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0章,大明:係統拒絕了我的鹹魚請求,佚名,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因為孔訥的這一句話,孔府正堂的院子瞬間便安靜到落針可聞。 不止是魏武這邊的人愣住,就連孔家那些人也全都傻愣愣的看著孔訥這位家主。 誠然,在場的這些人沒有一個知道孔訥喊的這句蒙語說的是什麼意思。 但還是能明顯聽出來就是蒙語,畢竟元蒙統治距今也並未過去多久時間。 那麼問題來了,孔訥身為堂堂聖人後裔,孔府家主,居然開口就喊出蒙語。 這件事可以說要多詭異有多詭異。 要知道當今華夏大地可是儒道橫行,番邦異族向來都是被鄙夷唾棄的對象。 就連學習番邦有用的知識都會被儒家抵製,甚至是被眾人唾罵。 而身為儒家之首的孔府,家主居然用番邦語言說話,說是有辱斯文都不為過。 這種事彆說天下讀書人,就連孔府的這些人都難以接受,一旦傳出去,必將被天下人詬病。 偏偏孔訥就這麼水靈靈的說出來了,而且口音聽上去還特彆的正宗,這就很有問題。 就在所有人都為之震驚之時,魏武心中卻突然想起一件事。 曾經他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帖子,說孔家在元朝時期就已經分裂北孔和南孔。 宋金戰爭期間,孔端友不願投降元蒙朝廷。 帶著有同樣理念的族人離開祖地,追隨宋高宗南渡定居衢州。 而留在曲阜的旁支則是投靠了金朝,金熙宗為了籠絡漢人,將北孔封為衍聖公。 自此孔府分為南北二宗,但實際上南孔才是真正的孔聖人嫡係。 金朝滅亡後北孔再次投降蒙古,但忽必烈這位元蒙領袖卻看不上北孔的小人行徑。 本想讓南孔來繼承衍聖公,隻不過南孔拒絕了元朝冊封,並且將爵位讓給了北孔。 但讓爵位不讓嫡,衍聖公不是他們,但他們確實是嫡係正統的身份。 隻可惜相比魚肉百姓的旁支北孔,嫡係南孔的日子過的簡直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然後真正關鍵的問題來了,根據帖子裡麵的內容,北孔其實被元蒙人換了。 忽必烈看不上修降表的軟骨頭北孔,但南孔又拒絕歸降元蒙朝廷。 偏偏孔聖人在世間的影響力太大,於是就找了個蒙古人讓其改姓孔,當了衍聖公。 然後又編造出孔末亂孔之事掩蓋事實,以免得位不正血統不純的事情暴露。 這也是後來北孔在元明清民四個時期都投降納表的原因。 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繼承孔子的精神和風骨。 說良心話,不管是南孔也好北孔也罷,對魏武來說其實都一樣。 後人評價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世修降書專納順表,肯定是有原因的。 他的態度是尊孔子不尊孔門,孔子是孔子,後裔是後裔,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至於北孔是否有元蒙血脈,魏武也不知道這件事是不是真的。 隻不過他後來倒是聽說過一件事。 後世曾經對山東曲阜地區的孔姓男子進行dna分析,發現了一件驚人的事情。 相當一部分孔姓家族的dna序列,與蒙古高原貴族王罕克烈、北元達延汗後裔相似。 也就是說北孔之中確實存在蒙古血脈基因。 原本魏武對這件事並不是很確信,但現在事實就擺在眼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