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在漫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3章 第四次企業戰爭結束,我的末日避難所係統,麵包在漫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下來的幾天內,整個北美戰場都陷入了奇異的安靜狀態,隨著亞特蘭大的陷落,艾倫,羅斯柴爾德的覆滅,英克雷的組織構架隨之土崩瓦解,此刻英克雷的殘餘部隊,甚至可以說,英克雷的剩餘部隊其實實力尚存,原本的三大騎士團中的兩個依然保持了過半的兵力,作為預備隊的那個裝甲師更是建製完整,至於一直中立曖昧的海軍和陸戰隊更是和華雷斯的主力玩了幾個月的靜坐戰爭。

但是在失去了最高領導團之後,這些英克雷的精銳部隊也紛紛坐不住了,沒有了後方的援兵和軍火物資供應,原本就吃力的他們已經是不可能在麵對華雷斯聯合軍的進攻時維持戰線了。於是被稱為英克雷三巨頭的兩大英克雷騎士團開始後撤,脫離接觸。

最後這兩大騎士團合兵一處,退往英克雷在東海岸最後的堡壘,波士頓。

而原本作為英克雷預備隊的第四裝甲師和其他後備隊,則是選擇向華雷斯聯合軍舉起了雙手,有條件的選擇了投降,至於海軍和陸戰隊也選擇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同時,承認華雷斯在北美的主導地位。

至於莫白的聯盟空天遠征軍,則是繼續停留在亞特蘭大,隻是中間派出了兩艘強襲登陸艦前往哥倫布基地,接了一個克隆步兵旅的部隊來到亞特蘭大,幫助這裡控製城市的局勢。

亞特蘭大不僅僅是英克雷的大本營,自身還是一個近百萬人的城市,還擁有獨立的軍工廠和英克雷的幾個核心研究所。

本來莫白是打算在控製亞特蘭大的期間,儘量的搜刮一下就離開,把城市讓給華雷斯接手,但是沒想到的是,因為第四裝甲師的投降和海軍的加入,使得北美的形勢再次發生了變化,各大勢力都需要重新劃分地盤,這樣的情況下,幾大勢力都不會在會議商定之前變更自己控製的地區,所以亞特蘭大居然暫時歸屬康陶公司所有了,這也是康陶公司在第四次企業戰爭中唯一獲得的領土。

接下來就是幾大勢力代表在談判桌上的較量了,莫白並不喜歡參與這些政治色彩濃厚的會議,所以就讓康陶公司在北美的代表,李瑾代表自己參加,他給李瑾的談判底線是,亞特蘭大給出了,在哥倫布還有巴拿馬那邊爭取一些利益,其他的倒是無所謂。

聯盟參與北美的企業戰爭,最大的用意就是讓北美局勢相對的穩定下來,隻有穩定的局勢才能出現穩定的市場,才可以向北美市場銷售聯盟產量龐大的軍工和民用產品。以北美現在兩千多萬的人口,正好是聯盟最好的傾銷市場,當年西方資本所做過的事情,聯盟憑借康陶公司,一樣能依葫蘆畫瓢再來一次。

在等候北美這幾方勢力相互勾心鬥角的時刻,莫白當然也沒閒著,亞特蘭大當年是新美國的首都,後來同樣被英克雷作為總部,當然是最為重要之地,其中儲備的彈藥物資,各種戰略物資和原材料可以說是應有儘有,再加上幾所實力雄厚的大型研究所和實驗室,可以說讓莫白也是驚喜不斷。

首先是在亞特蘭大的陸軍軍事基地和格納庫內,發現了數量眾多的X01動力裝甲的部件,隻是由於少數幾個核心部件的原材料缺乏,尤其是ST32礦石的庫存枯竭,才導致這些X01動力機甲雖然其他部件數量不少,但是依然無法被組裝出來,即便如此,這些數量足以組裝上千台X01的動力裝甲部件,依然是非常有價值的東西,如果出售出去,幾個勢力也會花大價錢收購的。

同樣值得一提的就是在英克雷的能源中心的倉庫內,發現了數量不少的核燃料棒,這些都是末世前美國政府的庫存,其中一部分被用來製造了上百枚蘑菇彈,但是剩下的數量依然非常龐大,如果供給世界樹阿瑟還有歌利亞那個大怪獸的話,足夠他們兩個逍遙上百年的。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貴重金屬,稀土,還有其他稀有材料,製造飛機和坦克的鈦合金還有製造高速穿甲彈的貧鈾等軍用材料同樣是有著極為龐大的庫存。

經過粗略統計,這些原材料就足夠聯盟的軍隊擴充一倍還有剩餘,可想而知。

這些原材料和物資固然稀有珍貴,但是真正有價值還是那三所核心研究所,這些研究所當然比不上“神跡機關”那種依靠著亞當這個超級量子計算機進行研究的頂端研究機關。其實這三個研究所多半做的其實在“神跡機關”的研究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和擴展研究的機構。

也就是說,新美國和以後的英克雷,從神跡得到了關鍵性的技術,然後交給這些研究所進行進一步的擴展研究,比如當年的改造人項目,最初的技術來源就是神跡,後來的貝靈頓生物實驗室就是新美國用來進一步研究改造人技術的實驗室,包括後來核子神教的超人項目同樣是源自神跡。

不算什麼,凱特格雷的高階生物克隆計劃,巴斯工業園的精煉機和自動化工廠等,都是基於對神跡機關出產的技術的升級擴展研究,而這些研究大多出自這些研究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我的末日避難所係統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的末日避難所係統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