適前往說降,省卻一場殺伐。”

段治玄欣然同意:“便依此言行事。”

韋適接了軍令,即刻策馬來至城下,向城頭喊話。

城樓之上,韋莊一身甲胄,腰懸橫刀,滿臉堅毅,喝道:“二郎來此,所為何事?”

韋適於馬背上拱手,高聲道:“大兄,蜀國覆滅在即,明主已至,何不順勢投效,保全身家性命?”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無錯的章節將持續在全本小說網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全本小說網!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