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9章,大明:係統拒絕了我的鹹魚請求,佚名,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比如把潮濕的環境,臟亂差的環境改變一下,蟑螂就消失了。 現代藥物是用一瓶敵敵畏直接毒殺,但這個毒殺也有限。 比如說感冒,感冒實際上也是炎症,鼻腔或咽喉發炎,俗稱上呼吸道感染。 百分之八十的病毒性感冒,人類其實是對它束手無策的。 藥物隻是緩解身體的不適不是滅殺病原體,是靠著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自愈。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是細菌性感冒,可以使用抗生素。 人體很強大,但也很弱小,有時候就算有中藥調理,也沒辦法對抗所有炎症。 這時候就需要一些現代藥物,彌補這方麵的缺陷。 而魏武說的這三種,都是對炎症有著非常不錯的效果。 然而對這些太醫來說,這三個藥物他們隻能說是既熟悉又陌生。 大蒜他們知道,加上個素字就不懂了,楊柳他們也知道,加個酸字就懵逼了。 最後青黴素的青黴他們也明白,同樣的道理,加個素就歇菜了。 就在太醫們準備開口繼續詢問之時,徐太醫先一步開口了。 “長樂伯,你說的這三種藥物,是否就是從它們名稱所代表之物中提取?” “沒錯!” 魏武點點頭心中暗讚:難怪人家能當太醫令,這抓關鍵點的能力就是強。 得到魏武的肯定答案,徐太醫再次開口說道: “那能否請長樂伯細說此中門道與技巧?” “自無不可。” 給出肯定的回答後,魏武又繼續說道: “我就從楊柳酸開始說吧!柳樹的嫩枝和樹皮之中含有一種叫水楊酸的物質。”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放在水裡煮,將其煮沸過濾就得到水楊酸溶液,有止痛消炎之效。” 魏武這邊剛說完,徐太醫立刻就點頭接過話茬。 “然也,神農本草經記載,柳之根、皮、枝、葉均可入藥,有祛痰明目,清熱解毒之效!” 說完徐太醫又再次看向魏武詢問。 “那大蒜素,是否也是將大蒜放入水中煮沸即可提取?” “不是。” 魏武搖了搖頭否定,隨後開口解釋。 “新鮮的大蒜不含大蒜素,需要先將其碾碎靜置一炷香時間,然後加水放入蒸餾容器內。” “徐太醫應該對釀酒有一些了解吧!沒錯,就是和提取酒液的方式一樣,蒸餾冷凝。” “但要注意的是,蒸餾時的溫度不可過高,隻能以七成到七成半的沸水熱度才行。” “通過蒸餾冷凝出來的金黃色液體便是大蒜素,此藥內服是最好但亦可外敷。” 說到這裡,魏武剛要繼續說青黴素,但突然想起兩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了,大蒜素的存放時間不長,常溫環境下超過兩個時辰,藥效就會消失。” “不過在寒冷但不結冰的環境下可以長時間保存,隻是具體時間我也不是很了解。” “對了,大蒜素的用量需要注意精準,一日三次,每次份量不得超過一厘。” (明朝一兩以下重量單位是十進製,一兩十錢,一錢十分,一分十厘,一兩373克。) 聽到魏武說的份量,太醫們隻覺得頭皮一陣發麻,這麼小的份量可不好控製。 但就在這個時候,徐太醫一句話卻點醒了他們。 “份量倒是簡單,服藥之時隻需用筷子沾一滴水,差不多應該就有這個份量了。” 說完徐太醫又看著魏武,雖然沒說話,但魏武也明白他在等後續。 “青黴素的製取更加複雜,主要就是從發黴的食物上提取黴菌,必須得是青黴。” “然後煮一鍋牛肉湯,加入蹄筋不加調料,等它涼了凝固成肉凍用陶碗分裝起來。” “再用蒸煮過的木棍,從口中上齶獲取一些微生物菌群,將它們放在那些肉凍上。” “之後從水果食物上收集青黴菌,將這些黴菌也放置在肉凍上,靜置七日左右。” 說到這裡魏武停頓了一會,也是為了方便那些太醫記錄下來。 等到感覺差不多了他才又繼續開口說道: “肉凍是培養微生物的養分,也可以用大米磨汁加上山芋煮出來的汁液混合。” “接著需要準備過濾物品,將硬木或是果殼放進有氣孔的金屬容器,用明火乾燒。” “直到不再冒煙就得到木炭,這種叫活性炭,將其研磨風乾就能用來進行過濾。” 再次停頓了大概十秒鐘左右,魏武又繼續說道: “取一些棉花和瓦罐,用棉花先將培養液過濾一次,再以三倍菜油加入瓦罐。” “攪拌至瓦罐中的液體出現三層,上麵兩層可以丟棄,隻留最下麵一層的水。” “用製作好的活性炭粉攪拌,再加入少量蒸餾過的水,而後加入酸性水再加堿性水。” “酸性水用醋勾兌即可,比例你們自己驗證,至於堿性水,用海草煮汁就能獲得。” “同樣,這種藥物每次服用份量有限,大概半錢即可,哦對了,所用器皿全要沸水蒸煮一炷香時間。” 終於將三種藥物的製取方法說完,魏武嗓子都要說乾了。 也得虧是他喜歡穿越小說,專門關注了某個專門講這些東西的博主。 要不然真讓他說也說不出這麼多東西。 然而,就在魏武以為一切都搞定,可以找徐太醫索要藥物的時候。 剛才執筆記錄的那幾個太醫卻拿著紙又圍了過來。 這次,他們比剛才問的還要細致,一點點小細節都不放過。 硬是拖著魏武又聊了一個多小時,真真正正是被榨的一點都沒有了。 好不容易將這些人全打發了,魏武這才抽出時間將徐太醫拉到一邊。 “老徐,我這該說的全說了,你答應幫我弄的藥,應該已經做好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