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蝸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8章 漠西蒙古,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奮鬥的蝸牛,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準噶爾汗國的前身便是漠西蒙古的準噶爾部,準噶爾部在漠西蒙古,一開始的時候還僅僅是個不大不小的蒙古部落。

那時候,就算把部落裡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加起來,也組不成一支一萬多人的騎兵隊伍。

然而,僅僅八十年的光景,準噶爾就從一個毫不起眼的小部落,迅速崛起為一個龐大的遊牧帝國。

準噶爾是怎麼做到的呢?這事兒得從明朝末年開始講起。

準噶爾部落最早是瓦剌部,也就是以前常跟明朝對著乾的漠西蒙古(古時候叫衛拉特蒙古)。後來瓦剌部落逐漸衰弱,到了清朝初期,就分成了四個大部族。

這四個部落,就是土爾扈特部落、和碩特部落、杜爾伯特部落,還有準噶爾部落。

在漠西蒙古的這四個部落裡,一開始是和碩特部最厲害,因為他們地盤大,人也多,所以他們的頭兒就被大家叫做“衛拉特汗”。

那時候的準噶爾部,地位比較低,排在最後頭。

本來,如果按照曆史的正常路線走,就準噶爾部當時那個情況,不管怎麼使勁兒,頂多是從最後幾名往前挪個一兩位,但要是說它能變成個大帝國,那簡直就是天差地彆,不可能的事兒。

不過說來也怪,17世紀早期的時候,有兩件事情發生,它們直接扭轉了曆史的走向。

首先,說的是土爾扈特部落往西邊遷移的事兒。

漠西蒙古各部落之所以往西遷移,是因為那時候天山北麓遇到了特彆嚴重的乾旱,草場一點點變差。所以,大多數蒙古部落都碰到了“人多地方小,沒法放牧”的難題。

碰到這種情況,肯定會有人琢磨著怎麼解決,而第一個站出來動手的,是衛拉特蒙古裡的杜爾伯特部落。

杜爾伯特部地處衛拉特蒙古的最上麵,所以他們一開始的打算是繼續往北走,找新的放牧地方。

他們的想法挺好的,可剛一到北方,就撞上了沙俄。

因為打不過沙俄的軍隊,杜爾伯特部往北走的打算就泡湯了。可泡湯歸泡湯,他們還是得趕緊找新的放羊地方,不然全族人吃飯可就難了。

於是,他們就把注意力放到了以前住得不遠的鄰居土爾扈特部身上。

後來,杜爾伯特部和土爾扈特部打了起來,這時候的準噶爾族呢,它選擇站在杜爾伯特部那邊,一起對付土爾扈特族。

準噶爾之所以會援手杜爾伯特部,主要是因為它們有同一個老祖宗,那就是當年在明朝土木堡之變中抓走明英宗朱祁鎮的瓦剌大汗也先。

遭到兩邊攻擊後,土爾扈特部最後打不過,隻好離開原來的地方,一路往西跑,1630年左右來到了伏爾加河流域。

後來,他們向沙俄低頭,獻上貢品,沙俄就讓他們在當地安頓下來了。

土爾扈特部打了敗仗又跑了,他們之前的地盤就空了出來。所以,打完仗以後,這些地方就被杜爾伯特部和準噶爾部分掉了。

這就是準噶爾部開始變得強大的最初財富積累。

漠西蒙古的“當家人”,也就是和碩特部,他們也碰到了草場變壞的事兒。但他們沒有窩裡鬥,而是選擇主動離開那裡。

和碩特部的固始汗於1637年進入青海,1640年發兵西康,1641年突襲西藏。1642年,固始汗攻占日喀則,滅噶舉派的藏巴汗政權,確立了格魯派在西藏的統治地位,建立了和碩特汗國。

因為和碩特部找到了更豪華的“新住所”,所以他們慢慢離開了原來的“老家”衛拉特蒙古,隻有一小撮族人還留在那裡。

這樣一來,衛拉特蒙古裡,就隻剩下準噶爾部和杜爾伯特部兩個部落了。

沒過多久,杜爾伯特部的頭領離世後,這一年是1637年,杜爾伯特部領主綽羅斯·達賴台什病逝,其七個兒子為爭奪首領之位發生內訌。

頭領的兒子們為了搶奪地盤,大打出手,結果導致整個杜爾伯特部分裂成了好幾塊。

最後,杜爾伯特部的一些族人決定往北走,加入了土爾扈特部,而剩下的族人則靠向了準噶爾部。

就這樣,1638年以後,漠西蒙古的情況變了,原來有四個大部走的走,分的分,隻剩下了原本實力最弱的準噶爾一家獨大。

從上麵這些事情裡,咱們能看的出來,準噶爾這個原本在漠西蒙古裡最不怎麼起眼的部族,莫名其妙的變成了最強的部落,這裡麵是有著很大運氣成分的。

老天爺要讓準噶爾崛起,於是,漠西蒙古最強的三大部落走的走,散的散,準噶爾就開始走上了一條不斷壯大發展的道路。

1634年,準噶爾部的頭領哈喇忽喇去世了,他走後,大兒子巴圖爾琿台吉接了他的班,當上了新的準噶爾部頭領。

巴圖爾琿台吉在準噶爾部變得強大起來的過程中,作用非常大,說他是這個部族的開創者一點也不誇張。

巴圖爾琿台吉其實是個封號,不是名字,他的真名叫綽羅斯·和多和沁。

封號裡的“巴圖爾”在蒙古話裡就是勇敢的人,也就是勇士,“琿台吉”呢,是個貴族爵位,就像我們說的王公一樣。

這句話連起來就是說,他是個可以叫做勇士的大貴族。

從他的稱呼裡就能瞧出這家夥不簡單,其實,在他還沒繼承位置前,真的做過一些特彆勇猛的事情。

1616年那會兒,年輕的巴圖爾琿台吉按照蒙古的老規矩,跟老爹分開過了,就是咱們平時說的“另起爐灶”。分開後,他選擇在額爾齊斯河中遊兩岸安頓下來,守著那兒的一個重要鹽池。

鹽池當然就是出鹽的地方啦,那時候,鹽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特彆是對遊牧民族來說,簡直是太關鍵了,沒法比。

但老話說得好,手裡有寶貝容易招禍,守著那麼大個鹽池,肯定會有人眼紅。更糟糕的是,這鹽池離沙俄的地盤挺近,所以沙俄一有機會,就不停地派人過來搶掠。

...................

喜歡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