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軍返冀
棠梨煮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0章 大軍返冀,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棠梨煮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塵怒喝一聲,門外竟真有差人闖進,上前就要將劉備叉出。
關羽、張飛二人大怒,一人揪起一個差人,作勢便打。
“混賬東西,敢對俺大哥無禮!”
“二弟三弟,不可魯莽行事!”
劉備趕忙拉住關羽張飛二人。他心知現在這種場合,不是爭辯的時候,他們三人寄於公孫瓚處,如若魯莽行事,隻會令公孫瓚麵上無光。
於是,劉備走上前,朝張塵躬施一禮,道:“張大人,過往所有得罪,隻是誤會一場,備在此向你賠罪了。”
說完,劉備又轉身對公孫瓚和劉虞道:“將軍與二位大人議事,我兄弟三人不方便在此,先行告退。”
說罷,不等眾人再說什麼,劉備隨即拉上關羽和張飛,轉身出了廳堂。
這個劉備,果然能屈能伸,不是簡單角色!
張塵看著三人離開的背影,心中如是想。
三人離開,公孫瓚的語氣也緩和了些,當下道:“張大人,本將實不知你與他們三人有過往夙願,想必這其中多有誤會。既然事情已經過去,還望大人給本將一個麵子,勿要再追究了。”
給你麵子?你有這麼大麵子嗎?哼!
張塵心中不忿,但嘴上卻仍是說著:“既然公孫將軍說情,本官自然不能不給將軍麵子,也罷,過往種種,本官便不再提。但有一點,倘若他們日後再與本官為難,可就莫要怪本官不講情麵了。”
“這是自然。”公孫瓚笑道,“他們如今是我部下,我自當約束。”
劉虞見誤會解除,忙道:“好好好,誤會已解,子凡賢弟,伯圭賢弟,我們還是來商量一下如何早日平定叛亂吧。”
張塵道:“伯安兄,其實我今日前來,一是拜會公孫將軍,二便是來向你辭行的。”
“辭行?這……?”劉虞和公孫瓚俱是一驚。
“張大人要走?莫非還是因剛剛的事?”
“公孫將軍誤會了。”張塵道,“我此番進兵,是因叛軍犯境在先,然終究是未得旨意。數日前,我與那叛將張純一戰,斬其首級,破其主力。如今,叛軍對冀州已無威脅,我也沒有繼續留下的理由了。更何況,數日前一場大戰,雖然殲滅其十萬部眾,但我部也損失慘重,實在是無力再戰了。幸而朝廷派了將軍前來,接下來收複三郡,就仰仗將軍了。”
公孫瓚聞聽此言,不禁心中暗喜。
他來此之前,便已知曉張塵無旨進兵一事,也猜測著,陛下派他前來,必定是要與那張塵分功。
這一路上,他都還在想著,如何在收複三郡一事上與其爭功,沒想到張塵竟主動退出,這樣一來,收複三郡的功勞可就全都落在自己的頭上了。
他不但可以彙聚三郡的民心,還可趁機擴充實力。
一個北平太守算什麼,將來,整個幽州,都是公孫家的!
“將軍?”
張塵見公孫瓚有些發愣,嘴角似還微微上揚,不禁輕聲喚了一聲。
“啊!”公孫瓚回過神來,道:“張大人儘管放心,本將此來,正是奉了聖上旨意,出兵平叛。那張舉小兒,不過跳梁小醜,至於其背後的烏桓,本將與之交手多次,深知其反複無常。這一次,必要將他們徹底打服,令其再也不敢犯我邊疆!”
張塵笑道:“將軍威武!有公孫將軍在此,伯安兄,當可無憂了。”
劉虞也當即向公孫瓚施了一禮道:“此番,就全仰仗將軍了。待收複三郡,本官必奏明聖上,為將軍請功!”
“哈哈哈,好說,好說!”公孫瓚一臉得意地笑道。
張塵微微一笑,不再說什麼,轉而向劉虞請辭。
劉虞本想設宴為其慶功,卻被張塵婉拒,說叛軍未滅,三郡未複,何敢言功?劉虞見他堅持,也便作罷。
張塵當下拜辭二人,自領了趙雲、麴義、高順三位將軍,折返雍奴,整肅軍馬,準備克日起行,返回冀州。
從廳中出來,張塵又瞧見了劉備兄弟三人。關羽還是一臉肅然,不怒自威,張飛則豹頭環眼,朝張塵幾人怒目圓睜,唯有劉備,垂手而立,麵露微笑,似是渾不在乎方才之事。
張塵並未理會三人,隻是自顧離去。
這三人之中,張塵對關羽還是比較敬重的,畢竟那是被後世膜拜了千年的武聖關二爺。
關羽心中自有是非明斷,上一次郊外截殺,他明顯並不情願。
可惜,他太重義氣,既已認準了劉備,終究是難為所用了。
張塵一路感慨,回到雍奴,即命眾將整軍,三日後拔營,返回冀州。
幽州之事已了,自己也布下了幾手暗棋,隻待日後一一奏效了。
至於公孫瓚,就讓他自己先高興去吧。很快他就會發現,事情並不會如他所想的一般順利。
且不說他那個【震懾烏桓】的詞條帶來的不良效果,會使得邊關不定,就說人才匱乏這一項,就是幽州的硬傷。如今,幽州的頭號賢才田豫,也被自己挖走了,他還玩個屁啊!
三日後,張塵率領著大軍,徑自返回冀州。
途經郡縣的百姓,聽聞是擊破了反賊張純十萬大軍的冀州牧大人的兵馬過境,無不夾道歡迎,簞食壺漿,依依送彆。
張塵心中甚慰,民心如此,日後兵進幽州,必然毫無阻力。
數日後,張塵終於回到了鄴城。
剛一回來,他就趕忙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就是上了一份請罪的奏表。張塵在奏表中言明,叛軍犯境,自己迫於無奈,才出兵征討,幸得陛下龍威庇佑,三軍將士拚死奮戰,幽州牧劉虞調度得當,方才得勝雲雲。
總之,便是抬高他人,貶低自己,絕不敢竊據功勞。
自己出兵,本就有理有據,如今這份奏表遞上,即使他再自謙,劉宏和滿朝文武也知道此戰該歸功於誰,總不至於加罪有功之臣。
張塵要的,就是此事就此息止,他並不想當那棵招風的大樹。
亂世將至,穩妥為上。
第二件事,就是密令並州的細作,打探南匈奴的境況。
如果南匈奴的叛亂能因此扼殺於搖籃之中,於夫羅順利繼位,那他便是欠了自己一個天大的人情。
至少,將來南匈奴不會成為自己後方的威脅,甚至還能牽製烏桓和鮮卑。
另外,張塵還看上的,是戰馬。
遊牧民族的戰馬,可比冀州的戰馬要好上不少!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