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3章 隻有如此才能夠讓他們無法回京,自古紅樓出才子,晴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63章
蘇東坡那根攪屎棍就絕對會竄回來繼續開地圖炮擾得人心慌意亂,更何況,比蘇東坡更年輕,更得那位少年天子信重,又還深得太皇太後看重的王洋回來之後,怕是這根攪屎棍的威力也不比蘇學士差到哪裡去。
這是要攪屎棍乘以二的節奏嗎?一想到雙棍合壁的場麵,特麼的還能不能讓人好好玩耍了?一幫子舊黨大員不禁一臉黑線。
“不行,的確不能讓他們回來,哪怕是回來一個也不行。不論是蘇學士,還是那王巫山,回來哪一個都會讓人頭疼。”
“既然趙兄已經有了主意,還請趙兄說一說,我等也好洗耳恭聽。”朱光庭忍不住帶著一絲幽怨地瞪了賈易這貨一眼,特麼的差點讓這貨帶歪樓了。
賈易臊眉搭眼的摸了摸鼻子,也眼巴巴的看向趙挺之,希望這家夥的主意能夠讓大家都心情愉悅。
“很簡單,西夏受此重挫,必定會求援於北遼,還會向我大宋派使臣議和。”趙挺之很是熟門熟路地道。
一乾舊黨大佬紛紛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認同趙挺之的話,畢竟過去就是這麼乾的。
“但是我們此番絕對不可同意議和,一旦真的議和成功,其後果,想必諸位都應該很清楚吧?”趙挺之之言,讓所有在場官員都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不錯,此番的確不能議和,可是,若不議和,我大宋就必須在陝西路置重兵,所耗甚巨,怕是陛下同意,娘娘也不會同意啊。”劉安世撫著胡須皺起了眉頭。
“所以,我們就需要齊心協力,一定要促成不議和,而且,還可以向陛下和娘娘進言,我大宋獲得前所未有之勝績,當取消對西夏之歲賜。”
“而歲賜之財物,當可以充作守邊的軍資,一來二去,增加的軍費,也不會太顯眼,而隻要咱們能夠堅持得住,再有陛下跟咱們站在同一條陣線的話……”
“不錯,我大宋對西夏歲賜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還不包括各種節日賜給西夏的兩萬餘兩白銀,絹兩萬三千餘匹,茶萬斤,折合下來,近三十萬貫之巨。”
“若是能夠取消歲賜,於我大宋而言,絕對能夠提振民心士氣。”
“重要的是,如此一來,遭此重創的西夏會甘心嗎?”朱光庭的嘴角不禁愉快地上揚了起來。
“莫說是西夏不會甘心,便是那北遼也定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很有可能會出兵以助西夏。”
“如此一來,不論是蘇學士,還是那王巫山,還有可能短期之內回到京師汴梁嗎?”趙挺之一臉神機妙算地笑道。
“大宋,需要他們這些有功之臣,繼續留在陝西路邊陲之地,抵禦西夏與北遼有可能的進攻,嗯,韓相一向獨立特行,身為陝西路經略安撫副使,也該當繼續作那蘇學士的左右手才是……”
“可惜那王巫山職小位卑,不然,老夫倒真想讓他去接替守邊二十載的章楶章大人。”
隨著這些家夥們你一言,我一語,一個巨大的陰謀,就已然形成。
“現在某明白挺之兄的想法了,那王巫山,咱們可以把他再往上提拔提拔,然後呢,正好有借口,將其留在陝西路,而且娘娘和陛下還無話可說……”
“那該如何提拔?總不能讓他去擔當知州吧。”冥思苦想半天,朱光庭實在是想不到什麼更好的職務讓這貨留駐於當地,忍不住吐槽道。
趙挺之撫著長須,笑得份外的陰森。“其實,就算是讓他當個知州也未嘗不可,他原本就是京官出身,按律,京官出仕外任,都會升上一升,何況他又新立大功,所以,從五品的知州,他王巫山倒也是擔當得起……”
“這怎麼可以,一入五品,那可就屬於是一方大員了。”賈易忍不住開口喝道。
“賈大人莫惱,一旦他身為地方官,那麼,就必須要考慮考核轉遷的問題了……而今朝局儘在我等之掌握中,難道還拿捏不住嗎?”旁邊的劉安世卻放聲大笑了起來答道。
“不錯,劉大人言之有理,就算他是進士出身,可一年一考核一轉遷,隻要咱們壓住了,他怎麼也需要在那裡呆上個三年,等過了三年,陛下業已成年,而到了那個時候……”
“好算計,不錯不錯,如此一來,我等當可無憂矣,就算是到時候,那西夏再興兵南侵,若有失寸土,我等難道還會袖手旁觀不成?”
一幫舊黨大佬,都不禁紛紛眉飛色舞,喜動顏色。是啊,這樣一來,等於就把這小子給困在了陝西路邊陲至少三年光景。
到了那時候,以天家的薄情,又還能夠有幾分的恩寵呢?而那不開眼的蘇東坡,以及獨立特行的韓忠彥也同樣被扔在那裡。
隻要他們沒有辦法回到中樞,那麼,又還能夠有什麼人能夠阻攔得住舊黨獨攬朝政大權呢?
“那如此一來,咱們就必須給他好好的議一議功才是,不論是他的爵位,還是寄祿,都得往上抬一抬,至少能夠顯示我們的公正公平,才能夠安撫住陛下與娘娘不是?”
一群老奸巨滑的舊黨大佬們紛紛為了如何給王巫山那個愣小子加官進爵而開始嘔心泣血的冥思苦想起來。
討論了許久之後,最終得到了一個令大家都比較滿意的答案,那就是,開國侯、龍圖閣侍製,權知環州州軍事,簡稱就是環州知州。
第二天的早朝朝會之時,果然不出這幫子老司機的所料,西夏已然派出了使臣表達了想要議和的意圖。
單單是聽到了西夏意欲議和這幾個字,原本還滿臉輕鬆,很是開心的趙煦的臉色就不由得微微一沉。
等到了聽聞那些西夏人居然希望大宋歸其所俘之西夏士卒,甚至還有他們的將領與小梁後時,趙煦不禁氣得冷笑連連。“這西夏小國,好生不識理數,未遭敗績之前,連番侵我邊塞,犯我邊民。而且我大宋每每遣使以理義相責卻皆為其所輕。”
“而今,我大宋大勝於其,居然還敢如此厚顏無恥,著實可惱,可恨。”
趙煦的聲音,亦同樣代表了朝堂之內不少武將的心聲,不過嘛,對於大宋的絕大多數文臣而言,覺得西夏很厲害,所以能退讓一些就退讓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