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蝸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9章 遠洋測試結果、量產問題,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奮鬥的蝸牛,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禎五年九月十五,到了王景洪約定好的半個月返航日期,王景洪還沒有回來,陳平安有些無語了,不會是測試失敗,全部沉海裡了吧?

那也不對啊,王景洪可是還帶了6艘風帆福船的,即便六艘蒸汽戰船全沉海裡了,也不至於回不來啊?

又過了兩天,船隊依舊沒能返回,陳平安也是有些急了。

九月十九,王景洪帶領的船隊終於返回,而且是12艘船全部返回,陳平安這才放心了下來。

陳平安迫不及待的就把剛下船的王景洪給找了過來。

王景洪一進門,先是一臉恭敬的給陳平安磕了個頭,

看著胡子拉碴,渾身風塵仆仆的王景洪,陳平安上前一把扶起了王景洪。

“王師傅,這次出海,辛苦你了啊。”

被陳平安這麼一扶,王景洪有些受寵若驚:“大人,不辛苦,不辛苦,這都是屬下應該做的。”

陳平安笑了笑,拍了拍王景洪的肩膀,這老王啊,真是一個好員工。

陳平安:“王師傅,這次咱們蒸汽戰船的遠洋測試結果如何?”

一說到測試結果,王景洪瞬間來了精神。

“大人,這蒸汽戰船,絕對是海戰利器啊!大人您是不知道啊,我們的船隊,航行過瓊州島海域的時候,遭遇了一隊海盜團的襲擊。”

“我們的蒸汽戰船和風帆福船混編船隊,為了增加在海上的航行速度,都是采用的一艘蒸汽戰船拖動一艘風帆福船的前進方式。”

“這隊海盜團有二十三艘大福船,就福船那速度,順風也就七八節的速度,咱們蒸汽戰船,就算是還拖著一艘船,也有11節的速度。”

“我們隨隨便便放風箏,都擊沉了海盜團十多艘福船,要不是懶得去追擊,這夥海盜團得被我們一鍋端。”

陳平安聞言,也很是高興:“這麼說,咱們的蒸汽戰船完全可以批量製造,裝備軍隊了?”

王景洪忙不迭的點頭:“大人,這次我們遠洋測試最遠航行到了南掌國(老撾)南部海域,期間蒸汽戰艦並未出現什麼問題。”

“根據這次測試到的數據,咱們的蒸汽戰船全速航行的速度在15節左右,還不用受風力的影響。”

“不使用蒸汽動力,單純靠兩麵風帆的航行速度是順風4節左右,逆風2節。”

“船上裝滿生活物資,戰鬥物資以及燃料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在海上續航行駛20天左右。”

“這次我們在海上待了19天,船上剩下的燃料還能在燒個兩三天的。”

“再就是蒸汽戰船上裝載的火炮,這次六艘蒸汽戰艦分彆裝載了,12門,16門,26門,32門,40門,46門神威12型野戰炮進行測試。”

“最終測試的結果是裝載32門神威炮最為合適,同時開炮也不會對船隻造成影響。”

“而且咱們的神威12型野戰炮威力準度都很強,火力絕對優於紅毛最先進的紅衣大炮。”

“速度快,火力強,咱們的蒸汽戰船,即便是正麵硬剛,我估計一艘完全可以單挑兩三艘大型福船炮艦。”

“要是拉扯著打的話,一挑五六艘都不在話下。”

陳平安點點頭,蒸汽戰船的合格,其實在陳平安的意料之中,畢竟,來自現代的戰船模型設計,不合格也是不可能的。

最重要的是蒸汽戰船上的蒸汽機設計已經是很完善了,平安號戰艦的蒸汽機設計,是能帶動5000噸巨艦12節航速的,把一艘700噸排水量的艦船,帶動出15節的航速來也很正常。

航行速度快,火炮的威力也大,再加上噸位也夠大,一挑二三還真不是什麼大事。

好吧,排水量700噸的戰艦,在明末這個時候真不是什麼小船了。

沒見鄭芝龍的旗艦才是兩艘排水量700噸的巨型福船嘛。

其餘的主力戰艦,也都隻是排水量380噸的大型福船和排水量253噸的標準福船而已。

陳平安:“很好,既然蒸汽戰船造出來了,那麼答應給你們的每人50兩白銀的獎勵立馬兌現,還有王師傅你的500兩,還有你正式所長的任命,統統兌現。”

“多謝大人賞賜。”

王景洪很是高興,立馬跪地給陳平安磕頭。

陳平安笑了笑,把王景洪給扶了起來:“好了,好了,老王你現在好歹也是一個所長了,在咱們護商隊內部,一所之長就相當於一個五品官,以後不管見了誰,都不用下跪。”

一聽自己也算是個官了,王景洪可就更高興了。

以前他王景洪最多隻是一個匠戶而已,就算是造船技術出類拔萃了一些,但也僅僅是個匠戶。

自從跟了陳平安,他不僅脫了匠籍,如今更是得了500兩銀子,還在陳總兵手下當了官,一連串的大好事兒,讓王景洪都有些暈乎乎的。

等王景洪從升官發財的興奮中清醒過來,陳平安才繼續開口道:

“既然咱們蒸汽戰船沒有問題,那麼接下來,咱們就全力生產,先量產出150艘蒸汽戰船出來,更大噸位蒸汽戰船的研究工作可以先放一放,等150艘蒸汽戰船完工後,再開始慢慢研究。”

“我已經通過關係,調動大明全國各地合格造船木材往咱們登州送了,而且還征召了大量的船匠給你打下手,半年之內,老王你有沒有信心把這150艘蒸汽戰船給我造出來?”

王景洪:“大人,咱們登州和萊州的所有造船廠的造船船塢都加起來,就算是算上那些已經廢棄,修一修還能用的,最多也就隻有五六十個。”

“也就是說,咱們最多也就可以同時開工建造五六十艘蒸汽戰船。”

“所以,大人,半年內,咱們最多也就隻能完工五六十艘蒸汽戰船。”

“想要完工150艘蒸汽戰船,最少得需要三個建造周期的。”

陳平安:“再建一些船塢不行嗎?”

...........

喜歡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