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4章 卷映寒輝,劍影寒梅嘯九幽,梁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石洞深處的鐘乳石尖垂落著千年冰棱,每道棱線都凝著幽藍熒光。司馬雲天的火折子在岩壁上擦出火星,照亮層層疊疊的古人刻痕——那些線條扭曲如蟲子爬行,在火光中明明滅滅,竟與羊皮殘卷上的血紋隱隱呼應。他腰間的魚腸劍突然發出輕鳴,劍鞘上的饕餮紋吸住岩壁滲出的水珠,化作一縷淡紫煙氣。

“在這裡……”他的聲音被洞頂回聲拉長,枯瘦的手指摳進石縫裡的苔蘚。歐陽逸飛的龍淵劍橫挑,劍尖挑開三尺厚的鐘乳石殼,露出後麵半埋的石碑。碑身用西域密宗的梵文刻著蓮瓣圖案,每片花瓣中央都嵌著枚人骨舍利,在火光照耀下泛著珍珠母的光澤。

梅降雪的軟鞭纏上懸垂的石筍,銀鈴震落的冰屑掉在石碑基座上,竟發出金屬碰撞的脆響。“這是……迦葉古寺的鎮魂碑?”她蹲下身拂去碑腳的積塵,露出一行用中原漢字刻的小字:“魔蠶噬佛,血祭蓮台。”洛千雪的九節鞭突然甩出,鞭梢卷住一枚搖搖欲墜的舍利,那骨頭在她掌心迅速變黑,顯露出細密的蟲噬痕跡。

蘇璃的玉笛抵在石碑裂紋處,笛孔中溢出的清音響徹石洞。隨著《清心普善咒》的旋律,碑身的梵文突然滲出血色,在蓮瓣圖案中蜿蜒成新的紋路——那是一條盤曲的蠶形,蟲腹第七節處有個火焰狀的標記,與司馬雲天記憶中師弟血書裡的符號分毫不差。

“找到了!”司馬雲天突然跪倒在碑前,指尖顫抖著撫過血色紋路,“三百年前昆侖散人刻下的破蠶古法!”他猛地撕開衣襟,露出左胸那道陳年傷疤——五十年前被魔蠶毒毛擦過的地方,此刻正隨著碑身的血色脈動,發出針紮般的刺痛。

歐陽逸飛的龍淵劍插入地麵,劍身映出碑文中逐漸清晰的梵文:“‘破蠶需三器,龍吟斷其魄,鳳鳴亂其神,蝕骨碎其魂。三音齊奏時,逆鱗穴自現,以純陽之釘釘入,蟲母立斃。’”他突然頓住,目光落在“純陽之釘”四字上,想起腰間龍淵劍鞘上缺失的鎮魂釘。

梅降雪的軟鞭重重甩在石碑上,震得人骨舍利紛紛墜落:“龍吟鳳鳴蝕骨音,不就是我們之前商量的法子?可這純陽之釘……”她看向司馬雲天左胸的傷疤,突然明白過來,“老劍客的傷……”

“五十年前我師弟用自己的心頭血染紅了鎮魂釘,”司馬雲天咳出一口黑血,指著碑文中模糊的血漬,“但那釘子必須在魔蠶蛻皮時刺入逆鱗穴,否則……”他的話被石碑突然爆發的強光打斷,所有梵文都化作血色流光,在洞頂組成巨大的蟲形投影。

洛千雪的骨哨突然同時吹響,三種蝕骨之音交織,竟讓洞頂的投影泛起漣漪。她麵罩下的眼睛盯著蟲形投影的腹部,那裡有一塊甲片顏色較淺,正隨著音律微微起伏:“看!逆鱗穴在隨音波震動!”蘇璃立刻改奏《鳳鳴九章》,玉笛的清越旋律讓投影的蟲身出現裂紋,每道裂縫都對應著碑文中的梵文字母。

歐陽逸飛猛地拔出龍淵劍,劍尖挑起一枚墜落的人骨舍利:“碑文說三器缺一不可,可鎮魂釘……”他的話沒說完,司馬雲天突然扯開腰間的革囊,裡麵赫然躺著半枚青銅釘——釘身布滿蝕痕,卻在龍淵劍的寒光中發出龍吟般的震顫。

“這是我師弟當年剩下的半枚。”司馬雲天將釘子按在石碑的火焰標記上,血色紋路立刻順著釘身蔓延,“但要讓它恢複純陽之力,必須……”他的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蘇璃手中的玉笛上,“需要奏響‘九霄環佩’的最高音,用鳳鳴之靈火淬煉。”

蘇璃的指尖在笛孔上頓住,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九霄環佩”是蘇家失傳百年的禁曲,據說曾震碎過昆侖山的冰川,吹奏者若功力不足,當場便會經脈儘斷。梅降雪的軟鞭纏上她的手腕,銀鈴發出安撫的輕響:“蘇姑娘,若是太難……”

“沒有退路了。”蘇璃打斷她,玉笛在掌心轉出冷光,“三日前探子帶回的毒霧,已讓蒼茫山的草木枯死。若不毀掉第六島的魔蠶母巢,三個月後中原將無寸草生。”她看向洞外越來越濃的灰霧,那些霧氣正順著石縫滲入,在鐘乳石上凝結成黑絲。

司馬雲天將半枚鎮魂釘放在蘇璃掌心,釘子的寒氣讓她指尖一顫。“當龍吟鳳鳴蝕骨三音共鳴時,”他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鄭重,“逆鱗穴會出現刹那的破綻。歐陽少俠,屆時需你以龍淵劍劈開蟲絲屏障;梅姑娘,你要用軟鞭纏住魔蠶的毒毛;洛姑娘……”

“蝕骨音交給我。”洛千雪的骨哨在霧氣中劃出弧線,三根指骨突然發出紅光,“隻是這半枚釘子……”她話未說完,石碑上的血色紋路突然全部湧入鎮魂釘,青銅釘身瞬間變得赤紅,宛如燒紅的烙鐵。

洞外傳來山崩地裂般的嘶吼,整個石洞開始劇烈搖晃。歐陽逸飛龍淵劍挑起洞頂墜落的巨石,梅降雪的軟鞭卷住司馬雲天的腰,洛千雪的骨哨吹出震耳欲聾的蝕骨音,竟將湧進洞的黑絲震成齏粉。蘇璃深吸一口氣,玉笛湊到唇邊,《九霄環佩》的第一個音符響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劍影寒梅嘯九幽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劍影寒梅嘯九幽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