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在漫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3章 反神族論壇?,我的末日避難所係統,麵包在漫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熊貓戰鬥機的第三代,可以說是集聯邦,神族,蓋倫特三家技術之大成的作品,甚至其中還借鑒了部分來自德雷克海盜艦隊戰鬥機的技術和設計。

熊貓三代戰鬥機的主體依然是在二代熊貓戰鬥機的基礎上升級改造而來的,這是因為熊貓戰鬥機的機型已經非常成熟了,雖然整體外形依然可以看出當年F14熊貓的身影,但是實際上除了可變後掠機翼之外的幾乎所有部件都和之前沒有任何關係了。

首先是在熊貓艦載戰鬥機的駕駛艙後麵新添加了一個精神力輔助艙室,將腦波讀取和精神力放大的設備安置在了這裡,同時熊貓戰鬥機的機翼尺寸略有放大,可以攜帶的四聯裝多用途空對空導彈的外掛點從四個增加到了六個,這就讓一架熊貓戰鬥機的攜帶量從最大十六枚,增加到了24枚。

不僅如此,為了增加熊貓戰鬥機的反艦攻擊效率,將原本的兩門小口徑粒子炮升級成了一門中口徑的機載粒子炮發射器,而且保留了一門三管高斯機炮作為近戰狗鬥裝備,同時熊貓戰鬥機強化過的外掛架在必要時還可以攜帶巡航導彈甚至核子魚雷這種可以用來對艦攻擊的主力兵器。

而最關鍵的新功能,就是基於神族無人機的機體和蓋倫特共和國的精神力控製的僚機,這種僚機本體式源自神族的新一代無人機技術而研發的梭形三角翼無人機,作為熊貓戰鬥機的僚機它的機翼也做了增大以攜帶更多的武器和導彈,同時它也攜帶有精神力僚機的全新控製和智能裝置。

根據目前人類的宇宙戰機駕駛員的普遍素質,在精神力放大裝置和腦部感應器的幫助下,完全是可以控製兩架這種三角翼梭形無人機的,在經過了數次的實驗飛行之後,熊貓戰鬥機和它的新僚機的一加二的戰術組合被固定了下來,這等於是讓聯邦太空艦隊可以投入實戰的有人控製的戰機數量翻了三倍。

這對於地球聯邦太空艦隊中艦載機部隊而言可以說是一個質的飛躍,原本就在艦隊構成中占據相當戰力優勢的艦載機部隊一躍而成了太空艦隊中最為醒目的存在,同時有基於此,太空艦隊的太空母艦的列裝數量開始直線上升,與此配套的無人機母艦也大大增加,

在第二次太陽係保衛戰的半年之後,地球聯邦太空艦隊的規模就獲得了爆發性的增長,新上海,月麵,火星三大太空造船廠的造船船塢數量翻了一倍還多,而原本三大艦隊和家園艦隊的戰艦總數為一千八百艘,半年後這個數字就已經超過了三千,這其中主力艦的數量從以前的兩百艘迅速上升到了五百艘,而太空母艦和無人機母艦的數量則是達到了四百艘以上,實際上可以各大艦隊可以出動的有人艦載機(一加二)數量超過八千架,無人戰鬥機更是突破了兩萬架,並且大多數為新造的新型戰鬥機。

地球聯邦的太空艦隊依然為三支主力艦隊,但是每隻主力艦隊的規模從以前的四百艘左右的戰艦擴大到了現在的八百艘,其中巡洋艦以上的戰艦比例更是高達四分之一,再加上各種新型裝備的逐步列裝,使得現在艦隊的戰鬥力和一年前相比可以說是完全不同。

而此消彼長之下,另外一邊的神族凱恩家族和朱庇特家族之間卻是在神族的星際治安會議上吵的不可開交,雙方相互指責對方在太空海盜和打擊邊境星係的崛起方麵不夠透明,缺乏主動性並且有著保存自己實力的想法,結果大量的時間都被浪費在治安會議的口水戰中,針對邊境星係中的太陽係的打擊行動遲遲未能被提交和審議。

八個地球月之後,神族的星際治安會議終於草草的出了一個一個臨時決議:

“神族第7邊境巡邏艦隊第27,35分艦隊臨時組成第19打擊艦隊,前往銀河邊境地區太陽係討伐和剿滅當地星係土著,鎮壓抵抗,消滅其一半以上人口,控製星係局勢,有可能的話將其納入神族附庸之列,否則完全毀滅其行星。”

此時的太陽係,地球,

白區軍部指揮中心的地下,莫白正在看著眼前光幕之上的一條條信息,麵容分外的凝重,良久之後,他抬頭問道:

“亞當,這段信息隱藏在蓋倫特共和國給我們的星圖情報中,你確認是對方有意想秘密傳遞給我們的消息?”

亞當的聲音傳來:

“根據數據分析,最大的可能性是蓋倫特共和國中一部分人試圖和地球聯邦建立起一種特殊的聯係,而且似乎他們的本意是反神族的。”

莫白凝神看著眼前的信息數據,這些剛剛被亞當解密之後的數據是一種超空間加密聯絡裝置的建造圖紙,技術難度並不高,但是其中的加密手段則是非常高級,如果沒有秘鑰權限的話,是難以進入的。

簡單點說,這是一個類似暗網加密聊天室的地方,而這個網絡遍布整個銀河係,看這個網絡上的內容,有著上百個成員,裡麵發布的內容多數都是加密的無法直接閱讀,但是從裡麵的一些零星信息來看,很多都是隱隱反對神族高壓統治的言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我的末日避難所係統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的末日避難所係統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