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中的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27章 忐忑不安,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冬眠中的驢,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說不上是什麼心情,但在外族寄人籬下的百姓覺得跟隨著邊軍一路向東走,似乎身體裡有使不完的勁兒。回頭看看生活多年的地方,心中竟然升不起一絲留戀的念頭。

就這樣一直走著,直到看到了遠處不知綿伸到何處的邊牆,還有矗立在遠處的關城城樓,讓他們突然有一種想要落淚的衝動。

他們這是回到大孟了吧,他們終於不用再過那種低人一等,任人辱罵的日子了吧。將軍說,他們回家了,很快就能夠開始新的生活。

於是帶著這樣的期盼,離開了古牢關,然後各奔東西,但隨著心中那股激動退去,忐忑與不安就被迅速的放大。這裡是大孟,他們是大孟的子民,但卻感覺自己和這裡的百姓格格不入。

他們被安置在了幾處院落之中,有飯食,有遮風擋雨的地方,心中的不安卻沒有退卻。即便告知可以自由出入,但是百姓們卻沒有勇氣邁出那一步,生怕一腳邁出去之後,他們會失去這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至於家在哪裡呢,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才會想要牢牢地抓住這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偶爾聽著從外麵傳到院子裡的說笑聲,隻是一個院牆,卻將他們和富豐縣的百姓們分隔開來。

“這樣等待的日子,究竟什麼時候是個頭!我看官府就是不想管我們!”院子裡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有些尖利。

“這話可不能亂說,我們現在有吃有住,怎麼能叫不管呢。”對麵的夫妻倆相互對視了一眼,丈夫輕聲的說道。

平心而論,他們心中雖然焦急、不安,但是這種焦急與不安卻和生活在外族有著截然的不同。

“整天悶在這處院子裡,我估計官府早就把我們給忘了!”中年男子的聲音又提高了一些。

“人家官差都說了,可以出去的。”張北餘又輕聲的嘀咕了一句,是他們自己不出去的。

“喲,官府都把咱們忘了,還替人家說好話呢!張老三,我都不知道該說你什麼好。”

張北餘排行第三,之前兩個兄弟都沒有能活到成年。而他算是幸運的,不僅活了下來,還娶了妻生了子,而他兒子因為被鞭打的渾身是傷,雖然最後挺了過來,卻異常的膽小,連房間都不願意出。

此時的張北餘對於之前平日裡麵對外族很是討好的關千洪,心中還是有一絲懼意,選擇了閉嘴。

至於為什麼不將關千洪以前討好外族的事情說出來,除了因為有些害怕這個人之外,也是因為害怕官府。如果官府不問青紅皂白連他們也抓起來怎麼辦。

在傲魯部時,他們都是被那些外族人隨意支配的。那麼說起來,他們這算不算討好呢,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切,瞧瞧你那個膽子!”看著張北餘又變成了一個悶葫蘆,關千洪嗤笑了一聲。

敲門聲響起,原本還想要再諷刺兩句的關千洪閉上了嘴,打開院門,看到官差的身影之後,立馬變得唯唯諾諾了起來,和剛才相比,好像換了一個人。

“官差大人,是有什麼事情嗎?”關千洪問的很小心,臉上還陪著一絲討好的笑容。

“明日巳時初,我來接你們去縣衙,都不要出門知道嗎?”

“是,是!”

包括關千洪在內的所有人,都唯唯諾諾的點頭應答了下來。誰也沒有敢問,為什麼要去縣衙。

而今天對於院子裡所有人來說,自然是難以入睡的。幾乎都是輾轉反側的迎來了第二天的清晨。

官差到的很準時,百姓們忐忑的跟著他的腳步,邁出了院門。與院子裡的安靜不同,街道上有不少行人,兩旁的攤位已經支起,吆喝聲交織在一起,顯得分外的熱鬨。

但此時跟隨著官差腳步的大人們,都沒有心情去理會這樣熱鬨的氛圍,因為不知道等待他們的究竟是什麼。隻有小孩子在父母的懷裡東張西望著,聞著食物香味飄過來,不禁吸了吸鼻子。

縣衙的空地之上,聚集著被安置到富豐縣的百姓,彼此之間相互看了看,卻沒有敢開口打招呼。

“知縣大人到!”

看到身著官袍的身影,都連忙下跪行禮,有些還磕起頭來。他們離開了太久,或者說他們之中的有些人雖然是大孟的子民,卻並沒有在這裡生活過。麵對知縣,他們本能的反應就是懼怕。

“好了,都免禮,這是在做什麼。”柯紹延聲音放的儘量溫和。看麵前的一眾百姓都站了起來,才繼續開了開口:

“你們在富豐縣生活了已經有一段時間,應該也適應這裡的生活了吧。”

“有沒有出去逛一逛,看看團圓會與燈會?

其實這些百姓平日裡都在做什麼,是否出院子,柯紹延心知肚明。畢竟知府大人可是交代給他們任務的。

他作為知縣自然可以選擇各種方式來安撫這些人,但知府大人提及過,等待的時間更容易看清一個人心中的想法。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如今這些百姓中的某些人,已經進入了他們的視線,需要著重關注。

而百姓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沒有到處去逛,也不要覺得可惜,等安了家以後有的是機會。”

聽到家這個字,所有百姓都情不自禁的抬起頭來,眼神中透露著渴望,對於家的渴望。

“你們將按戶分到富豐縣的各村子安家落戶。詳情由縣丞講給你們聽……”

事關於安家,所有百姓都聽得仔細,生怕自己漏掉什麼細節。

“落戶到各村之後,每人能夠得到二兩銀子的安置銀用以建房……如果銀錢不夠,可以向官府借貸,前三年不收利,第四年收一厘,第五年……”

安置銀由府衙和各縣衙共同承擔,當然府衙分擔的更多,雖然這幾年肇原府各官辦作場的收益不錯,但日常所要分擔的花銷也不小。

在仔細思量之後,才將安置銀的數目定了下來。這些安置銀,和借貸的細則,給予的是百姓最基本的保障。

喜歡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