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銀行不借款,領先四十年,巫山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胡曉琳,以前是財政局排名靠後的副局長。
朝中有人好做官,縣裡也一樣。
當時在推薦縣委常委的時候,任誰都沒提起這個財政局的人。
因為在座的都曉得,那日鬆,有一個孀居的弟妹,把機會留給他的。
在官場上互相賣人情,那不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後一次。
直到張德年當了常委副縣長,先是自己兼著。
在提名財政局的局長時,想到書記說的培養女性乾部,才記起了這個人。
彆以為大家不明白王永慶和張德年那點兒關係,張德年自以為很是隱秘。和風縣城才多大?財政局,誰都沒有染指,兩個常委副縣長,沒有誰願意輕易得罪的。
縣委書記,根本就不在乎誰是誰的人。財政局、組織部,一般都是一把手直接掌控的。如今的哈斯琪琪格,是自己的女人。而財政局,敢不聽自己的招呼,那換人就是了。
以地委常委的身份,不要說一個科級乾部,就是廳級副廳級乾部,隻要巫山想和對方死磕,一樣拿下。當然,現在歐洛泰就兩個人正廳,崔大祥和梅家國。
一個是為自己保駕護航,另一個則是上麵安排給自己的磨刀石,他才不會蠢得自毀長城,拚儘全力把這兩個人搬掉。
真搬掉了,自己也不能坐到一號的位置上。畢竟,他的年齡是最大的硬傷。再說了,真要自己坐到那位置上,就能把歐洛泰發展好了?目前在和風還整得手忙腳亂的。
巫山心裡胡思亂想著,嘴裡毫不怠慢:“曉琳同誌,彆著急。”
說著,親自去給她泡了一杯茶端過去:“先喝口水。緩一緩。”
“嘖嘖,還是書記您這裡的茶好喝。”胡曉琳砸吧了兩下嘴巴:“真香,還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喝到這麼好的茶。”
擦,我說不著急,你反而和我閒聊起來了?那就扯吧!
“曉琳局長喜歡的話,走的時候讓小葛給你帶一些回去。”巫書記無所謂的聳聳肩。“我那裡還有不少。”
可惜,此時的國人不曉得聳肩是啥意思,說不定還以為是身上難受呢。
這都是巫山前世的習慣帶過來的。
除了從乾爺爺那裡順來的茶葉,其餘的送出去,也沒什麼心疼的。他這也是實話。
“書記您這話我記下了,走的時候真找小葛要去。”胡曉琳笑得花枝亂顫。
“我說出去的話,從不收回。”巫山不以為然:“主要是維省人不怎麼喝茶,都是茶磚。”
接著,他居然給胡曉琳講起了中國的茶文化。
這下。自從春風得意,當上了財政局長。到哪兒都是掌控局麵的胡曉琳傻眼了。
也不曉得她聽沒聽懂。反正神情越來越著急。
巫書記還在那裡侃侃而談:“倭國從我們這裡把茶文化學了過去,居然稱為什麼茶道。他們的道還很多呢,什麼花道、劍道,不一而足。你說好笑不好笑?”
他在那裡徑自品起茶來,一個牛嚼牡丹的主,看上去就是一個品茶高手。
胡曉琳勉強笑了笑。終於撈著機會說話了:“書記,下個月,全縣的工資都發不出去了。”
巫山一怔,想不到事情嚴重到這種地步:“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情?為什麼一直到現在才告訴我?”
“書記。我剛接手這一攤。”她麵帶委屈:“也沒想到。蘇皮副局長、姚誌遠局長、楊興才局長,一個個都拿著您的批示,我隻好把錢付了。今天,出納才告訴我,賬麵上沒錢了,銀行那邊,拒絕給我們貸款。”
她沒說實話,她自己去瞪了半天,銀行的行長都沒見她。
這話要說出去,多丟人啊?
她想多了,巫書記本身就是一個護短的主,隻會為她出頭。
“為什麼?”巫山眼裡的寒光一閃。
這個農行的行長,從自己到和風以後,從來沒有拜訪過。怎麼了?認為他是銀行係統的人,自己管不了他?現在剛到和風不久,連貸款也不給放了?
當時派人通知他們到一八四去開一個點,推三阻四,到現在都沒去。
“好的,曉琳局長,你先回去吧,我會處理的。”巫山麵色平靜。
真特麼鬱悶,整個和風,竟然隻有農業銀行。
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居然都沒在這裡開設分行。
還是和風太窮啊。
他在椅子上沉思了片刻,把電話打給了那日鬆。不管這個前任縣長在和風過得如何,對銀行的了解,肯定比自己清楚得多。
“老那,忙著呢?”巫山覺得和那日鬆說話很輕鬆。
“沒有,書記,這兩天反而清閒了。”那日鬆接到電話很高興:“今天咋想起給我打電話?”
“嘿嘿,找你肯定就不是什麼好事。”巫書記放鬆地靠在自己的椅子上。
“書記,甭管好事壞事,既然找到我老那,我肯定全力以赴。”那日鬆在那邊豪氣地說。
“彆,整得跟什麼一樣。”巫山趕緊止住他的誓言:“這邊銀行的行長,你清楚嗎?”
“那小子啊?”那日鬆在那邊抽了一口涼氣:“是個狠角色,姐夫在維省農行當行長還是書記什麼的。反正以前楊書記和張紅軍,都把他當上賓對待。”
“好的,我曉得了,老那,你先忙!”巫山心裡有譜了。
不管你農行行長有多大的來頭。銀行,不就是一個存錢借錢的地方嗎?
小子啊,你等著,看爺和你好好玩兒玩兒。他在心裡,和這個從沒見過麵的農行行長暗暗鼓勁。
什麼玩意兒,你不給財政局長借款,就是不給我們和風麵子。
假如你痛痛快快把款子借出來,再給我打個電話,哪怕身為歐洛泰地委常委。我肯定會上門表示感謝。
也就是說,小子對方在拿派,等著和風第一人上門去拜訪。
不要說一個小旮旯的小小行長,就是在四九城裡,身無分文,從銀行借款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這話真不是吹牛。
也許銀行的基層人員不認識巫山是誰,高層誰不明白?
巴蜀係第三代領軍人物,趙總理的乾孫子,粵南經濟特區書記的兒子,本身又是地委常委、縣委書記。對這種前途無量的年輕人。哪怕是共和國的財神爺們,都會倒履相迎。
京師還是離這裡太遠了,遠水解不了近渴。
下個月的工資,迫在眉睫,這個問題。必須優先處理。
剛才真還搞忘了,有多大的缺口啊。
電話打過去。胡曉琳剛剛回辦公室。
“書記。您那邊解決好了?”胡曉琳滿是驚喜。
“不是多大的問題,你先告訴我,一個月我們需要發放工資多少錢,”巫山頓了頓:“還有,銀行那邊為什麼不給我們貸款了,總得有原因吧?”
“缺口很大啊。書記,每個月零零碎碎,差不多七八萬呢。”胡曉琳的心又懸了起來:“銀行說,我們和風政府找他們那邊貸款了。現在欠賬一百多萬呢。”
“那好吧,你彆著急,我等會就處理好了。”巫山說著掛斷了電話。
這個問題該找誰呢?找自己縣的企業,不怎麼靠譜。和風現在的形式是寅吃卯糧,提前就借貸了。
不管什麼原因,新任書記上任,你不來拜山頭,還卡脖子,就是故意打和風人的臉。
現在既然成了這裡的一把手,就會與和風同仇敵愾。
心裡也不由暗自驚歎,一百多萬,不是數字的問題。
這麼點兒錢,就是自己的稿費,都是這些錢的好多倍了。遑論世界上的巨無霸炎黃集團。
好鋼要用到刀刃上,哪怕是自己家的企業。既然是企業,就要遵循市場規律來辦事。
企業,也是靠不斷賺錢來生存的。
關鍵是這一百多萬,前麵的人,都用到什麼地方去了。
前麵的兩個死鬼,可能都有份兒吧。
巫山伸出雙手,用手掌使勁在臉上蹭了蹭,打了個嗬欠。
有了,他馬上拿起電話。
“我是巫山,魯廠長在嗎?”電話直接打給積海礦區的廠長。
那邊的聲音很嘈雜,不一會兒,魯應平廠長就接了電話:“巫副專員,您好,我是魯應平,您有什麼指示?”
“應平同誌,你也太客氣了。”巫山打著哈哈:“那批設備,已經從德國那邊上了船,到我們國家,大概還得等兩個月左右吧。”
“啊?啥?設備?啊哈哈,”敢情他把這碼子事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謝謝巫副專員。”
“彆客氣,咱不都是為了子孫後代留下一片藍天嗎?”巫山有些感慨:“要是全國都這麼辦就好了,到處是青山綠水碧海藍天。”
“是啊,現在像巫副專員這樣全心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官員太少了。”魯應平有點兒懵,他就一處級乾部,犯得著這事兒由常委副專員親自給自己打電話嗎?
“不能這麼說,”巫山正色道:“官員,都是在為群眾辦事,隻不過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有人重視環境,有些人沒在意。我們這裡是什麼地方?本身自然條件已經夠惡劣了,還能不把環境保護好嗎?”
在官場上,切忌說同行的壞話。這話要傳出去,誰管是誰說的呢。
到時候,群起而攻之,哪怕你巫山後台再硬,也被撕得粉碎。
“啊,您說得對,瞧我這張破嘴。”魯應平謹慎地問:“巫副專員,是不是咱礦還有不合格的地方?”
就是環保局成立,也是張書記和自己過去的,人家親自上門,那得多大的麵子啊。
“設備沒到之前,儘量地降低下產量,減少煙塵的排放。”巫山歎了口氣:“應平同誌,咱廠的賬戶,在和風農行吧?”
怎麼又扯到銀行賬戶了?難道要罰款?這些罰款的措施,他有風聞。畢竟,廠子在和風境內,汙染了人家的環境,照章罰款,也是應該的。
其實,隻是因為錢不是他自己家的。要是自己的錢,誰舍得大方拿出來給環保局繳納罰款。
“對,副專員,是在和風農行。罰款的規則我看了,咱廠子確實應該繳納。”魯應平心裡難受,說出來的聲音也很低沉。
哪怕是國家的錢,從自己手裡出去,也不舒服。
“環保局的同誌,我說過了。”巫山解釋:“以前,我們的政策沒出台,就沒理由罰款。做什麼事情,除了黨紀國法,還得講道理是吧。”
“對對對,副專員您說得太對了。”聽到沒有罰款,魯應平的神情一鬆:“有副專員這樣的領導,是和風的福氣,是歐洛泰的福氣。”
“彆,你可彆給我戴高帽子。”巫山輕笑:“首先呢,我想為和風這邊,找你廠子借錢。你先轉賬五十萬過來吧。今後,如果有其他銀行在和風開設分行,麻煩你們廠把錢,存到其他銀行。當然,這是我的私人請求,不是公事。”
“哪有什麼問題?”魯應平大笑,讓副專員欠自己人情,想起來就很美妙:“我們一定按照副專員的指示辦。”
巫山不忘打招呼,怕農行再起幺蛾子,讓庫倫鐵布克煤礦重立賬戶,把這筆錢存到新賬戶上。
自始至終,財政局的人不露麵。
每次要用錢的時候,由煤廠的出納再把錢提出來,交給財政局。
工資的事情,總算解決了。
哪有彆人欺負了不還手的?這可不是巫山的風格。
其實,打借錢電話之前,他已經想好了步驟。(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