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劉虞到訪
棠梨煮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3章 劉虞到訪,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棠梨煮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辛林一死,冀州嘩然。
郭嘉所慮之事果被言中,張塵之前派人前去結好各大世家,如今好幾位家主紛紛稱病,將來人拒之門外。
張塵對此卻並不在意。
他殺辛林是依法辦事,世家若不遵律法,不奉政令,那他要之也無用。他需要的,是真正和自己一條心的人。
不過,這場風波沒過多久便平息了。
辛氏的繼任家主上書表態,表示辛林觸犯國法,目無綱紀,理當受刑。辛氏一族對此絕無怨言,今後必當恪守律法,遵奉號令。
上書之人,正是辛林之弟,辛評。
張塵看罷,心中甚喜,當即下令,征辟辛評為掾屬,遷至鄴城聽用,征辟辛毗為南皮縣丞。
這辛氏兄弟都是青史留名之人。弟弟辛毗後為曹魏重臣,能力極為出眾,但因為有過叛主行為,張塵多少有些芥蒂。哥哥辛評卻是個忠義之士,始終拒絕降曹,最終卻因袁譚猜忌,憂憤而死。
因此,張塵更想將這樣的人留在身邊。
辛氏風波平息後,張塵很快就得到了眾多世家的擁護。清河崔氏表示願意交好,平原華氏也表示臣服。
華歆受征,出任平原令,張塵又得一人才。
一切都在向好發展。
但張塵卻始終有些擔憂。
他擔憂的是辛林臨死前說的那句話。
“……張帥和聖女一定會為我報仇的!”
張帥?聖女?
張帥是指張燕,那聖女呢?
難道,是張寧?!
黑山軍與黃巾本就有千絲萬縷的聯係,這麼說來,也不無可能。
而且,那日在癭陶城外,救走張燕的那個人,便是頭裹黃巾,身穿黃袍,還會使用法術,多半就是黃巾的人!
看來,黑山軍的幕後之人,就是黃天聖教,就是張寧!
張寧先前借助他的力量,除掉了管亥及其黨羽。如今,她又扶持黑山軍,壯大自己的勢力。不得不說,她這一手棋下得,還真是妙啊!
“主公。”
一聲輕喚,拉回了張塵的思緒,他抬眼一看,原來是沮授,不知走了進來。
“公與,有什麼事嗎?”
“主公,甘陵相劉虞劉大人,奉令前來。”
“哦?快,前廳奉茶。”張塵站起身,整了整衣衫,信步走出書房,往前廳而來。
來至前廳,隻見一個中年文士負手立於廳中。
未曾近前,單看背影,張塵便覺眼前之人,頗有幾分儒雅之氣。
“伯安兄,幸會幸會。”
張塵笑著走上前,劉虞也隨即轉身,看到張塵的那一刹那,眼中不禁流露出一絲訝異。
張塵打量著劉虞的麵容,果然是文質彬彬,一副謙謙君子模樣。
劉虞年近四十,身形略顯清瘦,卻不失挺拔之態,一襲蒼青色的長衫,並無太多華麗裝飾,顯得質樸素雅。
【姓名:劉虞】
【擁有詞條:仁德之心(金)、漢皇後裔(金)、災害不生(金)】
【仁德之心(金)】:你廣施仁政,在百姓心中頗有名望。(聲望提升,治下民心提升)
【災害不生(金)】:因你善修仁政,又有高尚淳樸的品德,你的治下盜賊絕跡,災害不生。(治下治安不會下降,且不會發生災害)
果然是能臣!雖然比起劉備的【昭烈仁德】差了些許,但也不遑多讓了。而且,還有一個不會發生災害的屬性,難怪連幽州那樣的苦寒之地,都能被劉虞治理得井井有條。
“伯安兄,久聞大名,今日終得一見,子凡幸甚。”張塵笑道,“快請入座一敘。”
張塵言行舉止,皆大方得體,卻令劉虞不由一驚。
此人氣度談吐不凡,望之似人主之象!
劉虞打量著張塵,道:“大人莫非就是新任的冀州牧,張塵張大人?”
“正是張某。”張塵笑道,“早就聽聞甘陵國大治,全賴伯安兄治理有方,故而才冒昧請兄前來一見,也好當麵請教。”
“大人謬讚了。”劉虞道,“身為臣子,此乃分內之事。大人年少有為,下官在甘陵時,便已聽說大人的諸般事跡。殺貪官、撫流民、破賊寇、馳援癭陶、大敗十萬黃巾……樁樁件件,都令下官佩服不已啊!”
張塵笑道:“不過都是些微末小事,不值一提。聽聞伯安兄到甘陵之前,甘陵國民生凋敝,府庫空虛,流民四散。兄上任不過一年,便已民生安定,倉廩豐實。我初掌冀州,諸事繁雜,正需伯安兄這樣的能臣相輔。我欲請伯安兄出任冀州長史,為我出謀劃策,不知可否?”
劉虞聽罷,不由一怔,忙起身道:“大人垂青,下官感激之至。然甘陵國方有起色,這個時候,下官實不能棄百姓而去,還望大人體諒。”
張塵點了點頭,讚道:“伯安兄心係百姓,真乃仁義之士也。既如此,我也不再強求,隻是,還有一事,要與伯安兄相商。”
“大人請講。”
“近來,冀州境內盜匪猖獗,我查到,這些盜匪的背後似乎有一股強大的勢力在暗中支持,而且,那股勢力已經收攏了不少賊匪。伯安兄不可不防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