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天下勢變
棠梨煮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0章 天下勢變,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棠梨煮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楊修今年不過十五六歲,初入朝堂,臉上稚氣未脫,但看向張塵的目光卻是無比堅定。
“哦?德祖此話,未免有些言過。”張塵道,“令尊大人乃當朝太尉,兩朝元老,位列三公,地位尊崇無比。而我,不過一介後輩,憑借些許微功嶄露頭角,在朝中根基尚且不穩。如何說幫我,就是幫你楊家?”
“大將軍過謙了。”楊修道,“自黃巾之亂以來,漢室江山風雨飄搖,董卓之後,更是諸侯並起,競逐天下。如此之局勢,憑家父這一班老臣是無力改變的。唯有大將軍這般雄才偉略之主,方能攬天下賢士,聚四方豪傑,掃蕩寰宇,剿除奸逆,使天下複歸一統!楊某不才,願以此微末之才,獻於大將軍,以期共圖大業!”
“好!德祖,我等你這句話很久了。”張塵大喜道,“你既有此意,我現征辟你為大將軍掾。從此,你可自由出入大將軍府,為我辦差。你在朝廷的議郎官職也依然有效,你方才弱冠,年歲尚輕,待過幾年,我便保舉你出任要職。”
“屬下謝大將軍賞識之恩!”楊修聞言大喜,連忙躬身一禮。
眾臣各自散去,張塵也返回大將軍府。
一路上,張塵都在暗自思忖。
楊修已然歸附,不管楊彪願不願意,楊家都已經和大將軍府綁在了一起。
至少,在外人看來是這樣。
而且,有楊修在自己身邊,楊彪也不可能公然反對自己。
以張塵對曆史上的楊彪的了解,他並非如董承、王子服那樣的激進之人,而是懂得明哲保身。因此,他很大可能是會保持沉默,而這,在外人看來,恰恰一種默許。
倒是董承、王子服這些人,需得小心提防。
曆史上,他們是“衣帶詔”事件的核心成員,雖然最終被曹操所殺,但也策劃了周密的行刺事件,使曹操差點死於刺客之手。
這一世,他們保不齊還會做出這種事來,萬一自己一不留神,在陰溝裡翻了船,那可就成了“壯誌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了。
但他們都是朝中元老,眼下還抓不到把柄,張塵也不能貿然下手,否則,必落人口實。
不過,劉辯並非劉協,劉協在最開始的時候,還有反抗之心,所以才締造了“衣帶詔”事件,而劉辯生性怯懦,未必會行此事。再者,宮中早有他的眼線,如若劉辯真的生了異心,他也定會第一時間知曉。
這一世,你們不與我為敵便罷,如若與我為敵,我也定然不會心慈手軟!
該用刀時,就要用刀!
少時,車馬停至大將軍府,張塵下馬入府,來至前廳,卻發現沮授和郭嘉早已在此等候。
“主公。”二人一見張塵,忙笑臉相迎,上前拜道:“恭喜主公得償所願,順利掌控朝堂,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啊!”
張塵笑道:“公與,奉孝,我們之間就不必如此客套了。你二人在此等候,不是為了說這些恭維之語的吧?”
沮授道:“啟稟主公,屬下隨軍期間,奉孝代為接納各地呈遞的情報。這兩日,屬下整理這些消息,發覺天下大勢已變,有幾樁事還需報與主公知曉。”
“快講!”張塵眉頭一皺,一臉鄭重。
看來,他前往平原和青州的這段期間,各地諸侯皆有所動。不過,郭嘉未曾稟報,想來,事情還沒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沮授道:“首先是幽州,烏桓再度作亂,丘力居聯合烏延、蘇仆延部,起兵十五萬,進犯北平、遼西一帶。”
張塵沉思片刻,道:“公孫瓚窮兵黷武,一直以來都對烏桓下手狠辣,毫不留情,故而烏桓人對其恨之入骨,屢屢犯邊。不過,公孫瓚對付烏桓確實有一套,那白馬義從可謂是烏桓克星,想必這一次,烏桓人也難討得了好去。”
“主公所言極是。”郭嘉說道,“公孫瓚與烏桓大軍對峙柳城,雙方鏖戰月餘,互有勝負,戰事膠著。但數日前,忽有一支兩萬餘人的兵馬,自港口登岸,前往投奔公孫瓚,立時令其如虎添翼。最終,公孫瓚大破柳城,擊潰烏桓聯軍,斬首兩萬,俘敵四萬,儘被斬殺!”
張塵聽罷,不由一陣驚詫。
那兩萬人,應該就是逃奔幽州的司馬俱,隻是沒想到,他竟然成了左右公孫瓚與烏桓之間戰局的人!
不得不說,這個公孫瓚,對付烏桓還真是狠辣!四萬俘虜,說殺就殺了,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如此斬儘殺絕,烏桓不反待何?
他若稍有懷柔之心,烏桓豈能這般抵抗?
“劉虞呢?他對此無動於衷嗎?”張塵問道,他知道,曆史上,劉虞就是因為在對待烏桓的態度上,與公孫瓚不合,最終招致公孫瓚的忌恨。
沮授輕歎道:“劉大人對此自是十分反對,他幾次勸諫,可公孫瓚充耳不聞,還說他婦人之仁。”
張塵聽罷,微微皺眉。
看來,二人嫌隙已生,恐怕要不了多久,公孫瓚便要對劉虞下手了。
劉虞是個老好人,這樣的人,是絕對無法和公孫瓚這樣的嗜殺之人對抗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