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蝸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7章 改革後,高興的普通百姓們,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奮鬥的蝸牛,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次土地清查丈量,全國隱匿田產被沒收充公之後,朝廷公田將會新增5.89億畝,

所有充公田產,官府將全部出租,稅賦按產出的三成算,不得添加其他任何賦稅。

每戶租官田數量,不得超過30畝,無田少田者優先租種。

官田租種周期為十年一期,到期後,原租種者具有優先續租權。

租種官田之後,隻要租種者按時按量繳納田賦,官府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回租種公田。

租種官田者可將耕種官田世代傳承耕種下去,父傳子,子傳孫,隻要交夠3成賦稅,便可子子孫孫世代耕種下去。

租種官田者,可自願退租,不可將租種權轉讓他人。

另,鑒於全國交稅田產數量大增,全國所有登記在冊私田,稅收降低1成,今後都按照產出的4成征收賦稅,不再有其他任何額外名目賦稅,若當地官吏敢私增征稅名目,百姓可去廉政部告發之。

鑒於士紳階層土地兼並現象嚴重問題,私田過30畝者,超過30畝的土地,按5成田賦繳納,超過100畝者,田地按照6成賦稅繳納,私田超過500畝者,田地按照7成賦稅繳納。

所租官田不算在私田征收賦稅範圍之內。

此次全國範圍性質的轟轟烈烈清查田產運動的結果,通過《龍國日報》的宣傳,迅速傳到每一名百姓耳中。

那些士紳老爺們受到懲罰,不僅隱匿的田產被沒收,而且還得被打板子。

百姓們最大的受益,就是以前需要交五成甚至更多的田賦,統統降到了四成。

非常明確的四成,不再有其他任何額外名目賦稅。

就這一條,老百姓們就高興壞了,畢竟是少交錢了嘛,家裡剩下的糧食多了,可不就不用餓死人了嘛。

更有意思的是,租種官田的稅收還可以更低,隻需要交三成即可。

最重要的是,租種官田者可將耕種官田世代傳承耕種下去,父傳子,子傳孫,隻要交夠3成賦稅,便可子子孫孫世代耕種下去。

這尼瑪,意思不就是隻要能把官田租種到手,就相當於是可以世代傳承下去了嗎?

官田除了不能轉讓買賣之外,這不就相當於跟私田差不多了嗎?

這個消息,宛如一顆重磅炸彈,讓好多名下沒有私田的百姓,都躍躍欲試了起來。

由於明朝末年的土地兼並嚴重,以及各種高賦稅的壓迫,百姓手中無田者甚多。

這些無田百姓,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在高賦稅的壓迫之下,將名下田產投獻給士紳老爺的名下。

這一行為主要與明末的社會製度和環境有關。

明末的賦稅和徭役製度較為繁重。士紳階層通常享有一定的特權,如免役、免稅或有一定的稅收優惠。

一些人在官府的高壓之下,為了逃避這些負擔,便將自己的田產名義上獻給士紳,自己則成為士紳的佃戶或依附人口,從而減輕經濟壓力。

具體做法,通常是通過訂立契約等方式,將田產的所有權轉移到士紳名下。

但實際上,這些田產可能仍由原田主耕種,隻是名義上屬於士紳,原田主需向士紳繳納一定的租金或貢賦。

對個人和家庭,短期內可能實現了逃避賦稅和尋求庇護的目的,但長期來看,他們失去了土地的所有權,經濟上逐漸依賴士紳,處於相對被剝削的地位。

對士紳階層,士紳階層的經濟實力和勢力得到進一步增強,他們擁有了更多的土地和財富,在地方上的話語權也更大,形成了地方上的特殊利益集團。

對國家而言,大量田產被投獻,導致國家的稅收減少,財政收入受到影響。

同時,士紳勢力的膨脹也可能會影響到地方行政管理,削弱國家對基層社會的控製。

陳平安下令公田隻收三成賦稅,而且對於私田數量過多者征收重稅,一下子就把這種投獻田地的行為給打了一個支離破碎。

百姓將田產投獻給士紳階層,雖然不再需要交各種名目繁雜的賦稅,但依舊是要交稅的,四成甚至是五成,都是這個時代士紳階層收稅的比例。

即便士紳階層收五成稅,百姓們其實也是有的賺的。

畢竟,你投獻了土地,就會受到士紳階層的庇護,會少很多麻煩,那些不願意投獻的,覬覦這些人田產的士紳階層,就會想方設法的各種找茬,逼你主動投獻土地。

現在好了,新龍國的建立,新皇帝的一係列舉措,又是設立廉政部,又是換掉那些啥都不懂,光知道吃乾飯的知縣等基層官吏,各縣的士紳階層一下子就失去原有的保護傘。

各縣的士紳再也沒有以前的那種囂張氣焰了。

三成賦稅公田的出現,一下子就讓這些無田者們看到了希望。

公田不僅賦稅交的少,還能世世代代傳下去,隻要能租到一些公田,那不就跟有了自己的田地,沒什麼區彆了嗎?

有了這種好事兒,誰還願意再去給地主老爺們去當長工啊!

一時間,全龍國的百姓,都因為田賦的大幅降低以及租種公田的利好消息所歡呼雀躍。

...............

河南太康縣,天剛蒙蒙亮,李大山一家就忙活開了。

簡陋的屋子裡,彌漫著興奮又緊張的氣息。

妻子王翠一邊麻利地收拾著簡單的行囊,一邊叮囑著年幼的兒子小虎:“一會兒出去彆亂跑,聽爹娘的話。”

小虎懂事地點點頭,眼睛裡閃爍著好奇與期待。

李大山站在門口,望著遠處那片曾屬於自家,卻因賦稅重壓不得不投獻給士紳的土地,心中五味雜陳。

如今,新龍國的政策讓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娘,咱們今兒個就去把公田租回來,往後的日子肯定能好起來。”李大山握緊了拳頭,語氣中滿是堅定。

經過《龍國日報》的大力宣傳,知道了公田一事的李大山,早就去裡長那裡打聽到了租公田的步驟。

一大早,帶著裡長開好的文書,就往縣城裡趕去。

................................

喜歡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