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煎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0章 天下三賊,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高煎果,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本以為高楷三路大軍,皆困在國門之外,不得寸進。

誰能想到,他竟偷渡陰平小道,奇襲江油關。

叫人措手不及。

孟之祥猶然不信:“陰平小道廢棄數十年,早已不可通行。”

“高楷怎能從此地通過?”

小黃門低聲道:“據綿州刺史回稟,高楷攻下文、龍二州,經摩天嶺,鑿山開道,遇水搭橋,硬生生闖出一條道來。”

“更不顧數百丈懸崖峭壁,從山頂翻滾而下,墜入清溪。”

“其後避開陰平城,翻越鳳翅山,驅使羊群為疑兵,誘何將軍出關。”

這一樁樁,一件件,聽在群臣耳中,簡直天方夜譚。

若非這青天白日尚在,眾人皆以為身在夢中。

孟之祥惱羞成怒:“無能之輩,枉費老夫信任!”

倘若何重貴堅守不出,不衝動行事,必能將高楷擋在關外,縱然偷渡陰平小道,也無大用。

可惜,何重貴輕敵大意,導致今日之禍。

崔鴻漸卻心中驚奇:高楷身為三軍主帥,三道之主,竟甘冒奇險,不顧自身安危,親率大軍,翻山越嶺,披荊斬棘。

實在不可思議!

須知,正因蜀道之難,才未在江油關囤積重兵,便是不信有人可越過這崇山峻嶺、深澗大澤,撐過毒蟲猛獸、煙瘴之氣。

可是,眼下,高楷竟將這天方夜譚化為現實。

叫人情何以堪?

崔鴻漸回想起先前,百般嘲諷高楷沉迷漢中繁華,耽於享樂,不由滿臉羞慚。

張常遜六神無主:“諸位賢臣,可有良策退敵?”

江油關失守,便相當於成都北門洞開,一旦高楷攻下漢州,率軍壓境,則大勢已去。

崔鴻漸建言道:“事到如今,不如傳令嚴將軍,命他率兵阻擋高楷。”

“不可!”孟之祥斷然搖頭,“劍門關為蜀地咽喉,絕不可擅離職守。”

“否則,高楷可令麾下兵馬長驅直入,攻城掠地。”

“為今之計,唯有聯絡王將軍,請他攻打南鄭,以圍魏救趙。”

“南鄭危急,高楷必然引兵退返。”

崔鴻漸諷刺道:“一國安危,竟寄托在他人身上,何其可笑?”

“我蜀國物阜民豐,兵精將廣,何不派遣成都兵馬,前往涪城抗擊高楷?”

“成都為我蜀國都城,重中之重,怎可調派兵馬?”孟之祥喝道。

“一旦城中空虛,敵將段治玄、馬規元率兵溯流而上,便是天傾之禍!”

“便讓裴將軍增援……”崔鴻漸再度建言。

隻是,話未說完,便被孟之祥打斷。

“你忘了敵將哥舒浩、徐晏清不成?”

崔鴻漸眉頭大皺,赫然發現,高楷三路兵馬,竟似三枚鐵釘,釘住蜀國七寸。

縱有千般計謀,也無法施展,隻能寄希望於外人。

想到這,他麵色頹然。

孟之祥催促道:“大王,事已至此,必須速速決斷,不可遲疑。”

張常遜忙不迭地道:“就依長史之言行事。”

不多時,數員小校攜帶蜀王親筆書信,匆匆奔赴褒斜道。

崔鴻漸麵露異色,暗思:高楷虎視眈眈,齊國公董澄,又豈是良善之輩?

蜀國危如累卵,我須得為家族考慮,另謀出路了。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且說華英齡接到高楷書信,連忙動身,帶著數個護衛,攜帶厚禮,經山南東道,趕往都畿道。

一路車馬勞頓,風塵仆仆,曆經數日終於趕到洛陽。

洛陽居天下之中,數朝古都,底蘊深厚,繁華遠勝於南鄭。

華英齡卻無心觀賞,徑直尋到封府,求見封長卿。

封長卿聽聞,頗為好奇,便於前堂接見來使。

“封舍人,我家主上請您出麵,說動豫國公攻打長安。”華英齡直言不諱。

封長卿麵露為難:“好叫華刺史知曉,我不過一介中書舍人,人微言輕,難以左右朝中大事。”

華英齡笑道:“封舍人太過自謙了。”

“天下誰不知曉,豫國公倚仗封舍人為謀主,言聽計從,最為信重。”

“有封舍人出麵,必能說動豫國公。”

說著,他使個眼色,便見數個健仆抬上來一個紫檀木箱子。

打開一觀,寶光閃爍,皆是稀世奇珍。

“這些,為我家主上之令,特命下官奉上,聊表心意。”

封長卿目光幽深:“我為豫公效力,自當鞠躬儘瘁。”

“怎能因區區珍寶,為高郡公奔走,豈非不忠之人?”

華英齡低笑道:“我家主上有言交代,狡兔尚有三窟,何況於人?”

“還請封舍人三思!”

封長卿沉默片刻,淡聲道:“即便我出麵,也無把握說動豫公起兵。”

“畢竟,事關征伐之事,非同小可,須得慎重。”

華英齡頷首道:“此為人之常情,我等並不強求豫國公起兵征伐。”

“隻需派一支偏師,遙指潼關,大張聲勢,叫董澄知曉便可。”

“原來如此!”封長卿恍然,“董澄多疑,見此必以為豫公圖謀長安,召回王宗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