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煎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2章 欺之以方,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高煎果,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待洪水湧過,整條沮水已不見原貌。河岸淤泥堆積,水草倒伏,硬生生將通途變成天塹。

“這……”兩萬將士見此,皆驚駭難言。

不由自主,將目光看向高楷。

若非郡公未卜先知,下令撤退。

大家早已陷在河裡,死於洪水之中。

段治玄感歎道:“若無主上,我等死無葬身之地。”

徐晏清點頭附和:“主上料事如神,晏清佩服。”

高楷淡笑一聲,待洪水稍減,詢問道:“這沮水兩岸最狹窄之地,在何處?”

唐檢回言:“沿此地,往上遊三裡,有一座渡口,名為嘉陵渡,最為狹窄。”

徐晏清麵色一喜:“主上,我等正可從這嘉陵渡過河。”

眾人皆是頷首。

高楷搖頭一笑:“治玄,你率三千士卒,前去嘉陵渡,清剿蔣殊伏兵。”

“這……”段治玄不解其意,“主上怎知有伏兵?”

高楷玩味一笑:“蔣殊設下水淹之計,怎會不在這嘉陵渡設伏?”

“你且去,必有收獲。”

“是……”段治玄領命去了。

徐晏清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蔣殊竟然設下兩處伏兵,令我等疲於奔命,陷入股掌之中。”

高楷但笑不語。

半個時辰後,果然見得段治玄歸來。

“主上料事如神!”段治玄感慨不已,“蔣殊麾下司馬楊茂,領一千兵卒,正於嘉陵渡埋伏。”

高楷微微頷首:“可將他斬殺?”

“不曾。”段治玄麵露慚愧,下拜道,“此人見機不妙,當即渡河逃跑。”

“請主上恕罪。”

“起來吧。”高楷擺了擺手,“這楊茂處事果斷,倒是頗有智謀。”

唐檢附和道:“這人是蔣殊心腹,屢獻奇謀妙計,頗得信任。”

不多時,忽見夏侯敬德率軍回返。

“主上,果真有一支伏兵,於江堰口決堤,為首者,正是蔣殊麾下郎將孫承嗣。”

“末將已將他殺了。”

“好!”高楷笑道,“伏兵儘去,我等也該渡河了。”

徐晏清佩服得五體投地:“主上算無遺策,真乃神人也!”

……

卻說楊茂本在嘉陵渡埋伏,信誓旦旦要將高楷擒殺,卻不防段治玄率軍殺來,猝不及防下,一千兵馬大敗而逃。

見勢不妙,他連忙跳入沮水之中,遊至對岸,方才撿回一命。

收攏兵卒,卻隻剩下百餘人,不由羞愧難當。

原以為這水淹之計,萬無一失,高楷縱然有三頭六臂,也得葬身在洪水之中。

誰曾想,到頭來,跳梁小醜竟是他自己。

一時間又羞又氣,卻再也不敢輕視高楷。

正躊躇間,卻見一員探馬奔來,惶恐道:“楊司馬,上遊傳來消息,孫郎將……孫郎將被殺,一千兵卒潰敗。”

“這如何可能?”楊茂悚然一驚,驀然想起一事,脫口道,“可是高楷派人前去?”

“正是。”探馬忙不迭地道,“高楷麾下大將夏侯敬德,率三千兵卒,趁孫郎將不備,將他襲殺。”

聽聞此言,楊茂又驚又懼,一股挫敗感席卷全身,讓他一身傲骨儘去,蕭索道。

“撤兵,回返長舉。”

“是!”百餘殘兵早已迫不及待。

長舉城外,大營中,刺史蔣殊久等捷報不至,隻覺心中不妙。

正徘徊時,忽聞斥候匆匆來報:“刺史,楊司馬回來了。”

“隻是……隻是唯有百餘兵卒,正在轅門之外。”

預感成真,蔣殊麵色一變,急忙奔至轅門,卻見一人背負荊柴,跪倒在地,卻正是楊茂。

“楊茂,你這是作甚?”

楊茂滿臉羞慚:“刺史,我獻計不成,以致大敗,孫郎將身死。”

“唯有負荊請罪,望您責罰。”

蔣殊歎息一聲,將他扶起,卸下荊柴,寬慰道:

“勝負乃兵家常事,不必如此。”

楊茂越發愧疚:“若非我輕敵大意,絕無今日大敗。”

蔣殊搖頭道:“你已傾儘全力,無需太過自責。”

“要怪,隻能怪這高楷,太過狡詐,竟能識破此計,更反將一軍。”

他慨然長歎一聲,沒想到高楷如此睿智,不光看破他們二人計策,更當機立斷,派大將反擊。

兩軍還未交擊,便讓他折損一將,著實叫人泄氣。

想到這,他意興闌珊:“興州狹小,物產不豐,人口又稀少。”

“我費儘心力,也不過招募五千兵卒,如今隻一戰,便折損兩千之數。”

“敵我懸殊,怎是高楷對手?”

楊茂咬牙道:“刺史萬不可頹喪,否則,軍心渙散,不擊自潰。”

蔣殊歎道:“高楷擁兵數萬,我等不過三千,如何與他抗衡?”

楊茂眼珠一轉:“不如退回順政,避開高楷兵鋒,再從長計議。”

“隻能如此了。”蔣殊點頭道,“可惜,這不過權宜之計。”

“待高楷大軍一至,終究難以抵抗。”

楊茂低聲道:“刺史可是忘了,興州有一詭異之地,可引高楷入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