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蝸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1章 軟禁、征兵以及成立海船研究所。,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奮鬥的蝸牛,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登州營就不用說了,打敗孔有德後,整個登州城已經完全在陳平安的掌控之中。

東江鎮則是明朝末年為抵禦後金在遼東的勢力,大明在皮島(今屬朝鮮)及其附近島嶼設東江鎮。

它是明朝在遼東沿海的重要軍事據點,毛文龍為東江鎮總兵。之前毛文龍率部以皮島為根據地,不時襲擾後金後方,在一定時期內牽製了後金軍隊,在明清戰爭格局中發揮了特殊的戰略作用。

東江鎮就是歸登萊這邊節製的,登萊這邊負責東江鎮的軍事調度與指揮,當然,這都是名義上的,毛文龍在的那會兒,連袁崇煥都不鳥,更不可能聽登萊這邊的指揮了。

東江鎮孤懸海外,而且這會兒東江鎮其實也挺亂的,孔有德反叛占了登州城後,都派船去東江鎮招兵,你說東江鎮能不亂嗎?

而且這會兒遼東那邊正在和大明乾仗呢,所以東江鎮這個前線暫時不能大動,需要先放著,暫時不管。

於是,這一次大清理的主要就是萊州營,登萊地區各縣的軍營以及分布在山東半島的19處海防衛所。

新官上任,召集手下將領開會,大家自然是沒有絲毫的戒心,都歡歡喜喜的備好見麵禮,趕到登州城給陳平安上孝敬。

好吧,這都是官場潛規則嘛。

於是乎,一個個進了城的登萊地區各地將領,立馬就被陳平安給抓捕軟禁。

然後就是陳平安的手下,帶著山東總督和陳平安這個登萊總兵的公文,前往各地接管當地軍權。

僅僅一天的功夫,登萊地區的所有軍事力量都非常和平的過渡到了陳平安手裡。

軍權和平過渡,接下來的事情也就簡單了,明末官場,但凡想要找一個被軟禁官員的犯罪證據,那都是一找一大把的事兒。

剩下的事情就是找幾個替罪羊給崇禎交差,其他的多榨出點銀子來也就行了。

軍權和平過渡的那一刻,登萊這邊的事情其實就可以算是落下帷幕了。

崇禎五年二月二十五日,餘大成很是放心的和監軍太監劉坤一起啟程返回了濟南府。

至於登萊這邊,陳平安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對於陳平安這個利益和他綁在一起的小兄弟,餘大成反正是一萬個放心的。

餘大成離開後的第二天,陳平安就開始以護商隊的名義,在登萊各縣張貼征兵告示。

征兵兩萬,陸軍一萬,水軍一萬,要求年輕力壯年齡在十八至三十五歲之間,身高不低於170,身家清白,家裡有父母或者兄弟姐妹,品性純良、品行端正者皆可報名。

月俸2兩,三餐有肉。

好吧,名義上招兵兩萬,實際上,陳平安打算招兵六萬。

一名正兵,配兩名打雜的輔兵,很正常吧?

反正現在陳平安有錢,再招個六萬兵,也養的起。

當然,陳平安的招兵依舊是打的招戰鬥家丁的名義。

根據官府黃冊記載,登州府人口約為100萬左右,萊州府人口約為90萬左右。

有190萬人口基數,陳平安本想著招兵6萬,應該是輕輕鬆鬆的一件事情。

然而,招兵告示發出去一周,陳平安也才僅僅招了一萬人稍多一點兒而已。

這尼瑪還是陳平安取消了身高限製的原因,要是不取消身高限製的話,一萬也招不到。

一詢問之下,陳平安才明白,登萊這邊都沒有人願意當兵,不願意的原因也很簡單,當兵每月賺到的銀子太少了,每月也就能賺個1兩銀子左右,有時候還到不了一兩。

當了兵隨時可能去打仗,賺的少,風險還高,要不是家裡實在太困難的,根本沒有人願意去當兵。

至於說陳平安的招兵告示上寫著月俸2兩,三餐有肉,好吧,根本沒人信。

陳平安這次招到的一萬人,大部分還是從跟昌樂縣接壤的濰縣那邊的征兵點送過來的兵。

濰縣有不少村子聽說過昌樂縣那邊駐紮的護商隊的名聲,不少人知道進護商隊當兵待遇是真的好。

一番打聽之下,這次招兵的護商隊,跟昌樂縣那邊駐紮的護商隊是一家,這才有不少濰縣的當地青壯去報名。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護商隊在登萊這邊名聲不夠響亮。

明白了這一點後,陳平安也就不著急了,一萬就一萬吧,先練著,回頭過幾個月,等大家見識到進護商隊當兵的好處之後,再征兵也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除了開始訓練這一萬新兵,陳平安還把整個山東的所有技術不錯的造船工匠都集中到了登州城。

登州本來就是重要的軍事港口和商業港口,自然有自己的造船廠,登州造船廠這邊,戰船和商船都能建造。

戰船用於海防,以抵禦倭寇等外敵入侵;商船則用於與遼東半島、朝鮮半島等地的貿易往來。

陳平安作為登萊總兵,想要集中調配整個山東的造船工匠天經地義。

數千名造船工匠全部集中到登州城後,經過一番篩選,陳平安篩選出了1000名技藝最為精湛的工匠,以脫離匠籍為誘餌,把他們收編成為了自己的私人專屬工匠。

陳平安讓這些人把家屬全部搬遷入登州城,給他們安排房產,每月5兩銀子的高月俸,專門成立了一個海船研究所。

作為一名穿越者,陳平安自然不可能還使用這個時代陳舊的風帆海船出海了。

風帆海船,對季風的依賴性非常大,一年也隻能在特定季節在某一區域進行季節性航海,運輸效率十分低下。

就比如大明與倭國的海貿,從沿海地區到倭國長崎等港口,順風時單程可能需十幾天到一個月左右。若風向不利或遇惡劣天氣,時間會延長,來回一次可能兩三個月甚至更久。

海商為追求利潤,會儘量增加出海次數,即便如此,但受季風影響在航海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年其實最多也就能跑個兩三次而已。

蒸汽動力的海船就不一樣了,就算沒有季風,一個月來回一次也都是輕輕鬆鬆。

...............

喜歡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