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蘇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七章:秘中之秘!,劍出大唐,一片蘇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三十七章:秘中之秘!第12頁 賴長銘伏誅第二日。 木道人離開沒一會,周奕出門買了點乾糧,裝上一葫蘆水,朝腰間一掛便也上路。 昨夜酣戰,鷹揚府軍大敗,李密的人還在整頓,沒來得及接手戰果。 周奕未受乾擾,從容出城。 他徑自往南,盤算著離太康遠些更安全。 於是取道偏西。 一日行過七八十裡,來到扶溝城。 這是一座小城,路過時簡單采買日用,朝賣乾糧的店家打聽一下附近哪條路上是非少。 順便尋個清靜之所。 店家指了路,周奕在小城找個客棧投宿一晚。 次日清晨,他尋道去登一座矮山。 此山乃嵩山山脈餘支,名曰霧煙山,因烏鴉甚多,又號烏鴉山。 據說此地是老子西行路上講道的頭一站。 這傳說周奕倒是聽說過。 “興許能碰到道門同道。” 他懷著興趣朝山上走,春日盛景頗多。 早間霧氣漫起,浸麥隴而濕苔痕。拾級而上,見古柏蒙茸,枝椏垂珠若淚。 行至半山,又見槐芽初綻,鬆露含光。 這時山風過境,一道風鈴清越入耳,周奕不由加快腳步。 約行數百步,一座古舊道觀映入眼簾。 上前扣門,半天沒人應。 推開門,嘎吱一聲,門上抖落一層老灰,竟是許久沒人來了。 踏入門檻,見到一塊附著蛛網的木牌,上方寫到:“貧道雲遊不在家,來客自便。” “這倒是有意思。” 他仔細瞧瞧,沒找到道號署名。 往裡麵走,隻有一方小院,三足壇鼎,前方擱著一蒲團,滿是灰塵。 殿中的老子像,也是蛛絲亂結。 周奕把蒲團上的灰抖了抖,又尋來一把拂塵,掃去老子像上的蛛網。 想到自己治的是《老子想爾注》,複跳台案,將老子眉眼蒙著的塵土也儘數掃去。 好叫老子睜開眼,瞧瞧他這位黃老傳人。 周奕笑了笑,作個道揖。 此時鳩占鵲巢,在這個沒人打理的大殿盤腿坐下,尋到了心神清淨。 這時回想起木道人教自己的法門,開始打坐練氣。 雙手緩抬,十指微曲如抱圓球,掌心虛攏似托一輪彎月 在尺澤穴中凝出寒氣後,順著尺澤合水之力流淌,入到經渠穴中,使得真氣在穴中抱圓運轉。 霎時間一股清氣在體內湧現。 這法門果然有用! 不過全性功法詭異霸道,五行相觸運轉,立時勾發心魔。 經渠穴屬金,金主殺! 一道厲芒瞬從周奕眼中劃過。 這時回想莊子《人間世》中順應外物之變,體會其中平衡之道,似有一物降一物的效果,心中產生的殺機慢慢撫平。 若木道人在此,定會嚇得躍起三丈。 即便通曉此法,也需悟到平衡深處,否則心魔不消,絕不能生出助長練功速率的功效。 故而長治莊子《人間世》,乃是練此功的不二法門。 這全性秘中道承,卻被周奕一日練成“合水、經金”相連。 心中殺氣一消,周奕做出了更過分的嘗試。 寒氣繼續往下探。 跨過經渠穴,來到太淵穴! 寒氣第二次抱圓運轉,這一次誘發的心魔不是殺機,而是一種恐怖的死亡下墜之感。 正如木道人所說,太淵有極大深淵之意象。 感覺一顆心不斷往下沉,深不見底,休說加快練功,就連真氣運行都生生停滯! 背後一陣冷汗冒出。 周奕再想《人間世》,效果變得微小。 “不行,強求不得,看來我也得治《莊子》。” 心下萌生退意,打算將太淵穴上的抱圓真氣停下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三十七章:秘中之秘!第22頁 可就在這時 突覺腦袋一脹,浮現出一道人影。 正是一臉慈祥的三池大師! 晚間的慶安寺,一位老僧雙手合十,他先道一聲善哉,忽然麵朝周奕,口中低聲念著: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專一心禪,不執於外境、心念” 三池大師,心禪不滅! 周奕一顆心陡然清淨,宛如賢者,無欲無求。 太淵穴誕生的心魔、那無底深淵徹底消失。 “合水、經金、輸土”三大五行穴道循環。 木道人的秘中之秘,被周奕練會了一半。 這全性功夫邪門無比,稍有不慎就會入魔發狂,難怪要治莊子。 不過,真氣在體內打通經脈的速度也大大增加。 往常同一時間練通經脈的速度如果是“二”,現在就變成了“三”。 煉精化氣帶來的提升亦是如此。 也就是說,如果能長期維持這種狀態,修煉兩個時辰,等於往常三個時辰。 越是天才,效果越可觀。 對於周奕這種練功時日短,真氣底子不厚的人來說,簡直是久旱逢甘霖。 “老木啊老木!” “好兄弟!” 周奕感動得不行,下次定要請木道長喝酒。 如果木道人此時在場,恐怕會一邊吐血一邊大喊‘練功不能太周奕!’ 足足練了兩個時辰。 一陣強烈的饑餓感襲來,煉精化氣到了極限,這是要往外求。 人體適應天地,自有周天循環,滿則溢之,虛則補之。 練武之人損耗真氣打坐恢複,不僅向內,也會在不經意間外求。 這才源源不絕。 至於恢複功力的速度有快有慢,那就與功法相關了。 可是,體內新誕生的真氣,每練出一分,丹田中的真元就能多儲存一分。 這時突然產生的餓感,正是全性這秘中之秘加持在周奕“玄真觀藏”上的表象。 尺澤、經渠、太淵這三穴目前合練的效果已經夠好。 周奕膽子再大,此時也不敢再往下練魚際。 因為魚際是‘滎火’穴。 寒氣抱圓在‘滎火’上,可想而知有多麼刺激。 以當下涉及的《人世間》與《心禪不滅》,定然沒法壓住。 “過猶不及,走火入魔就不劃算了。” 周奕念著矮胖道人的好,一邊吃乾糧,一邊盤算: “三池大師沒說心禪不滅不可傳人,下次見到木道人,我可將這經文傳給他。” “《心禪不滅》容易練,對他應該大有裨益,算是稍微還一點情。” “……” 脫離扶樂那邊的泥潭,又燒掉了一個債主。 周奕心情大好,練功效率自然也高。 在烏鴉山上連待七日,缺日用便下山到小城中采買。 這七天裡,趁著餘暇把臟亂的道觀簡單收拾一下,恢複人氣。 偶有登山者,便將周奕當成這裡的觀主。 第八日,來了幾個衣著華貴之人上法壇敬香。 “道長可是此間觀主?” 周奕看他們的架勢隱隱猜到什麼,心中一喜,登時一本正經道: “沒錯,貧道正是霧煙觀觀主。” 幾位信客沒費什麼話,上香後去拜老子,之後各捐香火。 等他們走後,周奕數了數,足足三百多五銖錢! 話少錢多,豪客啊! 這得在酒肆跑腿做大半個月工才能掙到。 豪客登門,一下破了金蟬子八十一難中的“沒錢之難”。 周奕捉襟見肘,本打算早點下山去南陽,刻下解了燃眉之急,又能多待幾日。 正好,近來隱隱有突破之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