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在漫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72章 死靈一樣的軍隊,我的末日避難所係統,麵包在漫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雖然開戰十分鐘不到就損失了十幾艘麾下的戰艦,但是張涼並不擔心,那些前方負責近距離防空的驅逐艦都是無人操控的智能戰艦,自帶的自爆係統也工作正常,隻要不給對方寄生成功的機會,即便是損失少部分的戰艦,也是值得的。

“記錄下來,自爆裝置需要及時引爆,還有戰艦艦橋的設計最好可以一次性作為救生艙發射出去,在其他有艦員操作的艙室區,就近安排避難的逃生艙,可以最大限度保護艦內人員的安全,”

張涼的看著對麵的那隻神秘黑色艦隊正在一邊猛烈開火一邊衝向自己的艦隊,於是下令道:

“艦隊後退,儘可能保持同步距離,集中火力打擊對方的前部戰艦,消耗他們的戰艦,出動熊貓戰機編隊從側麵攻擊敵人艦隊。”

“米諾夫斯基粒子開始散布,乾擾對方的通信,注意收集他們的信號信息,我需要知道這些寄生體是否真的利用了原本戰艦的通信係統。”

同時張涼轉頭對另外一位軍官說:

“我們這邊可以應付,讓艦隊陸戰隊準備降下作戰,增援地麵的聯邦部隊,出動兩個聯隊的熊貓戰機進行掩護,確保製空權。”

“明白!長官。”

位於特遣艦隊後方的太空母艦編隊中,更多的高速太空母艦開始打開自己的彈射甲板艙口,一架又一架的熊貓星際戰鬥機彈射出母艦,在艦外編隊之後飛向各自的目標。

其中兩個聯隊合計五百架以上的熊貓戰機大編隊,它們攜帶了大氣層內降下裝置和對地支援彈藥,戰鬥機腹部的臨時隔熱外殼可以保護戰機承受進入大氣層時的高溫。

夾雜在熊貓戰機中的是上千道流星一樣的火球在向下墜落,那是星際強襲步兵的軌道登陸艙,這種一次性登陸艙比之前的型號更大,可以一次性幫助四名裝備強襲型T110的聯邦戰士從一萬多米高空直接降落但地麵上。

總重超過十噸的登陸艙在不到一千米的高度上開始向下噴射火焰,一次性的火箭發動機將降落的速度從接近音速驟然降低到每秒二十米左右,如果不是登陸艙內的反重力係統和T110的強大性能,隻怕光是這種反衝力就能把裡麵戰士的內臟直接震碎。

這也是為什麼地球聯邦的高軌道空降兵訓練中,身體速度低於五級的士兵是不允許乘坐這種登陸艙的,而主要使用這種強襲登陸艙的聯邦戰士,通常都是各方麵的綜合素質在六級之上的優秀戰士。

非常成熟的基因藥劑和鍛煉方式,讓地球聯邦的士兵的百分之八十都擁有五級的水準,而其中六級之上的更是堪稱精銳,即便這些依靠基因藥劑突破的聯邦戰士這輩子可能都無緣七級,但是六級戰士駕駛的T110係列動力裝甲完全可以媲美銀河係任何文明的八級戰士。

這也為地球聯邦地麵軍團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動力裝甲部隊無愧為聯邦最精銳的部隊。

高速的強襲登陸艙在距離地麵三千米的時候,底部彈出一道護盾從地麵射來的防空火力在碰到這種一次性護盾上時立刻就被反彈,普通輕武器更是難以擊穿,雖然這種護盾隻是一次性的,但是在高速墜落中能提供一次防護就基本足夠了。

強襲登陸艙重重的砸在地麵上,再土地上製造了一個深一米直徑五米的扁圓型大坑,周圍的黑色類人機械體紛紛圍了上去,端起左臂的光束槍對準登陸艙。

隻見登陸艙的外殼分成四片向外打開,此時黑色類人機械體立刻開火,而這些高能光束卻在碰到裡麵的物體時直接反射彈飛,這時才看到,裡麵的身穿動力裝甲人類戰士居然舉著一麵藍白相間的盾牌,盾牌上蒙著一層光幕,居然是帶著能量護盾的合金盾牌。

這種盾牌正是黑塔空間站特殊護盾技能的最新應用,可以抵抗三到四次強力光束槍的攻擊,如果敵人的火力不足的話,還可以堅持的更久。

這次的敵人顯然沒有料到裡麵的人類戰士還有這種特殊護盾,它們的第二槍還沒來得及開後,就看到動力裝甲左手持盾,右手則是將手中的解放者電磁步槍架在了合金盾牌一側的卡扣架子上,粗大的槍口噴出一米多長的火光。

解放者六型磁軌步槍,十五毫米新型鎢合金穿甲彈,將步槍的能量開滿的話,一槍就可以打穿一輛重裝坦克,這已經超過了步槍的範疇,可以算是手持電磁炮了。

超高速的穿甲彈集中類人機械體的身體上,在它們的軀體上製造出拳頭大小的一個透明大洞

蓄能射擊,射速降低到了兩秒一發,但是子彈初速卻是大大提高,尤其在麵對物理抗性極高的敵人時,效果尤其明顯。

開火擊倒眼前的黑色類人機械體,T110大步前進,以盾牌為掩護,一邊開火一邊前進,將圍上來的那些黑色怪物逐一擊倒,磁軌步槍的強大後坐力撞擊在動力裝甲的機體上,就連數噸重的T110也是帶動著一陣搖晃。

“這裡是116強襲步兵旅,第三營四連,我是上尉曹波超,呼叫本地防衛軍,有任何人活著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我的末日避難所係統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的末日避難所係統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