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煎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9章 大放厥詞,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高煎果,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待崔鴻漸告退,董澄餘怒未消:“小小司馬,粗俗醜陋,竟不分尊卑,言辭挑釁,舉止狂妄,欺我京畿道無人麼?”

王宗仁勸慰道:“大王暫熄雷霆之怒!”

“那崔鴻漸,不過一介山野鄉人,僥幸得了蜀國先王賞識,方才登臨高位。”

“然而,小人得誌便猖狂,不足為奇。”

“為這等狂徒動怒,傷了貴體,實在不值。”

董澄陡然笑道:“孤怎會與一介山野村夫計較,不過震懾一番罷了。”

盧思管迷惑不解:“蜀王派人出使,必是求援,大王正可索取重利,卻為何出言震懾?”

董澄深沉一笑:“正要以言語懾服,武力震懾,叫張常遜心懷恐懼,獻上劍南道歸降。”

盧思管茅塞頓開,大王此舉,便如此前郭宏一般,先招降蜀王,等他上表歸降,再如法炮製,將他賺到長安,斬草除根。

隻是,盧思管心有疑慮,高楷勢大,正要合圍成都,拿下劍南道。

大王縱然懾服蜀王,令他歸順,恐怕來不及傳來捷報,蜀國便已易主。

豈非竹籃打水,一場空,反而惹得天下人恥笑?

董澄仿佛看出他所想,哂笑道:“不必憂慮,自有仙師助孤,拿下劍南道。”

盧思管恍然:“莫非是終南山樓觀道掌門尹真人?”

“正是!”董澄笑道,“此前,得尹真人相助,孤方才擊敗王玄肅。”

王宗仁讚歎道:“尹真人功參造化,神通不凡,斬殺太華山淩雲子,令王玄肅膽寒,潰不成軍。”

“竟是如此!”盧思管明悟。

久聞淩雲子法力深厚,輔佐王玄肅,助他從一介小校,一路高升,至今日豫國公之高位。

如今,竟不敵尹真人,身死道消。

當真叫人嗟歎!

董澄陰冷道:“王玄肅受高楷挑撥,趁機來攻,甚是可恨!”

“若非忌憚突厥、劉競成,孤早已興兵攻入洛陽,叫他身死族滅。”

“至於高楷,他得意太久,也該下冥府了!”

盧思管驚訝道:“大王可要出兵?”

“不必出兵。”董澄好整以暇,“孤已請得尹真人,前往蜀國,將高楷一劍殺了。”

“屆時,西北四道不過囊中之物,取之易如反掌。”

盧思管愕然:“高楷坐擁天下三道,乃是一方潛龍,修行中人怎可下殺手?”

王宗仁笑道:“盧侍中有所不知。”

“樓觀道鎮派之寶,可上打昏君,下斬潛龍,為先帝所賜,不沾因果劫數。”

“竟有這等至寶!”盧思管大吃一驚,轉而憂慮道。

“大王,尹真人持有此寶,豈非無人可製?”

董澄淡笑道:“莫要憂心。”

“此寶若無孤允準,不得動用。”

王宗仁附和道:“尹真人閉關數十載,甫一出關,持此寶斬向王玄肅,若非那淩雲子舍身相救,都畿道早已易主。”

“原來如此。”盧思管微微點頭,欣喜道,“大王得此寶相助,如虎添翼!”

董澄笑而不語,心中卻是可惜,至寶雖好,卻隻能動用三次。

隻希望這第二次,斬向高楷,一舉成功,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四道。

……

翌日,董澄於城中校武場,檢視三軍。

三萬大軍個個披堅執銳,結成軍陣,按照陣勢排布,前軍為陌刀手,中軍為驍騎,後軍為弓弩手,依次前進,秩序井然。

一時間,金鼓齊鳴、五色旗幟鮮明招展,遮天蔽日。

董澄端坐禦榻,朗聲笑道:“崔鴻漸,孤京畿道兒郎氣勢如何?”

崔鴻漸微微冷笑:“我蜀國以仁德治民,並不以窮兵黷武為榮。”

“大膽!”王宗仁勃然變色,“無知之輩,怎敢大放厥詞?”

崔鴻漸仰頭大笑:“兵者凶器也,戰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陰謀逆德,方才好用凶器。”

“若單以武力震懾,而不行仁道,國家必亡。”

“你……”王宗仁氣得渾身發抖。

董澄麵色陰冷:“你滿口仁德,卻手無縛雞之力,可能抵抗我刀槍劍戟?”

一股殺氣悄然蔓延,叫人寒毛直豎。

崔鴻漸卻怡然不懼:“以力服人,非心服也;以德服人,心悅誠服。”

“齊王為一道之主,萬民仰望,然而,所言所行,竟與一介匹夫無異,實在可歎可笑!”

“豎子!”董澄恨得咬牙切齒,卻礙於胸無文墨,無言以對。

盧思管見此,喝道:“崔鴻漸,你敢以下犯上?”

崔鴻漸且笑且歎:“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齊王驕傲自滿,意欲憑借武力,震懾人心。”

“盧侍中,你竟願輔佐一介昏主,隻知武力不曉仁德?”

盧思管啞口無言。

董澄額頭青筋直跳:“孤何須仁德,隻需稍動武力,便可將蜀國化為齏粉。”

崔鴻漸諷刺道:“我家大王雖無經天緯地之才,卻有兼容並包之心。”

“何況,若論仁德,高郡公聲名遠播,若論武力,高郡公自起兵以來,百戰百戰,未嘗敗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