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煮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7章 董昭之謀,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棠梨煮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17章 董昭之謀

一聽董昭這麼說,張塵忙道:“公仁快講。”

董昭道:“其一,便是太後。當今聖上雖然庸弱,但太後卻是精明之人,太後垂簾聽政一日,就絕不會讓朝中失衡。因此,主公若想掌控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太後還政。太後退居後宮,前朝隻有天子一人獨斷,那時便好拿捏了。”

張塵聽罷,不由心中暗喜。

不愧是董昭,果然善謀大局!

曆史上,董昭可謂是一手將曹操捧上了魏王的寶座。

張塵不禁點了點頭,道:“說下去。”

“要讓太後還政,卻也不難。”董昭說道,“如今天子已經成年,親政理所應當。主公大可召集朝中老臣,一齊進言,勸說太後還政,如今何氏已滅,太後一介女流,是無法與朝臣抗衡的。”

“不錯,正是如此。”

“這第二個難題,便是朝臣。今上乃先皇嫡長子,繼位名正言順。滿朝文武之中,忠於漢室者不在少數,這些人必極力擁戴天子。一旦主公露出權臣的苗頭,必為這些人攻訐。”董昭道,“這些人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世家大族,若是他們聯合到一起,那將是我們無法抗衡的力量。”

張塵聽罷,微微思索,道:“我冀州有大軍二十萬,難道還控製不了局麵?”

董昭笑了笑道:“主公有兵權在手,但倚仗兵甲掌控朝堂,必為世人所詬病,此乃下下之策。”

“嗯……那依你之見,又該如何呢?”

“主公可還記得,當初平定冀州時,公與獻計於主公,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的嗎?”

張塵聽罷,不禁暗想。

當年,沮授曾獻與他“三步方略”,來應對冀州的世家豪族。

一為“撫”,即與豪門士族交好,積蓄力量,韜光養晦。

二為“弱”,即籠絡可用之人,分化孤立與己對立者,挑起其利益之爭,最後坐收漁翁之利。

三為“聯”,便是交好那些頂級世家,強強聯合,借其勢壯大自身。

張塵正是憑借著這三點,才一舉平定冀州,還收了華氏、辛氏等世家大族,更與中山甄氏聯姻,得到了這些冀州本土士族的支持。

“你是說,對這些朝臣,同樣可以如此行事?”

董昭點了點頭道:“正是。隻是以主公今日之勢,大可不必再示弱於人。隻需在朝中籠絡朝臣,培植自己的勢力,再分化、打擊那些頑固不化,一味與主公對立者即可。”

張塵聽罷,不由細細思索起來。

董昭又道:“若要快速在朝中培植勢力,主公還需籠絡一些位高權重之人。司徒王允曾與主公合力拿下洛陽,算得上袍澤之誼。那日在朝上,太尉楊彪也曾支持主公定都於鄴的提議。依屬下之見,這二人,或許可用。除此之外,主公也可安插一些我們自己的人入朝為官,於暗中籠絡朝臣,為我所用。但這些人一定要忠於主公,甚於漢室。”

董昭頓了頓,又道:“如此,要不了多久,滿朝文武必以主公為首。那時,天子自在掌控。”

張塵聽罷,暗自點頭,感歎道:“公仁果然是大才啊!隻是,你這番言論,如若被旁人聽去,隻怕免不得要落個奸佞的罵名,你也無怨嗎?”

董昭再拜一禮,道:“主公為天下人,不惜背負罵名,昭又有何懼之?漢室積弱已久,氣數將儘,此非一日之功。亂世,需大破大立!如今,唯有主公這般雄才偉略之主,方能拯救萬千黎民於水火。區區罵名,隻待天下太平,四海安康,後人自有評說。”

“公仁知我,請受我一拜。”

張塵說罷,向董昭施了一禮。

董昭惶恐,連忙對拜。

張塵道:“就依你之言行事。明日府中設宴,發出請柬,邀楊太尉、王司徒、蔡中郎以及朝中二千石以上的官員,過府一敘。”

董昭領命,當即告退。

張塵看著他遠去的身影,靜下心來,細細地思量著。

自己麾下的這幾個謀士,各有千秋。

田豐長於內政,沮授、郭嘉善於運籌帷幄,決勝千裡。而董昭,則能洞察時局,規劃長遠。

有這些人相輔,何愁大業不成?

至於田豫,雖有智謀,但年歲尚輕,經驗不足,仍需曆練。

況且,張塵對他早有安排。

他與牽招都是萬裡挑一的治邊之才,待日後統一了北方,一人守幽州,一人守並州,有此二人坐鎮,北地無憂。

等穩定了朝堂,掌控了天子,下一步,他也該要考慮擴張領土了。

第二天散了朝,接到請柬的一眾大臣紛紛來到張塵的大將軍府上赴宴。

宴席開始,一曲歌舞走罷,張塵端起酒樽,起身對眾人道:“各位皆是大漢元老,股肱之臣。若非董卓篡逆,致使皇室流離,陛下駕臨鄴城,張某是斷難得見各位尊麵的。今日有幸,與諸位大人齊聚一堂,張某滿飲此杯,權表敬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