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蝸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1章 普天同慶,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奮鬥的蝸牛,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吧,應該說是皇家富的流油,朝廷的賦稅實際上都是掌控在皇帝手中的,皇帝雖然不阻止朝廷的各項開支,甚至還大力支持朝廷的各種開支。

不過,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每一筆開支都得打報告,每一筆開支,皇帝都會派不同的監察部門進行全程監督。

就算如此,朝廷諸公努力的申請各種建設,國庫的錢依舊是花不完,去年年國庫底更是剩下了四億多兩白銀。

這尼瑪,要是放在大明那會兒,簡直就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但在這會兒的龍國,卻是確確實實的發生了。

造成龍國富到流油的根本原因,一是龍國的疆域極度擴張了,地盤大了產出的利益也就會更多。

二是龍國製度太嚴格。

先說法治,隨著成人夜校的不斷普及,普通百姓都知法懂法了,當官的就不好忽悠百姓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得在法律的框架內才行。

再說舉報無罪製,所謂舉報無罪製,即舉報人即便同流合汙跟被舉報人犯有同樣錯誤,但隻要踴躍舉報,一經查實,舉報人便屬於戴罪立功,所犯錯誤可免無罪,甚至可以獲得被舉報人的一部分家產。

國家甚至可以幫助舉報人事後移民,重新換個新的環境,新的工作,完全讓舉報人沒有絲毫的後顧之憂。

這種製度讓手握權力的人員,真的是不敢再亂伸手了。

當然,也沒有去伸手的必要,龍國官員如今的俸祿待遇,絕對是非常高的。

但凡你敢伸手,下麵盯著你位子的人立馬就把你給舉報了。

一個國家,少了亂伸手的人,想不富都難。

正是因為現在的龍國富的流油,朝廷諸公們對於陳知行提出來多生孩子減免田賦的政策,才會沒有絲毫的反對意見。

在朝堂諸公們看來,如今的龍國,確實是缺人口,不說彆的,單單一個北美大陸,龍國的人口數量再翻個幾倍,都能養活的過來。

陳知行:“今日大朝會,就這幾件事情了,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事情要說。”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隨著司禮太監尖細的唱喏聲響起,群臣齊刷刷拜倒:“恭送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隨著大朝會的結束,第二日龍國日報的頭版頭條,便報道了漠西蒙古被龍國征服的消息。

神武八年十一月,漠南蒙古被征服,成為了龍國疆域的一部分,神武九年四月,漠北蒙古歸降,成了龍國疆域的一部分,神武十年九月,漠西蒙古被征服,成了龍國疆域的一部分。

早在西周時期,犬戎就頻繁侵擾中原地區,隨著三大蒙古的被徹底征服,影響了中原兩千年多年之久的草原之患,在龍國一朝被徹底解決。

征服草原之意義,經過《龍國日報》頭版頭條的一番宣傳,立馬就成了一件值得普天同慶,並且還能凝聚民族凝聚力的大好事兒。

當然了,好事兒要成雙,第三日,《龍國日報》頭版頭條又刊登了一篇名為《百姓要想富,多生孩子不用交田賦》的文章。

每個家庭,家中兒女孩童達三人者,三十畝田可多免一成田賦,達四人者三十畝田可再免一成田賦,達六人者,三十畝田田賦全免,直至家中兒女長至16歲。

意思很簡單了,隻要你家裡有六個未超16歲的孩子,你家就不用交田賦了。

現在的龍國,之前就有陳平安頒布的鼓勵生育政策,再加上隨著龍國社會的穩定,百姓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大家也都樂意生孩子了,種種原因之下,每個家庭其實都有兩三個,三四個孩子的。

隻要有四個孩子,就能免兩成田賦,家裡要是有六個孩子的,那可就更好了,直接就不用交田賦了。

這種實實在在有著實惠的大好事兒,在百姓們的心中絕對要比什麼征服蒙古更值得慶賀。

百姓們的心思其實很簡單,能多一點收入,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兒。

人口生育鼓勵政策一出,這下子整個龍國是真的普天同慶了起來。

這下子,家家戶戶都在商量著要多生孩子,總之至少也要生6個,爭取把朝廷給出的免賦政策全部吃到嘴裡。

整個龍國本土的老百姓們,迎來不用交田賦好消息的同時,龍國這邊組織起來的第一批基層公務員,正式踏上了前往漠西蒙古的路途。

第一批公務人員,前往漠西的道路走的是河西走廊。

西漢初期,匈奴占據河西走廊,對中原王朝構成威脅。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尋找盟友共同對抗匈奴。隨後,又派衛青、霍去病等將領發動河西之戰,擊敗匈奴,全線打通河西走廊。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河西走廊設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以及陽關、玉門關兩個軍事要塞,正式將河西走廊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從此河西走廊成為中原通向西域的重要通道,是絲綢之路的關鍵路段。

中原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物產經此運往西域,西域的名馬、水果、香料、珠寶等也傳入中原,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在曆史的長河中,河西走廊曆經了多個民族的統治和遷徙,如匈奴、鮮卑、吐蕃、回鶻、蒙古等民族都曾在此活動,各民族之間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

明朝建立後,為防範蒙古殘餘勢力,在河西走廊設置了嚴密的軍事防禦體係,包括設立“關西七衛”(如安定衛、阿端衛等)作為外圍屏障,並以甘肅鎮(治所張掖)為核心,派駐重兵駐守武威、酒泉、敦煌等重鎮。

此時,河西走廊是明朝連接西域、控製西北的關鍵通道,處於中央政權的直接控製下。

明中後期,隨著明朝國力衰退,邊防逐漸鬆弛,蒙古部落(如吐魯番、瓦剌、韃靼等)不斷南下侵擾。

尤其是16世紀後,吐魯番汗國勢力壯大,多次進攻關西七衛,明朝無力支援,七衛相繼內遷或被吞並,河西走廊的外圍屏障瓦解。

蒙古部落開始直接威脅河西走廊的核心區域,明朝隻能依托嘉峪關等關隘進行被動防禦。

......................

喜歡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