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章 穆斯林的古爾邦節,領先四十年,巫山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維省,本身就是以維族來命名的,不少人會覺得這裡到處都是維族人。

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很多地方沒有維族人或者很少數量。

一般來講,維族人主要集聚在南疆和東疆,北疆這邊的很少,有的地方壓根兒就沒有。

當然,省會城市烏市的維族同胞也不少。

隨著中國的大移民政策,讓想走出去的人都到了中原腹地。

現在,維族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省份還勉強稱得上。

再過若乾年,也許這個稱號就名不副實了。

漢民族的人口基數,哪怕就是中南半島的人口融合進來,也占了絕大多數。

要不然,國家為什麼要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就是因為我國的人口實在太多。

有些少數民族地區,還可以多生,那是因為民族的數量並不多而已,並不是因為國家對漢族和民族實行不同的政策。

有些少數民族,譬如鄂倫春之類,攏共就幾千人。

如果讓他們也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多少年後這個民族還在不在就是個問題。

和風作為歐洛泰最南端的縣份,儘管縣的名字以蒙古族自治縣來命名,維族反而是整個北疆最多的縣份。

改革開放的年代,並不隻有漢族人精明。

哪裡有商機,哪裡也有維族人。

和風是歐洛泰最早發展的地區,就算現在,商機也比其他地方多得多。

據不完全統計,定居和風縣的維族人超過了兩萬人。

這個數字,在張千帆起家的土魯番不值一提,但在歐洛泰的各個縣比較起來。還是相當可觀的。

巫書記牽頭的那達慕節,在全國都引起了轟動。

這是趙德勝在和風與歐洛泰的最後一次亮相,他也想利用穆斯林的古爾邦節來給自己的任上畫一個完滿的句號。

誰知道,和風要舉辦古爾邦節的消息一傳出去。所有有維族人集聚的地方都。

尼瑪。那可是和風啊!

再說了,古爾邦節可不僅僅是維族的節日啊。所有的穆斯林都要過這個節日。

於是乎,你就可以看到,大街上到處都是各地來的回、維、哈薩克、烏茲彆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安。

“老趙,總的來了多少民族同胞哇?”巫山看到這麼多少數民族人湧來。也不由吸了一口涼氣。

“書記,我還沒有收到具體的統計數據。”趙德勝滿臉苦笑:“但來到和風的民族人,我想至少應該有五萬人。”

“如果每個城鎮都是這麼熱鬨的話,十萬人都打不住吧。”李開軍部隊出身,對人數還是相當敏感的。

士兵們聚集在一起,一萬人都看不到頭。

和風縣城經過了擴建,目前城鎮麵積比地區駐地也不遑多讓。

這裡的城鎮。可不像大城市一樣,狹窄的街道,低矮的樓房。

和風的街道和歐洛泰一樣寬,麵積和一個五十萬人口的大中城市也差不了多少。

饒是這樣。街上的少數民族摩肩接踵,維持秩序的警察累得滿頭大汗,街道時不時被堵得水泄不通。

和風的清真寺,是整個維省最大的,就是整個世界上來說,還沒有聽說過哪裡的清真寺比這裡的更大。

雖然清真寺不隻是蒙族人使用,所有穆斯林都會在這裡來做活動,但畢竟也是清真寺不是?

“書記,這次的古爾邦節,我隻是打算讓政府宣布一下開始。”趙德勝滿臉微笑:“所有的活動,我們政府這邊都不會插手的。”

“這樣就最好了。”巫山知道他的小九九,不就是因為規模不管老趙怎麼做,也不會超過上一次那達慕節。

要不然,這個趙德勝可不是一個省油的燈,就算在巫係內部,也會爭個強弱。

當然,他再怎麼牛逼,也不敢和巫山一較長短的。

十月的和風,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國慶之後的幾天,是伊斯蘭教最大的宗教節日之一:古爾邦節。

接連幾天,和風舉行婚禮的漢族和維族年輕人明顯增多。

不說其他地方,就是和風賓館一共有十五對漢族新人在舉行婚禮。

縣城廣場的傍晚,嗩呐聲、鼓點聲不斷,不時有婚慶的車隊在樂聲中經過。

從老縣政府附近走進和布克東街,左轉進入市場巷,過年賣羊買羊的人們擠得熱火朝天。

成千上萬人來趕集,羊隻交易盛況空前。

“先知”伊布拉音有夜夢見真主“安拉”,“安拉”命令他殺了自己的愛子伊斯瑪依,以獻祭儘忠。

伊布拉音隨即遵旨照辦,然而“安拉”念其心誠,又命令天神送來一隻羊,傳令以宰羊代替獻子。

從此,在阿拉伯民族中便逐漸形成了每年宰牲獻祭的風俗。

城郊民居的土陶藝人吐爾乾上午去參加了妻子姐姐孩子的婚禮。

下午,妻子和女兒又帶上了孩子來到婚禮的流水席上。

蒙頭靜坐的新娘耐心地等待著新郎的迎娶,婚禮在新郎的哭聲和新郎朋友的歌舞聲中熱鬨非凡。

第二天家人一起商議過年買羊的花銷:越鄰近過年,羊就越貴。

提前買回羊,可以放在家裡的小院裡圈養著。

在一番爭論後,吐爾乾從家裡一個水壺中取出錢,先去牙醫那裡補好了牙,並結清了一年的費用20元,又在朋友那裡購置了一些當地的特色產品。

因為是好朋友,他購買了20個嬰兒在搖籃裡麵用的木製尿管和9個吊葫蘆,一共才花了8元。

最終夫妻一起在市場上花費45元買了一隻大公羊。

節日裡不斷有中外遊客上門,當京城攝影愛好者帶著長槍短炮進門的時候,吐爾乾的老婆熟練地戴上墨鏡和頭巾,依在土陶陳列室門口為大家擺好拍照的姿勢。

吐爾乾的兒子吐洪江的高麗朋友崔永承,每年都來他們家做客。

最近他打算和前來做生意的高麗朋友一起合作。如果談成,他就在和風生活了。

他的漢語說的不錯,而且非常喜歡維族文化,和吐洪江關係好得如同兄弟一樣。

在炎黃超市。準備年貨的人們熙熙攘攘。大家都在采購食品、衣服等,相比來說關門最晚的是皮鞋店。

和炎黃的喧鬨相比。和風老城的一個茶館格外閒適,老人們依然慢悠悠地聽著克裡木的歌,一起談天說地。

喝一壺茶,吃一個饢。卷一根磨合煙,像往常一樣,一起度過幾小時愜意的時光。

10月4日,過年的氣氛更加濃烈。

一大早,買買提就開著車從艾力和吐爾乾家裡批發來一車土陶,在妹妹、妻子、女兒的幫助下將土陶搬進庫房。

他的父親在市場巷和東渠巷路口的花盤巴紮有個店鋪,主要銷售內地陶器及瓷器。

本地產的土陶主要是用做花盆和壇罐。使用的人已經很少了。

這些脆弱易碎的土陶逐漸被看作是一件件藝術品。

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快,土陶質樸中帶著雅致,蘊藏的含義更不是焦躁的現代人賦予得了的。

而土陶的脆弱與驕傲、粗糙與細膩,似乎也融進了這個棲居在山崖上的民族的一些特質。

吐爾乾一邊操作著人力驅動的轉盤。一邊在和遊客談如何製作佩帶的首飾。

很多人家已經買好了羊,艾力家的作坊一直都沒有停工,做好的土陶整齊排列著。

彆人家的孩子都在外麵玩耍,他的小兒子則幫忙運送燒製好的陶器,小女兒則被不時前來拍照的遊客當做模特兒。

下午,東渠巷上依然是熙熙攘攘,人聲鼎沸。東渠巷的環衛工人突擊清掃街道上的羊糞。

在和風,還沒有執行歐洛泰一樣的交通管製措施。

第二派出所門前的警車調頭離開,隨後一大隊羊群結隊而去。

夜幕已深,一陣悠遠的誦經聲從幽暗的清真寺傳出,和風清真寺裡來做晚禮拜的人們魚貫而入。

10月5日清晨6點,不斷有人從四麵八方趕來和風清真寺做禮拜。

人們都希望在古爾邦節當天,能在這裡擁有一個做禮拜的位置。

各個社區的人們在阿訇的帶領下列隊前來,每走幾十米就停下來和阿訇一起誦一段經。

清晨的禮拜是一年中規模最大的,所有成年男人以誦讀《古蘭經》和紀念先知、讚美聖賢為主要內容。

早上9點多,已有五六萬人聚集在廣場。

大毛拉通過高音喇叭開始主持聚禮、講經。

廣場上所有的穆斯林都虔誠地聽他講經,隨著悠揚動聽的誦經聲禮拜。

禮拜後的和風清真寺前,人們在嗩呐和手鼓聲中跳起薩滿舞,通過歌舞來達到娛神、通神和降神的目的。

禮拜後的吐爾乾回到家中,把羊從羊圈裡拉到院子來宰掉。

宰殺後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彆留作自用、贈送親友以及施舍給窮人。

羊被宰後,妻子和女兒將新鮮羊肉炒好,吐爾乾一家人圍繞著邊交談邊吃飯。

過年生意好,女婿匆匆吃了飯,就要趕到和什托洛蓋去上班。

小女兒和女婿在一八四附近的八連成家。

大女兒和女婿在粵南市賣烤羊肉,2年沒回來過年了。

市場巷裡,依然有零星的羊群在等待著買主的光臨。

但是幾乎所有的店鋪和飯館都關門了,人們從街道和巴紮上回到了家中,相互問候和拜訪,成了接下來的幾天中最重要的儀式。

吐爾乾去親友家串門,拜賀節日。

妻子留在家裡不停地和朋友電話聯係,擺上節日食品,燒茶備水,閒時站定下來,長時間望著和布克河方向。

鄰居家的孩子靜靜地蕩著秋千。

在無言消逝的老城時光裡,新的一年開始了。

巫山這幾天,就在吐爾乾家裡,像一個普通人一樣,和他們一起享受穆斯林的過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