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8、路遇,[紅樓]明初種田指南,則美,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鄭道長摟著麟子喝問:“你們想乾什麼?”
賴富貴說:“自然是迎您去我們府上。”說到這裡用袖子抹著眼淚:“我們老太君沒了,您和她是舊相識,想來是要見見她最後一麵的。”
這話讓鄭道長一個字都不信,故人已經故去,留下一副馬上要腐爛的臭皮囊沒什麼可看的,對方也絕不是要迎自己和麟子去他們府上。她滿麵怒容地說:“巧言令色!速速退去吧,我不是去你們府上的。”
賴富貴問:“您不是去我們府上是要去哪兒?”
藍婆婆不悅地說:“去哪兒要你管,這路是你們家修的?”
賴富貴身為國公府的大管家自然知道輕重,有些話是不能接的。連聲說:“不敢不敢,這路是皇上下令修的,人人都能過,老太君去哪兒奴才不敢問,隻是……”
他的目光再次放到了麟子身上,笑著說:“這位姐兒身子骨一向不好,還是少出來見人的好。”
被圍巾擋著半張臉的麟子瞪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瞪了回去。
鄭道長反問:“這話是你說的還是你主子說的?我雖然老了也有幾分薄麵,我也找親戚們問問,這孩子怎麼就不能出門了!榮國府可真厲害,管天管地,還管著人家能不能出門,好大的威風啊!”
一個奴仆,當街這麼囂張跋扈可見平時就目中無人,鄭道長料準他現在不敢對自己怎麼樣,但是自己這靠山一倒,這豪門奴仆是真有法子料理麟子這個孤女。
賴富貴聽了立即跪下磕頭,腦袋磕在青石板上,邊磕邊請罪,說自己不會說話,這事兒和主子無關,請鄭道長息怒,說話的時候額頭上鮮血四濺。
眼看著要血濺牛車,這時候有人路過,一個青年騎馬帶著隨從來到了附近,放慢了速度,看到這場景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他對著鄭道長看了幾眼,立即停了馬翻身下來,詢問:“老夫人可是滁陽王府的鄭老太君?”
滁陽王是朱元璋追封郭子興的封號,郭子興和馬皇後的父親馬公交情很深,也是馬皇後的義父。
鄭道長是馬皇後的姨媽,早年嫁給一戶姓宋的人家,那時候兵荒馬亂,宋家有點家底,先是被流民洗劫了浮財,後來又被元朝貪官侵占家產。
在這短暫劇烈的變故中鄭道長先是受驚小產,接著丈夫和公爹小叔子等都死在了獄中,不到半年婆婆去世,妯娌們帶著各自的孩子也四散飄零。
那時候鄭道長孑然一身回到娘家居住,在娘家照顧馬皇後。馬皇後的母親也就是鄭道長的姐姐早亡,馬公也沒有續娶,而是四處結交豪傑,就把女兒放在嶽父家養育。
後來馬公得知郭子興起義反抗元朝立即趕去相見,兩人相談甚歡,就回來接女兒去投奔郭子興。鄭道長的父母想把小女兒再次發嫁,托馬公給鄭道長找個能依靠的人家成親,就讓鄭道長跟著馬公父女走了。
那時候郭子興的發妻大張氏剛剛去世,正在和小張氏議親,就主動提出要鄭道長做妾,郭子興當時是一方大帥,提起來也是一方豪傑,大家都看好他的前程,在姐夫的勸說下鄭道長同意做妾,進了郭府接著照顧馬皇後。馬公就和郭子興約定回老家起義,但是起義失敗被殺。消息傳來後,郭子興就收馬皇後為義女,名義上讓續娶的小張氏撫養,實際上還是鄭道長在照顧外甥女。
後來朱元璋在郭子興手下嶄露頭角,郭子興就把馬皇後許配給了朱元璋。
再後來郭子興病逝留下二子一女,朱元璋接手了郭子興的勢力,郭子興的兩個兒子鬥不過朱元璋,因為討伐朱元璋先後被殺。郭子興的遺孀小張氏生的女兒則成了朱元璋的妾室,是如今宮中的郭惠妃。郭家的女眷隨著郭子興的死亡四處流散,鄭道長因為是馬皇後的姨媽且幫著照顧朱標他們平靜生活了一段時間。
但是朱元璋對郭家的人一直提防,對死去的郭子興一再追封,一路追封到了滁陽王,但是對郭家人下手毫不手軟,對郭子興的舊部不能收為己用的也在打壓,因為這事兒鄭道長和朱元璋在十多年前矛盾尖銳,最終以鄭道長出家作結尾。
雖然出家,但是一直侍奉她的藍婆婆等人的兒子都是朱元璋的侍衛,換句話說,鄭道長的一舉一動還都在朱元璋的監視中。
鄭道長聽到這青年說出“滁陽王府”就知道這也是個勳貴,甚至就是淮西勳貴的核心成員淮西二十四將的子侄。
鄭道長說:“我老眼昏花,不認得你,你是誰啊?”
青年彎腰作揖:“小子家父是魏國公,小子徐增壽。”
鄭道長點頭:“原來是徐達家的三小子。”
徐增壽立即笑容滿麵:“沒想到老太君還記得小子。”
鄭道長笑著說:“要不是你自報家門我也不敢認,你和你小時候不一樣了,那時候你跟著你娘來我跟前,小小的一團,唉,過去好多年了。”
徐增壽的生母謝氏去世幾年了,說起母親來徐增壽隻能在心裡歎息一聲,這地方也不是敘舊的地方,他剛才是看著老婦人眼熟,加上這裡老的老小的小,和人劍拔弩張,他這才下馬問一問,此時立即轉移話題,問道:“您老人家怎麼在這裡?這些人是哪兒來的?”
賴富貴立即諂媚地笑說:“徐三爺,您不認得小的了嗎?小的是榮國府上的大管家賴富貴。”
鄭道長沒有管賴富貴他們,跟徐增壽說:“我們要去杞國公家,我找他家的楚夫人說幾句話。”
徐增壽對賴富貴都沒看一眼,聽了鄭道長的話蹙眉:“您老人家沒聽說嗎?”
鄭道長問:“聽說什麼?”
徐增壽歎息一聲:“陳老大人初九在鳳陽病逝了,杞國公府的人前天都回鳳陽奔喪去了。”
鄭道長歎息:“是嗎?陳德沒了?唉,我們也沒提前打聽,我記得陳德還很年輕啊。”
“是前些年征戰時候受的傷沒徹底除病根,”說到這裡他想起父親徐達,心情就很沉痛,因為徐達也是一身傷病,接著說:“他們這幾位去世的老大人大都如此。”
鄭道長歎息,說道:“罷了,既然見不到正主我們還是回去吧。”她摟著麟子對呂嬸子她們說:“回去吧,過幾個月再來。”
賴富貴頓時滿臉喜色,徐增壽攔著車問:“您找楚老太君有事兒?要是小事兒,您也不必再等陳家,小子願意給您跑腿。”
鄭道長說;“是一件小事,我聽說他們在開封附近置辦莊子,我也想湊個熱鬨。”
“這還真是一件小事兒。”徐增壽說:“家父和陳老大人前幾年都在北平鎮守,關係不錯,聽說陳老大人家的產業都在河南……老太君,河南那邊靠著黃河,您真要置辦家業不如再往北,北邊好啊,地廣人稀,燕王就在北平,到時候也能照應著。”
開封是周王的封地,對於鄭道長來說,燕王是馬皇後的四兒子,周王是馬皇後的五兒子,都一樣。
但是對這兩位藩王來說,拿姨婆的事兒來討母親的歡心也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誰把這事兒辦了,誰辦誰在馬皇後跟前得個好臉色。徐增壽和燕王朱棣的關係好到恨不得穿一條褲子,有這討皇後歡心的機會徐增壽當然替朱棣攬下來。
徐增壽也不回家了,立即說:“小子送您回去,路上給您講講北平的好。”說著對家裡的隨從吩咐了幾句就跳到了牛車上,不見外地坐下了。
賴富貴這下隻能帶著一群人遠遠地看著牛車晃悠著出了城,又留下人盯著牛車,務必看清楚他們是不是回了青蓮觀,他則是帶人立即趕回榮國府。
在路上鄭道長和徐增壽實話實說:“莊子我是為這孩子買的,她一個小孩子最怕的就是守不住,至於買多大地方倒不是很要緊。”
麟子的身份徐增壽知道。
賈家的那點事頂級勳貴圈裡麵大家都知道,而且勳貴們也是分圈子的。比如說他們徐家,就是淮西勳貴的核心。徐增壽的爹徐達是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所謂的淮西二十四將是當初跟著朱元璋從鳳陽老家一起出來闖蕩的二十四個人。朱元璋做大做強後,鳳陽又有一批人來投奔,前後組成了淮西勳貴,其中鄭道長今兒要找的陳德就屬於後者,也就是淮西勳貴的外圍。
除了淮西勳貴之外,勳貴裡麵還有四王八公,這些人也在抱團攫取利益,榮國府就屬於四王八公之一。雖然四王八公人數少,但是四王的分量重,他們還是異姓王,所以在勢力分布上和淮西勳貴們平起平坐。
但是淮西勳貴覺得大家和老朱是自家人,異姓王是外人,所以暗地裡和四王八公有點不對付。
有說四王八公壞話的機會徐增壽是一點都不願意放過,說賈家“吃相難看”“放縱奴才”“飛揚跋扈”,連帶著他們的姻親也說了幾句,比如說麟子的外祖王家,徐增壽說“老王頭早晚有倒黴的時候,乾些克扣貢品收取使臣錢財的事兒,皇爺早晚砍了他們剝皮揎草。”
徐三爺一路上不帶一個臟字把榮寧二府罵了一頓,連帶著罵了四王八公和其黨羽,一路罵著與鄭道長回了青蓮觀。
鄭道長拍著麟子,麟子在鄭道長懷裡聽得昏昏欲睡,覺得徐增壽嘴巴都沒閒著過,除了罵人之外麟子的感受是這人沒去做銷售就很屈才,人家把北平誇出一朵花來了。
說什麼“那地方是前元大都,您老人家想想,做大都的地方能差嗎?”“那地方水草豐美,土地肥得流油,關鍵是人少,人少能買的地就多啊!”
鄭道長壓根沒被他哄住,就說:“水草或許豐美,但是那裡離著草原也近啊,我怎麼聽說那邊一直不太平?萬一打仗,我們麟子的莊稼被人割了,麟子豈不是一年的收成沒了?萬一被占了,讓我們麟子喝西北風嗎?”“人少?大都附近人少嗎?和河南山東比一比,到底哪裡人少?”
徐增壽也不哄人了,直接說:“您老人家好歹也給燕王一個機會,燕王是很有誠意的。”
這時候朱棣騎著馬來了,他懷裡還坐著朱雄英。馬剛停下,朱雄英就喊:“妹妹,麟子,胖麟子,哥哥來看你了,哥哥給你帶好吃的了。”
朱棣胳膊裡夾著朱雄英進門,大喊一聲:“姨婆!”
徐增壽臉上頓時笑出來,跟鄭道長說:“你看,燕王是不是很有誠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