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白狼山祭典
棠梨煮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1章 白狼山祭典,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棠梨煮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關靖艱難地應著,再拜一禮,轉身退下。
片刻之後,火光四起,滾滾濃煙逐漸從院中逸散進來。
公孫瓚仍是正襟危坐在廳中主位,手中捧著那兩尊靈位,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續兒,玲瓏,你們且慢些走,爹這就來了!
這時,卻見關靖踉蹌著從院中跑了進來。
公孫瓚不由一驚:“士起,你……你還在這裡做什麼?”
關靖淡淡一笑,道:“主公,黃泉路上,屬下願伴您左右。主公勿憂,屬下這便為您先行探路。”
說罷,隻見關靖從懷中取出一個紙包,攤開來,卻是一包藥粉。
關靖沒有絲毫猶豫,一仰頭,便將那藥粉儘數灌入了口中。
數息過後,關靖口鼻流血,頹然跪倒在地,口中仍是呢喃地道:“主公,屬下……去了……”
言罷,關靖倒地氣絕。
“士起……”
公孫瓚不禁悲從中來,但很快,火勢蔓延開來,整間屋子都燃起熊熊烈焰,隻聽得“轟隆”一聲,廳中橫梁被火燒斷,摔落在地……
光熹三年(192年)春,三月初十,一代豪傑公孫瓚,於北平太守府中,自焚而亡,其幕僚關靖,服毒殉主。
同日,張塵攻破北平,北平軍儘數歸降。自此,張塵終於一統幽州全境。
四月,草長鶯飛。
暮春的白狼山,晨霧如紗,纏繞著一座新起的墳塋。
張塵攻陷北平,已近一月。這一月來,張榜安民,開倉放糧,減免賦稅,終於使得民心安定,百業複蘇。
北平一戰,冀州軍、遼東軍,還有北平軍的將士,都傷亡慘重,很多人都沒有留下名字,甚至,沒有留下屍骨……
張塵於是下令,在白狼山腳建起一座衣冠塚,上立一碑,鐫刻“忠魂”二字,以為祭奠。
無論是冀州軍、遼東軍,抑或是北平軍,戰場之上,都是各為其主。
或許,他們的主子各懷心思,但在這些將士的心裡,為的卻不過是那句“天下太平”……
他們,不負“忠魂”之名!
“大將軍,都準備好了。”身後,劉虞欠身一禮,稟報道:“大將軍,吉時已到,祭典可以開始了。”
張塵轉過身,神色有些傷感,淡淡地道:“開始吧。”
張塵言罷,郭嘉緩步上前,取出一卷竹簡,朗聲誦讀起來。
伴隨著郭嘉的聲聲誦讀,禮樂齊作,哀聲陣陣。
眾將士官吏聞之,皆黯然神傷。
良久,祭文誦讀已畢,張塵信步走到祭台前,舉起案上的酒樽。
張塵抬起頭,神情肅穆地注視著那刻有“忠魂”二字的石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良久,他酹酒於地,淡然道:“青山有幸埋忠骨,一樽清酒……送英魂!”
此時,眾將也舉起身旁的酒碗,酹酒於地,共祭英靈。
青山有幸埋忠骨,一樽清酒送英魂!
山野之中,這個聲音回蕩在在場的每個人的心中。
……
祭典已畢,張塵率眾回城,幽州之事已了,他也是時候返回鄴城了。
張塵於是令眾將各自回營整兵,三日後起行,返回冀州。
眾將領命而去,張塵卻將劉虞單獨留了下來。
自攻破北平,劉虞便應召前來,主理一應戰後事宜,這一個月來,他勞心勞力,廢寢忘食,才終於將民心安撫。
“大將軍。”
“伯安,你我之間不必客套,坐。”
劉虞拜謝一禮,坐於下首。
張塵道:“伯安,幽州一戰曠日持久,死傷了不少將士,實非我所願也。但終究,北方已定。幽州本貧弱,經此一戰,更是雪上加霜。你身為幽州牧,身上的擔子尤其沉重啊!”
劉虞聞言,站起身,深施一禮道:“大將軍放心,虞必儘心竭力,恩養百姓,為朝廷,為將軍,牧守一方。”
張塵微微一怔,道:“為朝廷則已,為我何來?”
劉虞再拜一禮道:“為朝廷,乃儘臣子本分,為將軍,乃儘下屬之責。”
“伯安,你……”
“主公在上,請受劉虞一拜!”
劉虞說罷,跪地叩首,朝張塵俯首而拜。
“伯安快起!”張塵連忙攙扶起他。
“為圖主公之誌,虞,願效犬馬之勞!”
張塵心中不由大喜,忙道:“哈哈哈!我得伯安,北境可無憂也!”
“主公放心,但有屬下一日,幽州絕不生亂!”劉虞堅定地道,“屬下身無長物,不能如奉孝那般,為主公運籌帷幄。唯有牧守幽州,為主公安定後方,使主公再無後顧之憂!”
“幽州有你在,我自放心。”張塵點了點頭道,“但有兩件事,伯安還需牢記。”
“請主公示下。”
“其一,遼東公孫度,雖已與我立下盟約,永不犯邊。但其割據遼東,自成一脈,待他百年之後,這盟約是否依舊作數,猶未可知。因此,你不可因一時之安而荒廢兵事。”
劉虞聽罷,急忙應道:“屬下謹記。”
張塵點了點頭,又道:“其二,便是烏桓。烏桓與公孫瓚攻伐多年,傷亡數十萬眾,幾欲滅族。如今,烏桓既入漢籍,成為我大漢子民,你便要一視同仁,不可有所歧視。待二十年後,其必融入漢族,成為真正的華夏兒女!”
“主公放心,以上兩點,虞銘記於心,永不敢忘!”
“好!這幽州,我就托付於你了!”
……
三日後,大軍整備已畢,張塵隨即下令,大軍開拔,返回冀州。
幽州已平,至此,張塵已坐擁幽、並、冀三州之地,成為真正的天下霸主!
一路上,張塵都在暗自籌謀。
如今北方雖定,但天下仍紛亂不休。接下來,他又該何去何從呢?
徐州陶謙,素無大誌,遣一能言善辯之人,前去勸降,說不定可以不動兵戈,拿下徐州。
而中原四州,二袁之爭已經愈演愈烈,恐怕不日就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此戰之後,或許中原局勢將會大變。
曹操、二袁、孫堅,誰將會是最後的贏家?
關中長安,呂布得李儒輔佐,收攏董卓舊部,實力也不容小覷。
呂布與馬騰相持日久,不日也將分出勝負,以馬騰如今的實力,恐怕非其對手。
到時,呂布占據雍涼,亦是大患。
還有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璘,這二劉勢力相合,恐怕也不會甘於寂寞。
是該南下進取中原,還是該西進掃平呂布,收複雍涼之地呢?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