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煎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7章 疏不間親,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高煎果,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董澄倏然笑道:“我有一女,年方十四,貌美而賢惠,願許配蜀王為正妃,不知孟長史意下如何?”

孟之祥大吃一驚,齊公竟想和大王聯姻?

莫非,他有意和蜀國結盟?

想了想,他鄭重道:“大王婚姻大事,非臣下所能置喙。”

“待臣上稟,聽候大王決定,再向齊公回複。”

董澄頷首:“如此也好。”

“你可回返成都複命,我欲與蜀王結親,結為友盟,共同進退。”

孟之祥大喜過望:“齊公英明。”

沒想到,如此順利便達成目的,著實叫他欣喜。

至於聯姻之事,即便大王不願,他也會極力勸諫。

畢竟,若能與齊公結秦晉之好,相當於多一重倚仗,可保蜀國安定。

相信大王必不會拒絕。

董澄笑了笑:“陛下乏了,孟長史且回禮賓館休息,明日,我於承天門設宴,孟長史務必出席一敘。”

“齊公盛情,臣卻之不恭!”孟之祥麵露喜色,聽出弦外之音,連忙告退。

待他離去,侍中盧思管擰眉不解:“齊公,蜀王胸無大誌,貪圖安逸,此乃世人皆知之事。”

“與他約為友盟便罷了,不過聊勝於無,為何還要下嫁一女,締結婚約?”

董澄淡聲道:“張常遜雖無大誌,卻坐擁劍南道三十九州,疆土廣闊。”

“何況,蜀地易守難攻,又數十年未經戰亂,人煙稠密,物產豐富,堪為天府之國。”

“張常遜坐擁這等寶地,縱然不思進取,隻需攘外安內,必能割據一方。”

“以他為婿,不光為朝廷增添一重外援,也可向其索取金銀財帛,充實國庫。他若想保全蜀國基業,必然答應。”

“此為疏不間親之計。”

“雖如此說,隻怕蜀王言行不一,待我等危急之時,袖手旁觀。”盧思管難掩憂慮。

董澄笑道:“本就是空口承諾,並無約束之力。”

“他若袖手旁觀,亦無可厚非,隻望他莫要落井下石便可。”

“畢竟,京畿道已淪為四戰之地,西有高楷,東有劉競成,北有突厥,南有王玄肅,皆對我長安虎視眈眈,不可不防。”

盧思管歎息一聲:“可惜,裴行基征伐不利,全軍覆沒,以致丟了漢中,落得如今腹背受敵的境地。”

董澄眉目間掠過一絲陰霾:“若非裴行基大敗虧輸,我與劉競成一戰,也不至於無功而返。”

“又叫他逃過一劫,倚仗突厥為外援,興兵南下,劫掠京畿道。”

一想起這事,他便咬牙切齒。

昔日,他本可一舉斬殺劉競成,儘奪河東道十八州,百萬軍民。

屆時,可以河東道為屏障,抵禦突厥騎兵,保衛長安。

誰能想到,裴行基兵敗如山倒,消息傳至河東,遭劉競成利用,散播謠言,以致軍心渙散。

大好局勢,竟一朝傾覆。

劉競成反敗為勝,又向突厥俯首稱臣,聯袂來攻,叫他措手不及,隻得退守長安,眼睜睜看著突厥騎兵燒殺搶掠,縱橫京畿道。

“裴行基,我誓殺你!”董澄心中發狠,倘若裴行基回返長安,早已身首異處。

盧思管暗歎一聲,轉而說起一事:“據聞,高楷厲兵秣馬,準備攻取巴南九州。”

“一旦他得逞,拿下山南西道,我等便處於被動,隻能與突厥、劉競成、王玄肅爭鋒,陷入泥潭之中。”

“須得設法,讓他功敗垂成,我等方可有喘息之機。”

京畿道坐擁關中千裡沃野,有函穀關、秦嶺為屏障,易守難攻。可謂“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

可惜,四麵皆是強敵,虎視眈眈。

突厥兵強馬壯,常懷劫掠之心。劉競成、王玄肅,皆是梟雄之輩,難以抗衡。

縱觀天下,唯有向西南方向,攻取山南西道,據隴西,奪劍南道,連成一片,才是帝王之基。

可惜,高楷趁亂崛起,一統隴右、河西兩道,如今又攻占漢中八州,大有侵吞山南西道之勢。

屆時,有高楷阻隔,這等戰略構想,根本無法施行,隻能困守關中,旁觀天下風雲。

董澄怎能甘心?

思索片刻,他沉聲道:“郭氏雖亡,郭雄卻仍鎮守渝州。”

“可聯結張常遜、郭雄二人,一齊圍攻高楷,叫他首尾難顧,徒勞無功。”

他心中暗歎,若有可能,他必定親率兵馬,越秦嶺,攻取漢中。

可惜,長安群敵環伺,尚需他坐鎮,不得遠離。

並且,此前一場大敗,三軍覆沒,須得再行招募、訓練。

這些皆大耗時日,叫他滿腹韜略,卻無處施展,隻能寄希望於他人,著實憋屈。

盧思管遲疑道:“齊公,此前您曾下令,斬草除根,斷了郭羽一脈。”

“這郭雄恐怕懷恨在心……”

董澄揮手道:“他正該謝我,為他除去兄長,少了這掣肘,正可一展用兵之能,與高楷爭鋒。”

“況且,巴南九州不過煙瘴之地,獠民眾多,不服王化,他若不與張常遜共同進退,遲早被高楷各個擊破。”

“這麼簡單的道理,他怎會不懂?”

盧思管默然不語,心中卻是驚歎,這隴西郡公高楷,不知何等人物,出身邊陲之地,寒門小戶,竟能一統隴右河西,縱橫漢中,攪動天下風雲。

若讓他攻取巴南,再奪劍南道,便成帝王之基,屆時,再拿下京畿道,這……

這不正是高祖皇帝一統天下之路麼?

想到這,他神色晦暗不定。

殊不知,董澄亦心中憂慮。

本以為隴右河西,為邊塞荒僻之地,民風彪悍,亂象紛呈,必難以統一。

誰曾料想,高楷竟橫空出世,不光攻取兩道,更一舉拿下漢中,窺視劍南、京畿。

縱觀他起兵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麾下更文臣如雲,武將如雨,即便是他這個齊國公,也不禁讚歎一聲文武雙全。

“他有這等聲勢,卻不顯山露水,稱王稱帝大肆招搖,反而穩固根基,由大將軍,至金城侯,再至隴西郡公,步步為營。”董澄心中暗忖。

“細細想來,著實叫人欽佩。”

君臣二人商談良久,直至宮門下鑰,方才出宮回府。

從始至終,天子楊昭一言不發,仿佛泥胎木塑,無人在意。

翌日,董澄於承天門設下宴席,款待孟之祥,一番你推我讓,賓主儘歡。

三日後,孟之祥攜董澄親筆文書,回返劍南道。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