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 弘曆和弘晝,若曦重生:帶係統擊穿甄嬛傳後宮,阿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日,眉莊、陵容、曹嬪、敬嬪、欣常在幾個人在若曦這兒嘮嗑,順便嗑著瓜子講白蛇傳。

有些說許仙不是個男人,懦弱無能,有些又說,白蛇是妖活該如此。

幾個人鬨紛紛的爭論不休。

敬嬪最喜歡看動畫片,嚷著問什麼時候才有新的動畫片可以看。

若曦笑說:“禦畫院的畫師已經在畫了,應該過些時日便可以看了。”

曹嬪笑道:“沒想到敬嬪娘娘對動畫片這麼有興趣,下個月十九便是溫宜公主的生日了,不知道公主有沒有機會看到新的動畫片。”

若曦一聽:“那肯定能看到,而且這次的內容公主肯定愛看。”

“哦?那嬪妾可要替公主盼著了。”

若曦聽說溫宜公主的生日便問:“公主即然是周歲生日,宮裡孩子又不多,自然要好好辦一場的。”

曹嬪聽了有些激動起來,但是還是穩了穩道:“皇上一直對這些事的意思是從簡,連娘娘的生辰也沒有辦呢,如何落到公主這兒要辦一場,隻怕她當不起這福氣。”

若曦卻說:“再怎麼從簡周歲生日也不能從了去,這事兒啊,我便可以做主了。不僅要辦,還要辦得熱熱鬨鬨的。”

安陵容一門心思都是關心若曦的,“算時日,下個月十九,娘娘怕是到了生產期了。可不能太過操勞了。”

若曦這才掰著手指頭數了半天,哦喲,果然,算時日自己是十月懷上的,到下個月十九也差不多懷了八個多月了,但是也還好,隻要不早產,離預產期也有些日子。

“這倒無事,我生我的,她生她的。”

她這一說倒惹得在場的幾個女人笑起來,

欣常在便道:“娘娘可真是,一點也不避諱這些。”

“這有什麼好避諱的。”

欣常在忍不住便道:“都說辦周歲生辰的孩子是沾了喜氣的,是要與孕婦相衝的,到時候未出世的孩兒如何能搶得過周歲生辰孩子的喜氣呢……”

欣常在也是好心提醒,卻被旁邊的敬嬪扯了扯:“你在說什麼呢。說這些才是大忌諱呢。”

若曦才不信這些,人家生孩子的和辦生日的有什麼相衝的,那這樣算,現代社會裡醫院裡天天都在生孩子,酒店裡天天都在辦生辰宴,那兩家開一處可連個生意都沒有了,哪有這個道理。

於是笑道:“怎麼就不能說我這孩兒出生的時候借一下溫宜公主的喜氣呢。總之啊,這事便這麼定了,我一會兒便讓內務府去辦理。”

曹嬪一聽趕忙出來給若曦行禮:“謝娘娘惦著公主的周歲之禮,嬪妾和公主感激不儘。”

若曦讓她起來,“做母親的不容易,你生溫宜這一年也著實辛苦,我這兒也沒出什麼力,誕下龍裔是你的功勞,不用謝我。”

正說著,高無庸進來傳話,說外麵四阿哥和五阿哥來了,想見見娘娘。

若曦也沒想那麼多,來園子大半月了還沒功夫見四阿哥,也不知道在這個世界裡弘曆弘晝還是不是之前的四阿哥五阿哥。

她心裡有些拿不準,所以這件事一直有點不敢麵對,但是總得要見見。

於是叫高無庸出去將人領了進來,旁邊的欣常在又想多嘴,敬嬪看了她兩眼才罷休。

不多時,兩個十歲左右阿哥進來,還是若曦認識的模樣,如今弘曆已經十三歲了,而弘晝也有十二歲了。

若曦看見弘曆有些激動,上一次看見他們的時候還是弘曆和弘晝還有承歡在宮裡堆雪人的時候。在這個世界好像隻有一年沒見,但是算上上一世,也有三年沒見了。

弘曆和弘晝上前來給若曦請安,若曦歪著頭看了半天。

“弘曆?”若曦試探地叫了一聲。

弘曆抬起頭來,眼裡雖有些落寞卻也沒有多少生疏,他隻淺淺地叫了一聲:“姑姑!”

好了,確認過眼神,是她認識的弘曆。

若曦忙伸手:“過來,姑姑瞧瞧,又長高了。”

隻見弘晝在旁邊撅著嘴道:“姑姑去年來園子裡的時候還教我們唱歌來著,今年來了許久也不召見我們。”

若曦無奈地笑道:“今年你瞧瞧姑姑自己大著肚子,如何走得動,你們為何自己不來,卻等了這麼久才來見我呢。”

弘曆眸子暗了暗,沒有說話。

弘晝卻是個大大咧咧的個性,要不然老四也不會評價他放蕩不羈,這位長大了,可是沒事給自己辦喪事的主兒。

隻聽他道:“不是我們不想來見姑姑,隻是這院子裡的人都不許我們進來,今兒個才是好不容易逮到高公公,高公公才肯與我們通報。”

若曦才想起來,這個世界裡這二位可謂是難兄難弟,原本都是受寵的皇子阿哥,在這裡簡直不受人待見,弘曆連個身份都沒有,弘晝更是因為性子頑劣,額娘死得早根本就沒人關注。

也不知老四怎麼想的,不都是他自己的孩子嗎,怎麼能生份到如此呢。

不管,有她在,這倆孩子就不能這個樣子。

於是有些心痛,又將弘晝拉過來道:“是姑姑疏忽了,姑姑給你們賠個不是,以後你們再來,我看還有誰敢攔你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若曦重生:帶係統擊穿甄嬛傳後宮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若曦重生:帶係統擊穿甄嬛傳後宮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