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給子孫一方淨土,領先四十年,巫山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前麵一段時間,縣委書記每天都在走訪,約見。

即便是卜連生這個張紅軍係的人物,楊太烈的侄子楊興才,壓根兒就沒動手之意。

他上午的動作,證明縣委書記想精簡機構。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更有效率了。

這一回來,馬上一副清風黑臉,表明了他很不痛快。

在這個時間,縣委常委,都不敢去觸他的黴頭,何況一乾行局局長。

“同誌們,可能不少人認為我這個書記,小題大做。”巫山長歎一口氣:“據史書記載,我們這一片區域,植被繁茂,如今怎麼樣?”

維省的生態環境原本十分脆弱。

這樣一個乾旱的內陸區域裡,水源是極為有限的,上遊開荒,下遊就不得不撂荒,而且還破壞了這個地區的生態。

一旦破壞,就喪失了恢複的可能。這樣的盲目開發不僅徒勞無益,還遺害無窮。

過去,這裡水草豐美、物富民豐、商賈絡繹不絕,區區幾十年,卻變成了真正的不毛之地。

過度的采樵、墾耕,造成維係綠洲生存水源的枯竭。最後,人類葬送了自己辛苦開發的家園。

羅布泊地勢低窪,是塔裡木盆地的聚水中心,曾經河流交織,縱橫成網,麵積達兩萬平方公裡以上。

而到了一九七二年,羅布泊裡竟滴水無存。湖盆區變成了白茫茫的鹽殼地,湖濱植物枯死,主要水源河塔裡木河與孔雀河的下遊成了風沙肆虐的場所。

五十年來,孔雀河上遊依次修建了十多個攔河大壩,將孔雀河水引入農墾灌區。

塔裡木河上則新修了二百零六座水庫,一九六二年。在塔裡木河下遊修建的大西海子水庫則變成塔裡木的尾閭,致使塔裡木河縮短一百八十公裡,下遊無數良田日益荒漠化。

原本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們開始尋求對土地資源的毀滅性利用---掠奪性的刨挖甘草及羅布麻,每年砍伐灌木林在七千畝以上。

在樓蘭遺址中,用來做房梁、地基的胡楊木直徑多在半米以上,足見在兩千年前,這裡的胡楊林是何其繁茂。

作為古代西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樓蘭是中西交往的咽喉與門戶,是最早開通的絲綢之路---樓蘭道上最重要的中心城市。

漢代時,大量的屯田開發使胡楊林開始受到滅頂之災。儘管樓蘭頒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森林法。凡砍伐樹木者將被罰沒牛羊,但終未能逃避生態惡化的悲劇。

新的絲綢之路繞過了樓蘭,樓蘭居民也離開了這片不再適於居住的家園。

向南遷都的樓蘭到了羅布泊南岸,發現了土地肥美的米蘭,西漢政府於是派遣司馬率兵卒伐木屯田。建設糧倉。

到東漢時,這裡屯田的士兵上千。史載“大田三年。積粟百萬”。

但在今天,這些建於漢代的縱橫密布的灌溉渠道,大片的田野悉數被埋葬在沙漠之下。

巫山目前名義上是歐洛泰的行署第一副專員,實則負責和風這一個小縣份。

不曉得有多少雙眼睛盯著這裡,發展、環境、執政能力無一不是考察的範疇。

既然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和風。那就具體討論這裡,因為這兒的情況和塔裡木盆地相差無幾。

南麵,就是世界上第三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古爾班通古特,是蒙語。意即野豬出沒的地方。

眾所周知,野豬不可能在沙漠地區生存。

蒙古人來到這片區域,在十四世紀。

也就是說,在那時,這裡野豬眾多。

六百年的時間,滄海桑田的變遷,曾經樹木繁蔭的蔥嶺,變成如今的天山。

到處是荒漠戈壁。

其實,這裡的環境變化,都是土生土長的和風人,比巫山、蔡勤之類的外來戶都清楚。這麼一分析,都感覺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諸位,環境,才是我們生存的根本。”巫山痛心疾首:“造紙廠,汙染大,人數少,我們說關就關了。還有哪些廠子,哪些行業,也在對我們的水源進行破壞呢?因此,特事特辦,我們成立一個環境保護局吧。”

“書記,我們今天這麼一討論,振聾發聵呀。”水利局長張安華竟然是第一個發言的:“在咱們縣內,水庫修了不少。很多時候,看著清亮的河水,流到水庫,變了顏色。很慚愧,我沒要朝這方麵去想。每天看著逐漸蒸發的水位發愁。”

“張局長說得對呀,”剛得到縣委書記許諾縣長位置的王永慶迫不及待發言了:“我們這裡的降水量本身就很少,減少水分蒸發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如何讓有限的水資源不受到汙染,責任更加重大,我同意書記的提議。”

巫山心中一暖。

起先和大家討論維省生態環境的變遷,和風這裡生態的改變,就是要喚起乾部們對水資源的重視。

兩個人不管是真心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專門來奉承自己,這些都無關緊要。

隻要你承認了,那我就要頒布下去,進行追責。

“環保局成立了,總得有個帶頭人吧。”巫山嗬嗬笑著:“局長人選,大家心裡有底嗎?”

這話一出來,眾人都閉口不言。

行局局長們,自覺沒資格發言。常委們,則感到責任重大。

百~萬\小!說記的架勢,這個環保局一成立,就是得罪人的活兒。

給自己的部下,升升級,提一個科級當然好。

如果這個局長,天天得罪人,上麵又沒有強有力的靠山,群起而攻之,不就又會下去。

在和風縣,除了巫書記。誰更有力度?

儘管蔡勤和賈國慶看上去和巫山的關係親密一些,一來他們以往是獨行俠,沒有這方麵的下屬。二來,也怕本來是給自己人一個提乾的機會,反而把人家推進火坑。

在之後關係親密的就是常委副縣長波塔,他當了多年的縣委辦主任,察言觀色的本事,練得爐火純青。

“這樣吧,”巫山自然明白大家的心理:“安華同誌,你本身就是水利這一塊。相對熟悉一點。給你加加擔子,暫時兼任環保局長如何?”

張安華萬萬沒想到這任務落到自己身上。

水利局,在和風,本身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行局。平時就是修修水庫,清理河道、水庫。這些年。也得罪了不少人。這個特殊時期以前的知識分子,也挺硬氣。

“既然書記看得起我。那我張安華今天就當仁不讓。”張局長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架勢。站起來衝四周抱抱拳:“我就接下書記的厚愛。今後,有開罪各位的地方,請多多擔待。”

他是十年浩劫前的中專生,比起十年中推薦選拔的大學生,含金量十足。

張安華這一表態,當著縣委書記的麵。一個個都滿臉笑容表示祝賀。至於他們心裡怎麼想的,隻有自己清楚。

“那好,公安、工商、稅務、電力部門,請積極配合安華同誌的工作。”巫山趁熱打鐵。

既然把他推出來。肯定要為他站台:“我們專門要為環境保護這一塊,成立領導小組。組長由我兼任,安華同誌任副組長,負責日常事務。”

這下,剛才很多準備看熱鬨的和風頭麵人物心頭一凜,感到了壓力。

還能怎麼著吧,表態唄。

乾工作,不能一直緊緊繃。

緊張的話題聊完了,接著就是商討上午談話的結果。

人家巫書記已經首肯,自然是舉手表決,全票通過。

唯有在縣長的提名上,肯巴特略有遲疑,最終還是暗歎自己確實不是負責全局工作的料。

他也舉起了手。

隨後,大方表態:“書記,切克爾對法院院長職務力不從心,想讓更有能力的人來擔任。”

“切克爾同誌對法院的工作,是頗有建樹的。”王永慶這時也不忘恭維一句:“書記,政協辦公室主任空缺好久了,他肯定適合這個工作。”

巫山心中一窒,看來這人不是個省油的燈啊,和自己想的完全一致。

隨後又釋然了,不要說如今在和風,就是以後到了其他地方,下麵的工作,還是需要有能力的人來分擔。下屬越有能力,就應該越高興。

切克爾從實權局長到政協,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一眾常委,就是不看在切克爾的麵子上,也得看在肯巴特的麵子上說一些好聽的話。

“那蔡書記儘快考察合適的人,來接任法院這一攤子。”巫山已經表明了,公檢法是政法委書記的職責範圍,大家就彆攙和。

縣委辦公室主任,這個位置不能一直懸著,巫山適時把這個位置丟了出來。

“同誌們,波塔副縣長兼任縣委辦主任,一個多月了。”縣委書記這話一出來,下麵的人都聚精會神地聽著,哪怕沒自己的希望,總得知道是誰來接任吧。

下一句話,引起所有人的興趣:“各位局長同誌,也彆閒著,大家都來議議,誰比較適合這項工作。”

常委們都警惕地觀察著其他常委。

行局局長們,都像打了雞血,坐立的姿勢,比小學生背手都還要標準,想在眾人心目中留下好印象。

明擺著,書記把選擇權丟了出來,一個個都在挖空心思,看看誰更能在這麼多行局局長、鄉黨委書記裡脫穎而出。

這不像是有了提名在常委會上舉手,互相攻擊都有可能。把你的人說得一無是處,我的人就好上位了。

“書記,我覺得孟和同誌不錯。”終於有人開聲了,誰也想不到這個出林鳥居然是波塔:“孟和同誌,本身就是辦公室工作出身,現在夏孜蓋公社乾得有聲有色。”

尼瑪,一個個腸子都悔青了。孟和不就是巫書記的人?

“還讓他在基層多待一段時間吧。”巫山否決了,要這麼快就把孟和提起來,一個任人唯親的帽子就蓋下來了。

“巫書記、同誌們,我這裡有個人選提出來讓大家參考下。”這人是分管交通、文教、體育的副縣長王英德:“政協副主任常林同誌,以前是查乾庫勒公社黨委書記。在運動中,受到迫害,因為老書記力保,進了政協。”

一直不做聲的賈國慶來了一句:“乾脆王副縣長你當這個辦公室主任得了。”

對呀!眾人一拍大腿。

王英德身為副縣長,在自己的工作上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分管工作。

這些,巫山也有了解。想不到連平時對政治不感興趣的賈國慶也在推薦。

“我同意賈政委的提議!”王永慶率先表態。

彆看王永慶和王英德都姓王,兩人之間沒有任何親緣關係,祖輩都是中原移民。

最後的結果,皆大歡喜。

王英德縣委辦主任提名,常林副縣長提名。

眾人也都清楚,提名也就在歐洛泰那邊的常委會上過一下。

切克爾雖然人沒過去,從辦公室主任成了政協副主任,實打實的副處級。

而政協辦公室主任,由以前的副主任升上來。

到了最後,縣委書記眼前的紅人張安華一句話,讓會議凝重起來。(未完待續

ps:對不起,修改的地方太多,差不多是重新寫的。十二點的時候開始,到現在結束,速度還是挺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