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蝸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7章 舉兵起事,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奮鬥的蝸牛,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457章 舉兵起事

然而,就算到了這個時候,整個山東的官員依舊是沒能察覺出任何的不妥。

各地衙門內,官員們都在樂嗬嗬的準備過個肥年,絲毫沒有察覺到即將到來的風雲變幻。

除了整個山東已經在陳平安的隨時掌控之中,沿著京杭大運河,直到京城,沿途所有重要城市,也都被陳平安提前安排好了內應。

隻等陳平安一聲令下,大軍便可迅速北上,一路輕鬆攻到北京城。

陳平安在想著,到底還要不要讓崇禎皇帝過完這最後一個安穩年呢?

臨近年關的崇禎皇帝最近很是高興,關寧錦防線自從被陳家軍接管,韃子南下劫掠被陳家軍捅了老巢之後,一下子就消停了下來。

大明朝廷在沒有了大清的壓力之下,集中全部精力,把農民軍給打的是節節敗退。

最近盧象升和洪承疇更是頻頻傳來捷報,大明軍隊正在不斷的在打勝仗,農民軍的活動範圍正在不斷的被壓縮圍剿,最多再有幾個月,就可以被剿滅。

一連串的捷報,外加臨近年關,崇禎皇帝的心情自然是越來越好。

唯一讓崇禎皇帝糟心的,就是那個整天上書討要撫恤金的陳平安。

瑪德,不就是死了八萬兵嗎?整天的就知道催催催,大明的國庫如今都已經用來打農民起義軍了,哪裡還有錢拿出來給你當撫恤金?

一點大局觀都沒有的家夥。

好吧,崇禎皇帝以前對陳平安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能用自己的錢為大明養兵,而且還能打仗,平時也沒有一點牢騷,沒有一點怨言。

最近也不知道這個陳平安是吃錯什麼藥了,天天上書要撫恤金。

好吧,崇禎皇帝其實也想給,奈何如今國庫實在是沒錢,這讓他怎麼給。

崇禎皇帝搖搖頭,把這一點點不愉快的小事情扔在腦後。

在崇禎看來,這點小破事兒,拖一拖也就過去了,沒什麼大不了。

也就是因為這個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大明王朝正式進入了倒計時。

從崇禎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開始,全國各地《大明日報》的頭版頭條,接連都是在講八萬陣亡陳家軍撫恤金不到位的事情。

《八萬陳家軍血灑疆場,撫恤金卻石沉大海,陣亡將士家屬艱難度日》

《陳將軍連上十八道奏折,朝廷裝聾作啞,陳家軍撫恤金何時到位?》

《陳家軍為國捐軀,撫恤金缺位寒人心,陣亡戰士家中老小淚盼救助》

《十八封奏折皆如泥牛入海,陳家軍撫恤金成迷,家屬生活陷入絕境》

《陳家軍拋頭顱灑熱血,朝廷冷漠對待撫恤金,陣亡家屬哭訴無門》

接連三天,《大明日報》全都是有關陳家軍撫恤金不到位的事情。

《大明日報》經過半年多的發展,早已在大明境內深深紮根。

隨著接連三天的報紙頭條,撫恤金之事炒的沸沸揚揚,百姓們在了解真相後,也開始對朝廷產生不滿。

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議論紛紛。

“這些將士為了我們出生入死,朝廷怎麼能這樣對待他們?太讓人心寒了!”一位老者氣憤地說道。

“是啊,沒有他們在前線拚命,哪有我們現在的安穩日子,朝廷得給個說法!”年輕人也附和道。

百姓們的不滿是因為百姓們的感同身受,被朝廷壓的喘不過氣來,被官府各種不公正的對待,如今借著陳家軍撫恤金事件,這些壓抑許久的情緒徹底爆發。

好吧,陳平安決定了,不讓崇禎過個安穩年了。

崇禎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陳平安發布了為陣亡異國他鄉、為國捐軀八萬陳家軍士卒討回公道檄文。

正式舉兵起事的陳家軍在短短一日之內,便迅速控製了整個山東全境。

山東的各個縣城,城衛軍早就已經換成了陳家軍,有著城衛軍的配合,正沉浸在即將過年氣氛中的官老爺們迅速被控製住。

早已在各個縣衙潛伏已久的陳家軍基層吏員,迅速接管了各個縣衙的大小事務。

整個山東的易主,顯的是那麼悄無聲息,普通老百姓一開始甚至都不知道。

崇禎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陳平安親率十五萬大軍從山東德州出發,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

之所以是十五萬,那是因為有十萬大軍留在山東,還有五萬大軍化整為零,潛伏進了從山東前往京城的各個城市中做內應。

大軍一路北上,每遇到一座城池,都會先把起兵檄文射進城池,隨即便是勸降。

勸降不成就裡應外合,迅速拿下城池。

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所過之處,一個個小縣城迅速被拿下。

陳家軍舉旗造反的消息至此也才迅速被傳開。

崇禎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趙大牛率領的四萬騎兵來到滄州城下。

滄州,早已收到消息的知州張天維和參將李銳武,站在滄州城頭,一臉恐懼的看著鋪天蓋地、無邊無際而來的大量騎兵,兩人都是嚇的麵無人色。

滄州城位於華北平原東部,地處京畿要地,是京城的重要屏障。它距離北京較近,一旦滄州失守,敵軍可長驅直入,威脅明朝統治核心。

滄州城同樣也是南北交通的重要節點,大運河貫穿滄州,是南糧北運及南北物資交流的關鍵通道,對於維持明朝的經濟運轉和軍事補給意義重大。

滄州城很重要,因此滄州城常年都有五六千常備守軍。

一座內陸城市,常備五六千守軍已經是非常不少了。

然而,大明軍隊,特彆是內陸軍隊,你給他五六千兵額,武將就敢吃一半的空餉。

此時此刻的滄州城,其實也就隻有三千守城之兵。

就算這三千守城之兵,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這三千守軍中,最多隻有一千是參將李銳武的親兵,能吃飽,有錢拿的親兵,才是真正保留了一定戰鬥力的士兵。

剩餘的兩千,都是一些雜兵而已。

三千雜兵對城下鋪天蓋地的四萬精銳騎兵,這仗都不用打,站在城頭上的三千士卒就已經是瑟瑟發抖了。

.............

喜歡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