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蝸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9章 不管哪個國家,都有永不停歇的內部權力鬥爭,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奮鬥的蝸牛,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水生:“德川將軍,您要雇傭的軍隊,最快也要得需要兩個月時間的才能到達日本,希望德川將軍能夠諒解。”

德川家光:“拜托李將軍了,我希望貴國的雇傭軍能儘快到達。”

李水生:“放心吧,德川將軍,我現在就派人聯係國內。”

“不過,還請德川將軍先把保證金和剛剛的情報費交一下。”

德川家光點點頭,很是麻利命人搬銀子去了。

20萬大軍,一個月雇傭費用的保證金,這就是60萬兩銀子,再加上30萬兩銀子的情報費,這就是90萬兩。

李水生和趙大牛再次為陛下的計策深感佩服。

原來,軍隊還可以這樣賺錢,原來賺了軍隊的雇傭費還能再賺一筆情報費?

陛下製定的日本雇傭軍計劃,真的是太棒了。

陳平安給兩人的任務就是在日本當一個吸血鬼。

現在吸血鬼已經開始了吸血,血液一旦開閘,那可就停不下來了。

為了能夠滿足源源不斷上供給陳家軍的雇傭費用,無論是德川家光一方,亦或者是天皇一方,就必須得拚命壓榨自己地盤內的老百姓。

陳家軍則是隻負責打仗,壞人全都讓日本自己的高層當了,便宜卻是讓陳家軍給占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適用的。

等到日本百姓被壓榨的受不了的那一天,隻要陳平安再以救世主的名義稍微出手,整個日本被吞並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神武二年(1638年)七月二十六日,已經把湖廣之地軍事力量整編的差不多,準備拔營繼續前往南直隸,收編整個南直隸全部軍事力量的陳平安,收到了李水生和趙大牛的求援電報。

明正天皇和德川家光都要雇傭20萬大軍,日本境內的軍事力量不夠了。

陳平安聞言,表示很無語,丫的,你倆業務開展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老子才給你們出的主意,你們這就把40萬大軍的雇傭份額給賣出去了?

這業務員的辦事效率,也真是沒得說了。

仔細閱讀完兩人發過來的詳細電報之後,陳平安也就明白雇傭軍業務為什麼開展的這麼順利了。

無他,全都是運氣。

日本國內的政治格局以及明正天皇的大膽,造就了龍國雇傭軍業務的快速發展。

江戶幕府與皇室朝廷之間,從一開始,權力的博弈遊戲就沒有停止過。

江戶幕府初建,需要朝廷權威作後盾,朝廷則依賴幕府金錢援助。

後水尾天皇處於幕府強勢的環境中,天皇權力被極大限製,隻是幕府的傀儡。例如,幕府製定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確認天皇和貴族要專心文藝,不能乾涉政治事務,徹底剝奪了天皇的一切權利,天皇唯一保留的權利就是製定年號。

紫衣事件的影響,1627年,朝廷為解決財政問題,未經幕府同意,允許禪門大德寺和妙心寺的僧侶穿紫衣袈裟。然而,幕府宣布相關敕許無效,這讓朝廷顏麵儘失,也使後水尾天皇對幕府的不滿加劇。

幕府的羞辱,1629年,將軍德川家光派乳母春日局麵見天皇。春日局無官無位卻獲此授權,被天皇視為奇恥大辱,覺得幕府未把自己的權威放在眼裡。

這一事件成為導火索,憤怒的後水尾天皇無預警地讓位給年僅七歲的皇女興子內親王,即明正天皇。

後水尾天皇讓位之舉,一方麵是對幕府專權的無奈反抗,希望以此斷絕幕府想以自己的外孫繼承皇位的野心;另一方麵,也反映出他在幕府壓力下,為維護皇室尊嚴和自身地位而做出的無奈選擇。

德川幕府都要用德川家的血脈,代替天皇血脈了,可見天皇家族跟德川幕府之間的間隙有多大。

明正天皇這次雇傭20萬龍國大軍,其實也算是在做最後一搏了。

勝利了,天皇家族重新拿回天皇的榮耀。

失敗了,大不了就是天皇家族血脈易主。

明正天皇明白,就算不搏,德川幕府已經升起的,要用德川家的血脈代替天皇血脈的野心,也不會停止。

在德川幕府的統治之下,天皇家族血脈,早晚得有斷絕的那一天。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搏一搏呢。

正是因為這種不可調和的矛盾,才有了明正天皇拉開的大舉雇傭龍國軍隊的序幕。

看完李水生和趙大牛發回來的情報,陳平安隻能是感歎,不管哪個國家,都有永不停歇的內部權力鬥爭啊!

就好比大明,大明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奇葩皇帝?

因為在明朝當皇帝,真的是太危險了,比如明仁宗朱高熾,生前做的最後一個重大決定,就是要把首都遷回南京,可他的兒子朱瞻基剛到南京,朱高熾就駕崩了,且死因不明。

無論是明仁宗實錄,還是明史仁宗本紀等史料,對他的死因都隻字不提。

父親的突然暴斃,讓朱瞻基感覺到了危險,他繼位之後,就經常在皇宮中鬥蛐蛐,開啟了太監掌權的時代,與文官集團分庭抗禮。

可短短九年之後,朱瞻基便在臘月二十一這天,突然病倒,至於什麼病,太醫也說不清。

到了次年正月初一,朱瞻基就無法上朝了,交代完後事的第二天,立下遺詔之後,便撒手人寰。

最後,9歲的朱祁鎮登上皇位,這時明帝國的權力,基本上都掌握在皇太後手裡,也就是朱瞻基的母親,朱祁鎮就成了一個擺設。

而皇太後掌權時,一直都仰仗三楊等大臣,所以此時明帝國的實際掌權人,是文官集團。

直到朱祁鎮長大,親政以後,才發現自己的話語權有限,加上他的爺爺和父親死因不明,讓他意識到了朝廷的威險,於是就學起了他的父親,開始依靠宦官用以製衡朝堂。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把統治階層分為勳貴,文臣和武將,三方相互製衡,皇帝居中協調。

既不讓任何一家獨大,也不讓任何一家衰落,最終形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局麵。

可惜朱允炆和朱棣的叔侄內鬥,幾乎把其中一角的勳貴集團直接打爛,於是,原本穩定的三角形,就變成了文臣武將之間的相互博弈。

...................

喜歡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