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章,大明:係統拒絕了我的鹹魚請求,佚名,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他們不是不會體恤百姓,應該說他們才是導致大明後期,百姓民不聊生的罪魁禍首!” 說到這裡,魏武直接看向朱元璋。 “但真要說起來,朱老伯,這裡麵也有您的責任!” 聽到這句話,朱元璋雙眼一瞪,當即就想開口辯解。 但魏武卻再次開口,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 “朱老伯,您不是想知道怎麼賺錢嘛!如果國庫的稅收高了,您的內帑是不是也富裕。” 聞言,朱元璋點點頭。 雖然內帑的收入來源包括皇莊、土貢、關稅、礦稅、罰沒和贖罪等渠道。 但確實每年稅收上交戶部,都會有一部分要送到皇帝內帑。 見朱元璋點頭,魏武故意賣關子一般的提了個問題。 “朱老伯現在最想問的,應該是如何提高稅收對吧!” 朱元璋再次點頭,然後就聽魏武繼續說道: “但我想說的是,如何能夠讓本應該收到的稅,卻因為狡詐伎倆而流失。” “以至於將來黎民百姓無田可種,沒有收成交不起稅導致國庫虧空。” 聽到這裡,朱元璋忍不住開口反駁道: “百姓怎會無田可種,咱為了讓百姓有口飯吃,建國之初就下旨鼓勵他們開墾荒田。” “並且規定凡開荒田者,一律免除租種人三年租金和稅賦,此番仁政卻成了禍端?” 魏武搖了搖頭肯定的說道: “此乃仁政非是禍端,隻是再多的田也擋不住貪心的人,土地不在百姓手中又有何用?” “之前我和朱老伯你解釋過大明是如何走向衰落的,但有一件事我卻沒說出來。” “倒也不是我故意,隻是土地兼並這種事,幾乎曆朝曆代末期都會出現這個問題。” “不過真要說起來,大明朝晚期土地兼並的情況,在曆朝曆代之中都算較為嚴重的。” 聽到這裡,朱元璋不樂意了。 明明曆朝曆代都會出現的事情,怎麼這件事就要怪罪到他頭上呢? 不過魏武也猜到他心裡在想什麼,直接就將緣由說了出來。 “朱老伯,您曾經下旨給讀書人一些特權,其他就不說了,隻說這和稅務有關的。” “身有功名者,免勞役和賦稅,一名秀才最高可有八十畝田地不用交稅。” “舉人更甚,四百畝田產不需交稅,進士更是高達兩千畝田產不需繳納丁稅。”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您也有責任,因為這就是大明朝土地兼並的開端!” 魏武這才剛開始說一部分,朱元璋的臉色就已經陰沉的駭人了。 但這僅僅隻是個開始,因為接下來的每一句話都會刺痛朱元璋的心! “因為這條政令的存在,讀書人利用這份優待,開始接受彆人的投效。” “那些富戶商賈,還有交不起稅和不願意交稅的人,就將田產投效在他們名下。” “這樣他們就不需要繳納田稅,隻需要繳納人丁稅,可人丁稅又能收多少呢?” 確實,魏武說的這些,朱元璋心中也明白。 田稅才是國家賦稅之中最重要的一項。 隻是他沒想到,自己對讀書人的優待,卻成了導致國家亡國的導火索之一。 正當朱元璋沉思之時,耳邊再次傳來魏武的聲音。 “陛下您也知道南方富碩,江南更是產糧和納稅重地,讀書人多為南方學子。” “朝中多數文官都是南方出來的,與江南各地士紳關係密切,多有書信往來。” “現在他們隻是師生或好友關係,可發展到後期就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派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