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廠子現狀(補二十四號),領先四十年,巫山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s:對不起,諸事繁瑣,巫山食言了,今天補齊。

千裡為官隻為財。古時候,升官發財是連在一起的。

到了清朝,這種官吏搜刮治下老百姓的行為達到頂峰,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

現代社會,至少在法律規定了,明麵上大家都不敢貪汙什麼的。

這並不能說當官沒有財,隻是換了一種說法,叫工資。

黨內從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副部、正部,不包括上麵的副國與正國,分為九級二十七檔。

每一個級彆都有三檔工資,劃分得很細。譬如巫山,如今級彆是正部,但肯定是正部級乾部中工資最低的。

很簡單,在工齡這一項,那些幾十歲的甩了他多少條街。

當然,這工資從他上班開始,巫山也從來沒有領過,全部都捐給了福利事業。

然而,像他這麼有錢的官員簡直是鳳毛麟角,要不然,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貪官呢?

除了他們自身位居要職,有那個能力貪腐,自身沒有錢也是一條理由。

這個年代的乾部,敢於貪汙的人實在不多,工資就成了他自己甚至是一家人的經濟來源。

不管在官場還是企業體製裡麵,管理不外乎就是製度加為人處事。

無論是巫山還是高紅權,對這一項並不陌生,起先的黑臉一直保留到現在。

棒子與胡蘿卜交織。讓他們先戰戰兢兢半天,甜棗再拿出來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個廠子是否穩定,首先要讓管理層穩定起來。

從某些層麵來講。對廠子裡人數最多的工人是不公平的。

但這世界上並沒有公平可講,巫山和高紅權來的首要目的就要穩定人心。

三個廠子的五位領導與四位三一七廠的中層管理人員,麵露喜色,巴掌都拍紅了。

一個廠子的董事長,巫山主要就是決定公司的發展方向,大的事情把握。

至於今天這樣的場合,還是交給高紅權來處理。

這家夥來了半天都不開口。這一說話讓眾人心裡一凜,能當上總經理的人,果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今天五位都在這裡。我想先聽聽你們介紹下廠子。”高紅權眉毛一挑:“最主要的是,我們迫切想知道,你們對今後有些什麼打算。”

廠子的資料,那畢竟是填報上去的。

讓他們來自我陳述。一方麵企業應該年年都有人員變化。即便沒有開工。另一方麵,假如這人對企業的情況不清楚,那也就沒有必要再用了。

“這個,啊,我先來講兩句吧。”侯立身應該是年齡最大的,可能是平時自大慣了,帶著一身的官僚習氣開講。

聽到開頭,巫山與高紅權苦笑著對望了一眼。

不過也沒啥辦法。人家馬上就要退休了。而且今天聽到了馬上就是正廳級的頭銜與待遇,心情難免激蕩。

“咳咳。”範悅忍不住打岔:“老侯,彆醞釀情緒了。”

正所謂家雞打得團團轉野雞打得滿天飛,兩個人哪怕在廠子裡如何爭權奪利,對外的時候還是一個整體。

就這一點上來說,範悅做得比鐵洪生要好,今天到目前為止,後者還沒有為自己的搭檔說過話,反而有些落井下石的意味。

“巫總、高總,同誌們。”侯立身麵色一肅:“那是六八年的秋天,我們三一八人按照偉大領袖太祖的指示,來到秦嶺。”

“當年,遍地都是荊棘,隨時還有野獸出沒,省軍區專門拍了一個班的戰士來保護先期抵達的員工的人身安全。”

“我們與中建一局的同誌們一道,硬是在荒無人煙的地方,蓋起了一座座廠房。”

“第二年的夏天,廠子正式投產,肩負著西北軍分區的被服製造工作。”

“其實,我們廠子原本是做步槍的,但在這裡缺少原材料,最後部分技術工人合並到巴蜀那邊的廠子裡去了,因為那邊依然還在乾老本行。”

說著,他竟然悠閒地喝了一口茶。

“侯書記,你先休息下,我來介紹情況吧。”範悅看到情況有些不對勁,趕緊搶過話頭:“三一八廠從建廠之初到裁軍伊始,一直生意紅火。”

“廠子與外界的交通,全靠一條號稱是二級公路實則就是一條石渣子鋪就的路麵來運輸。”

“加之外麵又陸陸續續興建了不少同類廠家,今天,我們的產品已經無人問津。”

“一線工人從建廠時的二千三百八十五人,增加到如今在籍的三千七百六十七人。”

“家屬也從剛開始的五千九百七十九人到現在的八千四百五十五人,成為漢陰縣周邊最大的廠子。”

“對不起,範總,我想插一句話。”巫山突兀地問道:“請問廠子裡的機械類工人目前還有多少?”

“這個沒有具體統計,很抱歉,巫總。”範悅臉上卻沒有半分歉意:“可以說,我們來的時候,工人或多或少都會機械加工。”

“時至今日,我不能報出確切地人數,估計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這也不能怪他的漠視,機械類工人又怎麼著?咱這是生產被服的。

“下一位,”高紅權不動聲色:“單文勤同誌,你來談談三一九廠。”

“是!”這家夥被侯立身搶了第一個發言的權利老大不爽。

他心裡正嘀咕呢,老子下次堅決不給你分潤了,大不了就給眼前的兩位大佬,財能通神嘛,獲得的好處肯定更多。

“我們三一九廠呢。是三個廠子裡麵規模最小的。”單文勤有些自得,因為目前就這個廠子活得最滋潤。

憑良心說,作為廠裡當之無愧的一把手。他儘管偶爾也貪點兒小便宜。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腳的道理?

逢年過節,工人的福利,讓三一七和三一八的家屬們眼睛都紅了。

“三一九廠是三個廠子裡麵投產最晚的,”單文勤總想表達些什麼:“七機部看到各個廠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準備成立一個材料廠家,於是我們廠就應運而生。”

“原本以為,鐵道部會把安康到略陽的鐵路修好。連接寶成線與襄渝線。同時,修建古稱到漢中的鐵路,組成秦嶺省的鐵路大動脈。”

“誰知道。地質部的報告讓這些鐵路目前仍然隻是存在於理論之中。我們出行,隻能靠小車大車的。”

“今天巫總和高總你們過來,不得已,我隻好給漢中軍分區打了個電話。借用直升機帶著老侯與老範直接到安康。”

如果說起先的話是自得。現在就有自傲的嫌疑在裡麵了。

在他看來,不要說其他兩個廠子的領導們,就是地方政府的首腦找軍分區,估計人家給不給麵子還是兩說。

你還彆說,三一九廠作為原材料儲備基地還是合格的,竟然有航空油料。

這可是個好東西呀,那是軍事管製的。軍分區大筆一揮,讓他坐坐直升飛機也在情理之中。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來得如此快的原因。

“廠子紅火的時候。每天的車子進進出出,到我們廠的路修了又修。就是現在。隔三差五的還是有不少兄弟廠家到我們廠拿貨。”

“相對於三一七和三一八,實話實說,我們廠的日子要好過一點。”

“所以,對剛才高總提出的我們堅守在廠子裡的員工升職,我是舉雙手讚成的。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我們廠從來沒有遺失任何一點材料。”

“不管春夏秋冬,也無論白天黑夜,我們的工人加班加點,看守著材料。”

這老貨不知死活,不過是一個材料的中轉基地,還在那裡得意洋洋,貌似軍、委不采取措施也能過得很滋潤。

殊不知隻要上麵不再提供材料,廠子頓時變成無源之水。

在上司麵前自信就可以了,千萬彆自傲,已經在巫山和高紅權的心裡判了死刑。

這樣的人,不管你的才能有多高,變相的要挾你就死定了。

“下麵的機會留給鐵廠長和鐘書記吧,”高紅權明顯怒了,連廠裡的情況也不想聽:“這個廠子的人數最多,想必壓力也是最大的。”

“謝謝高總的理解,”鐵洪生次努力對單文勤估計也是一大堆意見,趕緊接過話頭:“巫總、高總你們目光如炬,我們廠子真是舉步維艱。”

“從一九六七年底建廠到現在,廠裡的規模與日俱增。”

“首先我檢討,不管是前任的廠領導還是鐘書記和我,錯誤的估計了國際形勢,盲目擴張,從社會上大肆招人。”

“目前,廠裡一共有一線工人七千五百九十一人,加上家屬,廠子的總人數實際上已經超過三萬。”

尼瑪,巫山和高紅權倒吸了一口涼氣。

多一個人就多了一個負擔,這些家夥也不能說盲目吧。

早些年,中國一直在打戰。前些年還在向東南亞增兵。

這個時空裡,偉人高調宣布裁軍,其實,裁除的是內地一些不必要的駐軍。

中國的兵員,在總數上確實下降了不少。

質量上,精兵簡政,反而大有提高。

“鐘書記和我一直在憂慮,要是上麵再不采取措施,我們三一七廠就要散了。”

“沒辦法,外麵的經濟形勢我們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管怎麼說,一個企業要生存下去,沒有熟練的技術工人可不成。”

“目前,已經有零星的工人辭職到社會上打拚。”

“好在我們一直勸說,廠子裡的精英仍在,隻是需要拓寬銷路和降低成本。”

成本這東西就很難說了。

因為交通的製約,不管從什麼地方運送到這裡,反而是增加了成本。

“機械類的工人應該也是三個廠子之首吧?”高紅權很是滿意他的回答,撲克臉上的冰爽有一絲消融。

“請巫總和高總放心,”鐘菊花終於搶了一句:“我們的機械類工人目前加上退休的,還有五千三百多人。”

“諸位,你們也奇怪我們為什麼一直在強調機械類工人吧?”巫山笑容可掬。

下麵三個廠子的五個領導包括蔣文明等四人,都睜大了眼睛,這是他們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