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沙俄妥協
奮鬥的蝸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9章 沙俄妥協,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奮鬥的蝸牛,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緬斯科夫馬不停蹄,從托木斯克往莫斯科趕去,大冬天的,半路上還下了一場大雪,路途難行,緬斯科夫在路上折騰了近兩三個月,終於是趕回了莫斯科城。
此時的沙皇米哈伊爾已經是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眼看就要不活了,之所以還一直吊著一口氣,完全就是因為放心不下龍國大軍來襲的事情。
沙皇米哈伊爾聽到緬斯科夫返回的消息後,立馬召見了緬斯科夫。
看著奄奄一息的沙皇米哈伊爾,緬斯科夫都不好意思把自己帶回來的消息說出口。
在沙皇米哈伊爾的追問下,緬斯科夫把趙大牛要求沙俄割讓烏拉爾山山脈以東全部土地,並且賠償白銀二百萬兩的強硬要求說了出來。
沙皇米哈伊爾聽聞之後,直接就被氣的吐了好幾口老血,烏拉爾山山脈以東的土地,那可是沙俄數代人努力之下才開拓的領土。
讓?還是不讓?
這個抉擇其實很好選擇。
根據前線傳回來的消息,龍國人的實力真的是太強大了,沙俄根本無法抵擋。
被打進莫斯科?還是讓出土地,求一時和平?
若是自己還在壯年的話,沙皇米哈伊爾或許還會血氣上湧,繼續跟龍國硬剛一波。
但自己現在病入膏肓,眼看就活不過今年了,再加上下一代的沙皇繼承人年紀還小,沙俄這邊其實並沒有第三條路可以選。
沙皇米哈伊爾在病榻上歎了口氣,最終決定割讓土地,以熄滅龍國人的怒火。
在割地條約上蓋上沙皇印璽,簽上自己的名字之後,沙皇米哈伊爾終於是泄掉了自己的最後一口氣,一命嗚呼。
米哈伊爾去世後,兒子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繼位,成為羅曼諾夫王朝的第二位沙皇。
這會兒前往西伯利亞地區的路途上已經是被大雪徹底封山,割地條約要想送回托木斯克城,就得等來年開春了。
沙俄已經同意割地賠款的事情,這會兒正在托木斯克城窩著的趙大牛是不會知道了。
這會兒的趙大牛還在想要不要等一開春先攻下幾座沙俄人的城堡,給沙俄人一些壓力呢。
趙大牛在托木斯克窩冬,陳知行則是在漠北蒙古這邊窩冬。
對於漠南蒙古之行,陳知行還是很滿意的,漠南蒙古各地的官道建設進程不錯,已經完成了一半,剩餘的一半,最多也就再有一年也就可以完工了。
這些官道,可是連接著漠南蒙古境內一座座早已經規劃好的城池的。
一些重要城池所在地,陳知行也都是親自去轉了一圈,這些城池都已經是頗具雛形,最起碼該有的一些功能建築都已經完工了,回頭城池的規模會不斷擴大,直到完工之後徹底紮根在漠南蒙古,成為漠南蒙古郡縣製統治的核心城市。
工程的建設進度很滿意,對於漠南蒙古的漢化進程也很滿意。
如今整個漠南蒙古的民眾幾乎都被動員了起來,參與到了大建設中去。
大建設之餘,龍國這邊每天還會組織漢語課,對於學習漢語好的人會提高其公民等級。
公民等級可是實實在在代表著利益的,就拿三級公民和二級公民做對比,參與建設的三級公民,龍國這邊最多隻管飽。
學會說漢語交流的二級公民,隻要認真出力參與建設,不僅自己能吃飽,還可以多賺到能多養活一兩個人的糧食回家。
一級公民的待遇就更好了,在大建設中能賺到的糧食更多。
有了等級製度,又有了看得見的晉升途徑,漠南蒙古的民眾主動接受漢化的積極性特彆的高。
還是應了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普通民眾不是不想進步,除非他們看不到進步的空間。
以前經常被部落主壓迫的漠南蒙古百姓,其實是沒有多少進步空間的。
龍國製定的三級公民製度,為漠南蒙古民眾提供了非常明確的進步空間,大家自然而然也就願意接受漢化,願意成為龍國的子民了。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眾的漢化問題,漠南蒙古的煤炭資源開采也進入了一個快車道。
蒙古這邊的不少煤礦資源具備煤層埋藏淺,地質構造簡單,易於露天開采的特點。
大量煤炭被開采了出來,最先受益的自然就是蒙古這邊的民眾了,蒙古這邊的民眾最起碼是不會再缺少做飯和冬季取暖的燃料了。
隨著煤爐,蜂窩煤爐等各種爐子的推廣,煤炭的運用非常快速的在蒙古這邊流行了開來。
在漠南蒙古視察了一圈的陳知行,沒發現什麼問題之後,又北上去了一趟漠北蒙古。
然後,一場暴雪過後,陳知行被暫時困在了漠北蒙古窩冬。
這一場窩冬經曆,也讓陳知行深切體會到了真正北方的嚴寒。
有了這種體驗,對於北方的移民生活保障問題,陳知行也是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
陳知行以後施政的過程中,也是對北方居民冬天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更加著重的關注,加大了投入力度,為陳知行贏得了不少的賢名。
當然了,這些事情都不關已經出發去了美洲大陸的陳平安的事兒。
神武九年(1645年)七月二十九,陳平安帶著十萬大軍和二十萬移民,從青島港出發,再一次踏上前往美洲大陸的航線。
神武九年(1645年)八月十六,船隊到達金灣據點。
陳平安是去年十二月份離開的北美,時隔差不多一年時間再次返回北美,這邊已經是再次大變樣了。
金灣碼頭的規模再次擴大好多倍,碼頭這邊新蓋的各種建築物如雨後春筍,冒出來了一片又一片,在碼頭這邊忙碌的人群也是絡繹不絕,整個碼頭更加的繁華也更加的繁忙了。
北美據點這邊的變化之所以會如此之大,全賴第二批二十萬移民的貢獻。
.....................................
喜歡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