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九章 另一個戰場(3),地中海霸主,月影梧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艾達號的實質,孔蒂尼在龍骨正式鋪下去之後就和墨索裡尼講清楚了,倒不是說擔心郵輪不造造航母會讓墨索裡尼這個未來嶽父不高興,而是航母畢竟是軍事裝備,而且是特大型裝備,這個點如果不和墨索裡尼講清楚,會產生政治上不必要的麻煩。墨索裡尼最開始也是一愣,但後來就被孔蒂尼說服了。

孔蒂尼勸他的理由很有意思:“領袖,各軍種當中,空軍是法西斯蒂一手培養起來的,對黨的忠誠無懈可擊;陸軍基本上不是意大利的重點,我們還有黑衫軍作為製衡,不必太擔心;唯獨海軍,不但是各類貴族和其他名流人士聚集的地方,而且地位很突出,對黨和領袖還沒有到徹底服從的地步,再加上黨在海軍中的乾部太少,所以我認為必須加強控製,控製其他都沒有用,控製新軍艦、控製軍費最管用!”

墨索裡尼對此表示點頭認可。

“所以我打算造航母,一來國家有航母噸位空閒,二來航母的作戰能力主要取決於飛機,而飛行員都是法西斯蒂和青年聯盟的可靠成員,這就使黨的形象,領袖的意誌天然能夠貫徹下去,對我們今後掌握海軍很有幫助。”

墨索裡尼當然明白這也同樣會貫徹孔蒂尼的意誌,但現在孔蒂尼是他得力乾將,還是政治事業繼承人,是站在他這邊的,所以這不但不應該反對還應該為之鼓勵叫好,所以他當即就答應了,還抓在自己手裡算是給海軍的一點恩惠,孔蒂尼對此倒是無所謂——他隻管要航母,也可以出錢,至於是他自己的意思還是墨索裡尼的意思,這有什麼關係?將來運作得好都是自己的。

萊費爾也愣住了:“3萬噸?超標了啊……華盛頓條約規定隻有2.7萬噸的。”

孔蒂尼滿不在乎地一揮手:“不算超標,還有3000噸是防禦結構加強用途,再說,以後掛在聯合集團下麵,不算海軍,各國也說不出什麼來。”

“這個……”萊費爾訕訕一笑,他不知道該怎麼接下麵半句,如果說海軍不要、不動心,那肯定是假的,可如果就這麼硬生生接過來,這話也不好意思說,所以他就隻有賠笑不說話了。

“當然,人員肯定是大部分要用海軍的,海軍的專家、設計師、軍官可以儘情來學習、研究、掌握、改進,為下一次造更好的軍艦而奠定基礎,畢竟第一次造不熟悉嘛……”孔蒂尼仿佛看穿了他的想法,“就聯合集團對海軍的鼎力支持和全麵合作,掌握在手裡您覺得有顯著區彆麼?”

“對對對,沒區彆,沒區彆……”

這件事說通之後,策略就定下來了:

第一,再退役一艘達芬奇號,由聯合集團以9000萬裡拉購買;

第二,要求將第3艘卡拉喬洛級放到1929年更新,作為交換,同意法國也提前更新對等軍艦;

第三,在國聯撤回對法國的控訴,聯合集團給法國人一些補償;

第四,由聯合集團出麵向英國人貸款,利息高點就高點,算是給英國人的補償。

這態度就很友好了,彙報到白裡安手上時他也認真考慮了一下,首先意大利人同意再退役一艘軍艦是利好,那樣意大利海軍短期內就隻有4艘戰列艦可用,這意味著法國在地中海方向受到的壓力會進一步減輕;其次,法國也能獲得提前更新一艘軍艦的好處;最後,聯合集團表示可以讓出2個點的石油分配,換取法國同意管道從的黎波裡走。

對最後一條,白裡安感覺意猶未儘,但2%和3%差距不算太大,過於斤斤計較隻能眼睜睜看著源源不斷的石油流向意大利,是故他同意了這個要求——畢竟英國人說利用經濟手段將聯合集團擠出去他還記憶猶新呢。

1927年1月9日,一直劍拔弩張的法國-意大利關係忽然握手言和,雙方都表示了要用和平手段解決經濟和政治糾紛的態度,意大利外交部還出人意料地評價白裡安提出的“非戰公約”是很好的和平典範,意大利表示鼎力支持,再加上聯合集團同意再次補償2%,這就讓白裡安在法國輿論爭到了麵子,他充滿自信地表示,要儘快恢複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平靜秩序。

英國雖然沒有撈到明麵上的好處,卻收獲了經濟上的價值,因為聯合石油宣布石油輸出量提高到了5000噸/天,這等於是新買入的股份賺錢了,同時聯合集團還向三大英國銀行財團貸款5000萬英鎊,利息高達6.5%,且年限長達9年,這就使英國方麵非常高興。因為除了在遠東向中國貸款還能收獲這麼高、這麼長久期的貸款外,其他場合很少能有這麼優質貸款人貸這麼多款子又肯支付較高的利息。

於是三國很快又混成了一片,意大利海軍的報廢申請和法國的提前更新申請都獲得了通過,最終分彆同意法國和意大利可以在1929年啟動新一艘軍艦的建造,法國從年初開始就已在考慮設計快速戰列巡洋艦計劃,現在時間提前到1929年,需求就更加迫切(後來成為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打算在適當時候把孤拔級廢除1艘,這樣就有比較空餘的周旋餘地。

實際上意大利和法國的海軍都不構成對美、日兩國威脅,唯一要計較的就是英國的態度,英國並不甘心在地中海方向出現兩個同時更換軍艦的對手,但現在法國和意大利達成了一直,如果硬要阻撓,那是硬生生把法國和意大利湊合在一起,所以鮑德溫也隻能忍耐了。他現在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接意大利的告狀,先在國聯把法國人鬨個灰頭土臉,這樣法國和意大利之間就難以收場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他們兩個已握手言和,英國卻還在旁邊兀自充當惡人,這當然是不可接受的。再說聯合集團款也貸了,石油股份也出讓了,便宜也撈到了不少,似乎沒必要再堅持下去。

所以鮑德溫有些埋怨張伯倫:你不是說聯合集團不會讓步的麼?

張伯倫也無奈地聳聳肩,誰知道孔蒂尼這麼快就讓步了呢?這可不像霸道總裁一貫的風格。

但孔蒂尼真讓步了麼?表麵上來看似乎多掏出了2%的原油,算起來是很大一趣÷閣錢,實際上聯合集團拿到的好處很多,一方麵迫使法國政府默認了石油警衛的存在和武力,還成功部署了雷區——現在雷區似乎隻能防部落武裝,等將來大家就會明白這地盤能防誰;另一方麵是讓法國人同意了輸油管道通往的黎波裡,將來意大利和法國如果一拍兩散,法國人就是搞到油田短時間也出不來油。

更重要的是,法國人就算多拿到2%也不見得真能增產。總裁已製定了規劃,今後將提高港口收費標準,然後用自己的船隊來運油,而且從運輸到儲存的容量都是虛報的,類似打個95折這樣的小動作根本看不出來,再說法國人將來派人駐紮在港口,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的道理?這方麵意大利人比法國人還擅長!

隨著這裡塵埃落定,孔蒂尼可騰出手來和黃埔常大帥談談達芬奇號價錢了,實際上他也找張大帥接洽,可惜張大帥土匪出身的保守病犯了,認為自己手頭已經有鐵甲艦,畢竟太燒錢,再多一艘起到的效果是一樣的,有這錢還不如多買點陸軍廢鋼鐵——現在這玩意很緊俏。

他根本不明白這貨他不要意大利人還可以賣對手的……

ps:本來說好還有一更,結果感覺頭好疼,先休息了,下次再說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