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息壤岩”與庖丁解牛
木屋鍵盤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9章 “息壤岩”與庖丁解牛,全民求生:魔法廢土世界的暴徒,木屋鍵盤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479章“息壤岩”與庖丁解牛第12頁 薑尋親眼看到,一頭體型龐大、力量驚人的“裂地犀牛”被引導至特製的魔法束縛架上。 隨著一道經過特殊“元素調控”的魔法光輝精準切割,“裂地犀牛”的頭顱應聲而落。 穿著防護服的人影快速上前,將掉落在地上的寶箱拾取並直接開啟。 光芒閃過,特定屬性的“巨盾”裝備胚體直接掉入了下方的推車中,被送去後續加工。 緊接著,十幾名穿著統一防護服,戴著過濾麵罩的工作人員如同精密的零件,快速上前。 他們手中的工具閃爍著奇異的魔法光芒—— 不是屠刀,更像是某種能量形態的“解構器”。 接下來時間裡,在薑尋目瞪口呆的注視下,十幾人如同配合默契的“兵蟻”。 有人負責剝皮,有人負責切割。 短短幾分鐘的時間裡,便將一頭巨大的“裂地犀牛”拆了個零碎。 而拆接下來的堅韌犀牛皮、蘊含土係魔力的犀角、富含能量的血肉則被不同的傳送帶分流,送去各自的後續處理車間。 血腥,卻高效得令人咋舌! “看到了嗎?”趙聽濤的聲音在轟鳴與嗡鳴聲中依然洪亮,帶著一種工程師審視傑作的驕傲, “最大程度保留材料活性與特性,零浪費!連一滴血、一塊骨骼都要榨乾價值!這才是現代魔法工業美學!” 薑尋默默點頭,目光掃過每一個環節。 血腥與冰冷交織的場景並未讓他不適,反而更清晰地印證了“生產線”的價值—— 它確實超越了常規手段,提供了無數種可能性。 看完了血腥的屠宰區,兩人又走向了後方的材料處理區走去。 穿過巨大的鐵門,空氣陡然變得乾燥、熾熱。 混雜著金屬淬火、皮革硝製、魔法藥水調和等複雜的氣味撲麵而來。 這裡是一個更加龐大的空間,仿佛無數個頂級煉金工坊和鍛造車間的集合體。 有人正配合著魔法刻刀,將魔獸皮革鞣製、切割成甲胄內襯; 有人則操控著複雜的火焰魔法,協助鍛造師熔煉金屬錠; 皮革處理池、骨骼淬煉爐、元素熔鑄台、能量核心嵌合室、附魔與精加工流水線 一個個處理流程讓薑尋長足了見識。 “皓月級裝備,核心就在於能量核心的穩定輸出和材料的超凡特性融合。” 趙聽濤指著能量核心嵌合室,“老周他們的技術幫了大忙,我們改進了核心穩定器,現在‘皓月級’的產出率已經穩定在3左右了。” “百分之三?!”薑尋聽完倒吸了口涼氣。 看似比例不高,但也要看基數,以剛剛那個生產速度來看,恐怕每天都能有數件“皓月級”的裝備產出。 回過頭,薑尋看著一件件散發著強大能量波動的戰甲、武器、法杖從流水線上誕生,心中震撼更甚。 這龐大的產能和穩定的高階裝備產出,是支撐“青山”快速擴張的基石。 “對了,你之前說要來找什麼材料來著?” 參觀完最後的“廢物處理區”趙聽濤這才想起正事。 薑尋撇了撇嘴:“軍團魔偶的設計差不多要完成了,我這次來,除了看看進度,主要是想找幾種屬性特殊的材料。”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479章“息壤岩”與庖丁解牛第22頁 “特殊材料?”趙聽濤來了興趣,順手將剛剛烘製完成的不知名獸腿塞進嘴裡。 “要什麼屬性的?攻擊?防禦?還是特性偏門點的?” “偏門。”薑尋言簡意賅, “需要幾種具備‘侵染惰性’、‘物理結構高度穩定’、‘抗魔導乾擾性極強’,最好還能自我修複或者自適應變化特性的材料。 不是單一材料,是組合,用於魔偶的核心部件製作。” “當然,等級越高越好。” 趙聽濤聞言,忍不住皺了皺眉,巨大的手指在下巴上摩挲著:“嘶這要求不低啊。 物理結構高度穩定還好說,‘地龍頭骨’或者‘地行鳥腿骨’就能滿足。 能量惰性和抗乾擾也還好找。甚至可以專門在高侵染環境下,幫你專門培養一批特殊的魔獸。 但這自我修複和自適應就比較稀罕了。” 他踱了兩步,目光掃過各個生態區域,忽然停在了一個相對安靜,被厚重土黃色力場籠罩的區域。 區域內地麵是鬆軟的沙土,零星點綴著幾塊布滿孔洞的灰白色岩石。 “有了!”趙聽濤一拍腦門,“阿尋,跟我來!試試這個,看合不合你心意!” 他帶著薑尋快步走向那個沙地區域。 力場識彆到趙聽濤的身份,無聲地裂開一道門戶。一股帶著塵土和奇異礦物氣息的味道湧出。 “看那邊,”趙聽濤指著沙地邊緣幾塊看似普通的灰白色岩石,“認識這個嗎?” 薑尋凝神看去。 那岩石表麵粗糙,布滿了細密的蜂窩狀孔洞,顏色灰白,毫不起眼。 但當他開啟“魔源感知”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岩石內部似乎有極其微弱的能量在極其緩慢地流動。 並且岩石本身散發著一種奇異的“惰性”場域,讓它在“黑血”“魔源”的眼中,就是了一塊又臭又硬的石頭。 完全沒有侵染和改造的價值。 “這是‘息壤岩’?”薑尋有些不確定。 他聽說過這種材料,據說是一些特殊元素位麵沉降的塵埃曆經漫長歲月壓縮而成,具備極強的穩定性和能量緩衝能力,常被用於構建大型穩定魔法陣的基座。 但眼前這些,似乎又有些不同。 “對,也不全對。”趙聽濤蹲下身,屈起一根手指輕輕敲了敲其中一塊岩石, “這是我們最近才成功穩定飼養的‘岩髓蠕蟲’的巢穴兼排泄物!” “排泄物?”薑尋挑眉。 “沒錯!”趙聽濤的語氣帶著一絲得意,“這些小東西是宋念念在野外發現的。 它們以高純度的惰性元素結晶和地脈深處的穩定礦物為食。 將這些東西吞食進去後,經過體內一套複雜到我們還沒完全搞明白的轉化,最終排泄出來的就是這種‘惰性息壤岩’。 它繼承了‘息壤岩’的穩定性和能量惰性,甚至更強!而且,你看這些孔洞” 他用指甲小心地刮下一點粉末:“這結構天然就是蜂窩狀的複合緩衝結構,物理穩定性極高。 最重要的是,這些小家夥的排泄物並非死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