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煮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4章 奏陳三事,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棠梨煮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姓名:李婉】

【擁有詞條:大家閨秀(紫)、綁·諜者(紫)、王之侍妾(金)】

【綁·諜者(紫)】:你是一名諜者,刺探情報,隱匿潛伏是你的強項,而且有不俗的武藝傍身,讓你能夠在危險的境地活下去。你這次的任務,是潛入皇宮……

【王之侍妾(金)】:你是皇室宗王的一名侍妾,雖非正妃,卻也享有榮寵。

!!!

果然猜得沒錯,李婉的身份不簡單。

張塵其實也想過用“洞察之眼”來一探虛實,但是必須親眼見到李婉才行。而張塵幾次進宮,都沒有機會見到她。

本來以張塵的身份地位,即便強行闖入後宮,將李婉拉到自己麵前,也並非難事。隻是這樣一來,自己便會落下擅闖宮禁,淩辱妃嬪的惡名。

張塵並不想成為董卓、曹操、司馬昭那樣的人,而且,為了區區一個李婉,他也犯不上損失自己的名望。

畢竟,你就算是潛進皇宮的細作,又能奈我何呢?

整個皇宮、整個鄴城都在我的掌控之下,張塵有絕對的自信,他們再怎麼折騰,也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不過,張塵倒是從這李婉身上看出了點不同尋常的東西。

【王之侍妾】!

張塵又細細地看了看這個詞條的描述,心中不禁暗自思索起來。

皇室宗王侍妾?卻不說是皇帝的妃嬪?這對麼?

片刻,張塵不禁麵露微笑。

係統啊係統,你果然有大用!

張塵不禁暗自感歎。

皇室宗王?漢室凋零,能稱得上正經的王的,還能有誰?

嗬嗬,劉協,你果然還活著!

雖然之前張塵就已猜到,但畢竟沒有確鑿的證據,如今看到李婉的這個詞條,卻是印證了張塵的想法。

看來,當日劉協確實是假死脫身,既然他還活著,那他就隻能是現在的益州之主——劉璘了。

確定了這件事,另一件事更讓張塵覺得玩味。

其實,張塵之前就有所懷疑,若是劉協當真活著,他派李婉入宮,目的會是什麼呢?

想借機對我不利?還是營救劉辯出逃?

就憑她一介女流之輩,做得到嗎?

而此刻,張塵心中所有的疑團終於消散。

嗬嗬,陛下啊,不知你是否知道,眼前你視為救命稻草的貴妃娘娘,其實是你弟弟的女人?

張塵想到這裡,看向劉辯身旁的李婉,淡淡一笑。

翌日,嘉德殿朝會,百官上殿,天子臨朝。

劉辯下視群臣,問道:“眾卿可有事要奏?”

隻見張塵緩緩起身,施了一禮,道:“臣有三事啟奏,恭請陛下禦覽。”

說罷,張塵自袖中取出三卷竹簡,呈遞給劉辯身旁的內侍。

劉辯道:“丞相有何奏請,可大致說來。”

張塵道:“臣呈奏第一事,乃為關中建州一事。關中之地,沃野千裡,內控三輔,乃舊日王都,龍脈之地,不可輕忽也。關中原為京畿之地,並無州治,惜經董卓、呂布肆虐多年,如今百事疲敝。理應獨設一州,舉賢能治之,以興百業、振民生。”

張塵言罷,下站百官紛紛點頭,交頭接耳,莫不讚歎。

劉辯也點頭稱是。

“卿言深善,但不知當如何劃分地域?”

張塵又道:“當以隴右、函穀、郿縣為界,自西而始,設隴西、天水、安定三郡,南至北地,北至新平,再加三輔之地,共設八郡,命名——雍州!”

“好!丞相所言不錯,朕準奏。”劉辯道,“不知這第二事又是何事?”

“臣所呈二事,乃為諸將請功。”

張塵微笑道,娓娓道來。

“宛城令張繡,率軍擊破函穀關,斬敵將郭汜,一舉收複長安,穩定京畿,功勞甚大,當加封長安太守,領雍州刺史,代掌州務,另加封鎮西將軍,宛亭侯。”

“徐晃、郭淮率軍攻占隴右,截斷呂布歸路,為此戰製勝關鍵。當封徐晃為高陵亭侯,隴右太守,郭淮為奮威將軍,天水太守。”

“張繡部將胡車兒,作戰勇猛,奮勇當先,當加封建威將軍,鎮守函穀關。”

“西涼馬超,涼州牧馬騰長子,此番大戰呂布,勇猛果敢,率軍拿下金城,全殲敵將段煨所部。涼州初定,民心不穩,宜以舊主治之。然馬超年紀尚輕,經驗不足,不宜封賞太過,當封馬超為武威太守,其弟馬岱、部將龐德皆為將軍。”

“徐州牧陶謙告老請辭,徐州刺史賈詡,臨時受命,安穩大局,使得徐州不亂。在任數月間,攘除時弊,推行利民之舉,令徐州欣欣向榮,百姓思安。以此安民之功,當封建武將軍,領徐州牧。”

……

張塵一應陳述,將眾將功勞一一表過,隻聽得群臣氣血激昂,但龍座之上的天子劉辯,卻有些昏昏欲睡。

其實,張塵大可不必走這過場。朝中之事,皆在於他,如何封賞,隻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天子隻負責蓋上那方玉璽即可。

但張塵此舉,也正是讓世人知道,他對待下屬,有功必賞,每個人,每一份功勞他都記在心上。

張塵足足說了許久,將眾人功勞一一表過,劉辯道:“諸將有功,自當封賞,此事,全憑丞相區處便是。”

劉辯坐的都有些累了,當即問道:“不知丞相這第三事?”

張塵微微抬眼,麵向劉辯,道:“陛下,兩京既複,臣請陛下下旨,重建洛陽宮殿,還於舊都!”

“什……什麼?!”劉辯一聽,頓時大驚,騰的一下從龍座上站起。

“丞相……此話當真?”

張塵微微笑道:“陛下,當年遷都鄴城,乃為避兵禍,實乃權宜之計。而後董卓縱火焚燒洛陽宮室,當時天下紛亂,諸侯林立,強敵環伺,臣無力重修洛陽宮殿,才令陛下居於鄴城久矣。今北方已定,錢糧豐足,臣理應為陛下重建宮室。況且,唯有天子還都,方可顯中興之象!”

張塵一語言罷,朝臣紛紛讚同。

張塵心中則是另有計較。

如今,北方已然大定,接下來,戰略重心必將由北至南。鄴城,已經不適合再做都城。而洛陽,乃二百年國都所在,龍氣彙聚之地,天下繁華之盛,遷都洛陽必能成王霸之業!

當然,張塵上奏之時,自然要說中興之象,還於舊都雲雲。等到了洛陽城中,誰說了算,那還得兩說呢。

洛陽,可以是大漢國都,亦可以是我成就霸業之地!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