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遠東之行(9),地中海霸主,月影梧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點鐘刷新】
3天後,孔蒂尼等人終於在殖民地官僚陪同下抵達了泰姬陵,望著威武壯觀的景色,一路心情有所壓抑的安格妮絲和艾達終於有所好轉,當得知泰姬陵是沙·賈汗為紀念他第二任妻子穆塔茲·馬哈爾修建,據說還一夜間白了頭發的故事後,艾達顯然被觸動了。
孔蒂尼笑道:“陵墓我是修建不起來了,不過我們現在可以造軍艦,等我們回去的時候,艾達號估計船體能初現輪廓了,船廠和我們保證,可以在1930年8月份之前完工,到時候我們可以搭乘這艘船去度蜜月。”
“真的嗎?那可太好了?加萊哥哥,謝謝你!”
正談笑間,紮卡裡亞忽然送來一份電報:“總裁,有份日本來的電報,是以他們外務省的名義發出的。”
“日本?”孔蒂尼疑惑了一下,“什麼事?”
“第一,邀請您今年或明年年初方便的時候去訪問日本;第二,日本想和我們做點生意,用生絲或其他農產品和我們交換原油。”
“這是什麼意思?他們不是習慣向美國和殼牌公司采購原油麼?從非洲運到日本可能並不便宜。”
“但那些需要花費他們寶貴的外彙,所以日本考慮如果我們能接受他們的產品,那就可以進行互換,價格以離岸價為標準,運費各自承擔。”
孔蒂尼歪著腦袋想了想:“你覺得有這個必要麼?”
“單純從經濟上看,我覺得是有必要的。一方麵,意大利的服裝業在歐洲很發達,但我們的原料供應不穩定,日本生絲可以為民用領域的絲綢衣料提供材料,我覺得有利於意大利國內服飾產業發展;另一方麵,絲綢在軍用方麵也有很大的作用,絲綢是降落傘的主要材料,目前我們在大規模推廣航空,需求量很大,而且重炮兵和戰列艦主炮使用的也是絲綢包裹的發射藥藥包,這都是現實需要,200萬噸原油,大概也就是250萬美元的貨,我認為是可以消化完畢的。現在的關鍵是衡量是否合算。”
孔蒂尼點點頭:紮卡裡亞的提醒忽然讓他有所反應過來,在美國杜邦集團攻克尼龍材料用於降落傘生產製造的技術難關前,絲綢是唯一的主力。對於尼龍,他已交代聯合實驗室在抓緊研究了,甚至還把這種特性都粗略地描述了出來,他相信一旦推出將會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張作霖咬牙同意了,於是8-9月,3艘意大利廢鋼鐵在武昌和南京卸貨:意大利陸軍淘汰下來的6.5mm卡爾卡諾步槍,老式布雷達機槍、法國哈奇開斯機槍、奧匈山炮、野炮,德國G98步槍,奧匈曼裡夏步槍都如潮水般湧入了吳大帥和孫大帥的麾下,兩人激戰過後的元氣在逐漸恢複,這次為了陝西的地盤,老帥也是拚了,居然把廢鋼鐵中運過來的斯柯達和克虜伯150mm重炮也交給了吳、孫兩人,讓他們去修築炮塔,封鎖長江。
張大帥真是活雷鋒麼?非也!那是被逼的,因為海軍通過張學良強買了達芬奇號,楊宇霆作為陸軍派必須也有點動作,於是就提出要買列車炮,一買就是2門,正好前次孔蒂尼拆除羅馬號時改建了一批203mm列車炮,陸軍也有點玩膩了——現在他們希望玩305mm的列車炮,正好本著充分利用的借口賣給張大帥。價格不便宜,照例是良心價150萬大洋一部,不過意大利人不但包運輸還包組裝並教會,並奉送100顆炮彈,且可以分期4年付款,這壓力就感覺比較輕。雖然張大帥一直都反對搞列車炮,但這次沈鴻烈炮轟上海灘大獲成功,據說用的就是203mm艦炮,使大家對口徑忽然迷信起來。
沈鴻烈學了孔蒂尼“法國觸礁死、大膽一雷沉”的俏皮話,楊宇霆把總裁另一句俏皮話也學了去——口徑即真理。還在內部會上向大帥解釋,什麼叫口徑,什麼叫真理,結果張大帥很粗俗地來了一句:“懂了,這他娘的就像褲襠裡那個玩意,越粗越好、越長越好!這樣捅過去才能讓人嗷嗷叫……”逗得楊宇霆和一班高級軍官笑了半天,不過笑歸笑,辦事情還是不含糊的,現在奉係陸海軍重炮口徑一樣、身管一樣、炮彈也一樣,到時候可以相互調劑支援嘛……
對付馮玉祥除了傳統的步騎兵之外,這次還用上了新部隊——中央陸軍第1混成特種旅,外號人稱大帥拖拉機旅。拖拉機旅是大帥的心肝寶貝,除就任最高執政時拉出去在北京城裡亮相過幾次之外,其餘時候都在南苑大營一帶候命,這次也決定拉去打仗,特彆是綏遠,京張鐵路可以通到張家口,調動比較方便。有意思的,雖然裡麵大部分都是法國雷諾或者仿雷諾的菲亞特2000,但因為全是意大利人搜羅過來的,所以一律稱之為意大利戰車。
擔任大帥拖拉機旅旅長的是何柱國,說起來奉係這麼大一支隊伍沒幾個人懂裝甲部隊的,因此挑選軍官時張大帥還請教意大利人,你們怎麼選軍官的。聯合集團代表就很坦誠,不僅意大利,英法德當初都沒有這樣的人,所以大家基本都選騎兵出身的年輕將領——戰車不就是鐵馬麼?楊宇霆對此深以為然,不過加了個條件,馬匪出身的不行,得要正經軍官學校畢業的年輕人。於是選來選去人選就落在何柱國頭上,一來他是日本士官學校標準的騎兵科畢業;二來他年紀不過30歲,正屬於腦子比較靈光的時候;三來何勉強也算新派人物,又在參謀部當值,楊宇霆認為合適。
30歲還不滿的何柱國就被從天而降的大餡餅砸暈了,不但一口氣當上了少將旅長,還管了這麼多大帥的心肝寶貝——奉係一共有94輛戰車,除了34輛在訓練隊外,其餘60輛全部編入了拖拉機旅,而且整個師的文化素質是最高的:楊宇霆規定,所有軍官都必須正規軍校畢業(保定、雲南、北洋乃至士官都行),所有與拖拉機打交道的士兵都得有小學文化,然後裡麵還有大量的外國顧問,一些是他主動聘請的意大利教官,還有些是不請自來的日本人——日本陸軍也對拖拉機感興趣啊。而日本人是不能拒絕的,所以也請來了10多個。
除了拖拉機旅,這次作戰還把航空部隊也拉了出來,南苑航校當初就有一些飛機,袁世凱時期是考慮過發展空軍的,甚至還嘗試過用飛機偵查、進攻河南白朗等部,不過後來隨著北洋混戰,誰也不去關心這個了。等到張大帥成了最高執政,在楊宇霆和張學良的建議下,開始發展航空,因為搞航空比搞海軍可便宜多了。這幾十萬大洋張作霖還是願意掏的,不用說,飛機也是意大利廢鋼鐵裡換來的,聯合集團淘汰下來的飛機都運到了中國,現在張大帥手裡就有一支一百多架飛機的隊伍,據說張學良自己也會開飛機,因此這支部隊就歸他直屬,編製還是放在陸軍下麵——背後人稱“小六航空隊”。
這次作戰,就是要讓馮玉祥見識一下“小六航空隊”和“老帥拖拉機旅”協同傳統部隊作戰、所謂“高科技戰爭”的威力,用老帥的話說:“媽拉個巴子,海軍好用老子是知道了的,封鎖長江航道、炮轟上海灘大漲我軍威風,飛機坦克平時總聽你們吹得神乎其神,幾百萬都花下去了,也該給我開開眼,讓馮基督嘗嘗厲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