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3章,大明:係統拒絕了我的鹹魚請求,佚名,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武,你可能對國庫不是很了解,如今西南開戰,國庫已經沒有多少餘錢了。” “而且從京城到開封路途遙遠超過千裡,就算沒有戰事,國庫也支撐不了這種開銷。” 朱元璋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這點魏武也想到了。 “朱老伯,誰說修路就一定要朝廷出錢,咱們可以招標讓民間商人出錢修路啊!” 魏武說完,朱元璋一臉疑惑的看著他。 “招標?何為招標?” “招標是一種市場行為,簡單來說就是朝廷給出一個賺錢的項目,讓其他人承包。” “可修路都是花錢,又如何能夠掙錢?” “修路當然不能掙錢,但路修好了之後,就可以用來掙錢了。” 看著朱元璋依舊滿臉疑惑,魏武繼續解釋道: “朱老伯,你說一個商隊從京城出發到開封,需要花費多少時日才能到?” “商隊人多貨物繁重,恐怕最少也需要十五日,若遇大雨恐怕還要更久。” “那如果能夠無懼風雨,五日左右就能到達,商隊會不會選擇走這條路?” 魏武話音剛落,朱元璋立刻就給出了答案。 “能夠節省時間,必然會選擇這條路。” 等到朱元璋說完,魏武又再次開口說道: “用混凝土修建的路,不僅平整堅硬而且不會因為下雨而泥濘,能節省大量的時間。” “為此,商隊就算是拿出一些銀錢,也必然會選擇這條節省時間的路。” 說到這裡,魏武又將後世的高速收費方式解釋了一遍。 朱元璋聽完雙眼立刻就亮了起來,隨後又聽魏武繼續說道: “隻需要將這條路拿出來招標,商人根據自己的財力選擇承包修建多長的路段。” “然後定一個年限,十年或是二十年之內,這段路收到的費用都歸他們所有。” “當然,道路養護的問題也歸他們自己負責,等年限一到這路就收歸國有。” “另外還可以允許他們在路邊修建驛站,為來往行商提供補給和安全的休整之處。” “朝廷一文錢都不用花,就能修出一條路,而且還能給水泥提供穩定的銷售渠道。” 聽魏武說的越多,朱元璋雙眼就越亮,恨不得立刻就開始執行。 就連一旁的朱標都心動不已,甚至主動開口插了一句話。 “隻要第一條路修好,商人們看到其中商機,必然會踴躍參與下一次修路的招標。” “到時候甚至可以讓他們拿錢出來,先獲得競標資格,然後才能參與招標項目。” “若是如此循環往複,未來終有一日能將整個大明修滿平整的水泥路,對吧!” 朱標能夠想到這些,魏武倒是一點也不意外。 怎麼說也是史上最穩太子,能力這方麵是不會有問題的。 所以在朱標說完後,魏武立刻就點頭回應。 “沒錯,水泥路利於百姓出行和商人運貨,將來鋪開了,走兵馬運輜重都會更快。” “而且不止是修路,將來修建城牆或者是其他建築,都可以用類似的方法。” “咱們還可以定一個工期,商人想要在工期之內將路修好,就必須要花錢雇傭百姓。” “如此,不僅可以減少百姓徭役之苦,還能在農閒時期,讓百姓們能夠賺些銀錢生活。” 古代的徭役製度,可以說是完全沒人性,沒道理可講。 所謂的徭役就是朝廷攤派勞動苦力活,指定底層百姓無償勞動。 簡單來說就是統治者強迫平民百姓做苦力,不僅沒錢而且吃喝還得自己準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